BIM技术在轨道交通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第5期   作者:冯铄
[导读] 传统造价管理方式繁琐且冗余
        摘要:传统造价管理方式繁琐且冗余,而BIM可以取代传统造价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本文通过介绍BIM的优势与发展,提供BIM在web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方法。通过在项目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说明BIM技术在传统的工程造价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文章最后,对目前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BIM技术;web系统;成本管理;数据解析;
1 引言
         轨道交通工程素有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的特点。由于各个阶段缺乏有效的协同作业,导致实际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返工、重复工作的现象,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程建设成本,甚者会导致工期滞后。在科技发达的今天,BIM就是传统工程行业的一剂强心针,依托BIM技术搭建的信息平台,将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点。
         在成本管理方面,传统工程算量的计算方式异常繁琐,常常伴有大量的重复工作,而且很难避免误差的产生。所以,现在亟需一种解决方案,代替传统的人工计算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
2 BIM的发展及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发展正被井喷式的突破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新一轮的数字化浪潮,数字经济风口正盛。BIM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工具,通过整合施工前期各参建方以及实际应用数据,以可视化模型作为数据载体,搭建数据共享平台。随着施工过程的推进,模型信息随之逐步完善,工程技术人员可对各种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进而在各参建方之间共享工程项目建筑信息。
         工程数字化的进程离不开BIM技术,通过将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建筑工程的管理行为模型进行完美的组合可以帮助施工项目高效的开展工作,大大减少了由于沟通不当导致的信息缺失。BIM技术可以提高公共工程质量,可有效缩短工期、减少错误变更的成本浪费、跨专业整合与沟通接口管理等成效,国内外都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目前已有23个城市开展了轨道交通BIM技术相关应用。
3轨道交通项目造价管理的实际应用
         模型在项目中是独立存储的,为了实现模型数据与实际应用数据的联动,需要在制作模型的同时关联一些基本的QTM算量信息,平台方面则可以根据实际工程进度数据结合算量信息对工程量清单执行发起和审批,作为实际支付依据。
3.1 BIM模型的数据处理
         BIM模型是应用过程中的基础,它具有承载各种图形以及数据信息的能力,并且所有的信息具有完全相互关联性,支持平台使用人员的共享以及处理,可以做到减少重复化工作并且提高工作效率。绘制模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场景需求对模型数据进行添加。
3.1.1 模型制作
         参照造价管理的需求,可以在初始化门类、单价、单位、体积以及总金额等计量造价信息,并与构件相关联,例如在设计地下风井的一组地连墙钢筋笼,单位为吨,工程量为2,066,单价为5,461元,在模型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信息都可以由模型构件唯一ID提取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各BIM软件都由遵循同一开放的工业标准(IFC),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可以完成数据的转换和共享。
3.1.2 模型解析
         模型建造完成之后,需要经过模型服务器轻量化发布模型,发布过程中会对模型的数据进行解析,为了保证模型响应速度以及数据查询效率,模型中录入的与造价相关的信息统一提取至数据库中,同时开放RESTful API支持通过索引查询模型构件相关信息。
3.2 平台的数据处理
         平台读取模型后对模型进行展示以及一些相关的基础操作,平台与模型通过模型构件ID进行交互,依托于强大的云计算处理器,计算处理交互数据,来完成造价工程量清单的生成以及维护,BIM模型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可以确保竣工顺利进行,在有效节约竣工验收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3.2.1 模型信息初始化
         BIM + WEB的组合的优势就是状态记忆。为了便于决策者或者操作员直观形象的使用系统,系统在加载模型的同时会从云服务器端获取模型初始化状态信息,已经生成工程量清单的构件会被用蓝色标注。为了决策者能够对支付进度进行管控,需要相关人员施工验收完成后及时生成相关支付信息。

图3.2.1-1模型信息初始化
3.2.2 生成工程量清单
         当模型构件通过质量验收之后,便转为可生成工程量清单状态,用户可以选中模型构件发起生成工程量清单请求,系统会根据模型构件ID读取模型解析过程中存入的数据,用户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修改工程量一栏,系统自动计算出总金额,如图3.2.2-1 生成工程量清单。

图3.2.2-1 生成工程量清单
         生成工程量清单之后,右侧小篮子上数字+1,用户可以选择继续生成或者点击篮子发起工程量清单,发起后系统会标记选择的构件ID以及记录当前发起的清单信息,清单通过审批之后,会作为实际支付审批的依据。
4 结论与展望
         当前的轨道交通造价管理行业中,参与者众多,信息量巨大,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势必导致工作难度的增加。通过使用基于BIM的信息化平台可以有效减少繁琐的工程算量计算工作,而且计算结果精准,可以有效地解决造价管理中的信息管理、沟通协调等问题,促进施工建设的高效实施。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有巨大的应用实践价值,如果能够在建设初期的投资策划阶段,可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以减少变更。工程变更后,BIM也可帮助快速评估变更带来的成本变化,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菲.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青岛理工大学, 2014.
[2] 刘畅. 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 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