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将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结合起来具有很多优势,不仅可以整合电网信息各方面的资源,还可以实现精细化和可视化管理。因此,研究各子网络之间的通讯协议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电力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电力物联网对通信协议的需求、研究了电力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整体架构,提出了进行电力物联信息模型及通信协议设计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电力物联网;信息模型;通信协议;设计与实现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开始使用电力物联网实现电力系统信息交换和通信。而在这一过程中,监测信息的组织与存储问题的解决技术是实现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掌握电力物联网信息模型及通信协议的设计要点,以便更好地实现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电力物联网基本特征
本文对电力物联网的基本定义是,通过各种分布式传感设备或信息收集器采集信息,并与现有的电力通信网络相结合,可以实现信息从电气设备到电力管理平台的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电力物联网还可以分析管理平台通过传感设备收集到的各种信息,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的结果通过网络传输给用户。电力线物联网是各种相关技术的结合,它包括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等,它是一个完整的智能的网络结构。电力线物联网一般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监测系统设备的运行,网络可以收集设备的温度及其他影响设备运行环境因素的信息;(2)监测系统中网络节点的参数是否正常合理;(3)实时跟踪设备操作情况;(4)提供设备和管理信息。
2电力物联模型设计要点
2.1模型监测数据对象分析
按照电力物联网络的信息模型操作标准,实施必要的监测控制,明确终端数据的信息传递和组成匹配标准。其中包含数据控制指令、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站点描述等。按照设计电力网络互连的信息模式过程,准确的分析模型的数据监控对象,确定属性和信息模块的组成。依据多监测对象的情况,实施准确的节点数据分析,调整相关的监测模式对象,调整信息模型的监测归属。通过识别、类型、信息模块的统计,确定标识、类型、访问权限等。依据相关的状态、对象、名称、描述等,准确的分析监测数据下的类型,充分利用相关归属确定定义,区别其实际的范围,通过监测对象的数据分析,充分利用类型进行定义,监测中心模式标准,确定主要的监测对象。通过访问权属的定义,调整监控中心的信息识别过程。按照监测模式对象,实施有效的4类访问问题分析。通过只读、只写、无访问权限等确定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通过可选、强制、包含三种状态,调整对象的数据监测标准,确定响应模式,调整监测数据下的内容,明确描述归属下的监测模式作用。
2.2模型结构拓展标准问题分析
依据相关的设计信息模型,准确的判断模型的设计效果。从模型的一定拓展范围内,充分考虑模型的实际检测对象。按照核心树状结构,实施有效的数据分类存储模式分析,调整模型根节点的虚拟标准点模式。通过分支系统进行信息分析,调整模块的结构模式,分析管理拓展的便捷性。通过简单的树、节点模式修正和改进,确定数字下的对象,实施有效的数据信息识别,判断其实际的内存损耗,判断信息模型的快速发展优势。
2.3采取统一数据表达格式
在设计信息模型时,还要采取统一的数据表达格式。首先,需要实现关键字的统一。具体来讲,就是描述中的关键字需要有简称和命名,并且使用英文单词的方式进行这些内容的表达。
其次,在表述物理设备时,需要采取统一的表述方法进行设备类型及与之对应的抽象数据类的表述。此外,在不同层之间,需要使用统一的描述语言。就目前来看,XML可以利用易懂的标签进行数据的标记,所以可以优先选用该种标准格式的描述语言。
3电力物联网通信协议设计要点
3.1电能数据雷击传输的匹配标准分析
按照电力物联网的整体通信协议,采用有效的协议模式分析,确定物联实际的应用需求。按照通信协议实施准确的电力系统电能建设,确定传输匹配的标准,尽可能的满足电力系统的通信需求标准,加强电力电能计量传输匹配。通过准确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制定模式标准分析,确定相关电能量的数据传输标准,分析设计的标准模式,分析电能数据的传输设计过程,注重相关应用和问题的分析。通过电能数据的定义,调整电力网络设备、传输电站的协议参数定义标准。按照相关数据情况,逐步减少电网承载的信息种类,实施合理的设备参数分析,准确的判断电表信息和厂站信息的类别,以准确的应用服务模式,注重信息数据的系统分析和管理。通过准确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模式,注重信息体制的改革定义,加强建立统一的信息格式标准。例如,单点信息、电能量信息的增加与共享。通过信息对象的地址、点呢过对象保护,做好准确的信息校正,调整多格式模式。将系统的编码报文后,以可读的信息种类扩充效果,实施有效的信息模型分析,做好信息的分支判断,确定管理标准。针对服务数据单元定义,实施有效的信息体制分配,确定统一的信息格式应用。
3.2确定物联网通信协议的字段组成
根据102标准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专用通信协议PIOTP的制定。但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先确定协议的字段组成。具体来讲,就是该协议应该包含两个字段组成,即信息对象绑定表和数据单元标识符。其中,数据单元标识符可以进行102标准格式的沿用,信息对象绑定表则为协议的信息体部分,而数据单元标识符应由6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含有一个字节。首先,在定义信息对象绑定表的类型时,可以使用类型标识。在该协议中,信息对象绑定表的类型标识为115,信息对象绑定表中的监测对象的数目可以利用可变结构限定词定义,拥有7位有效值,在0到127之间取值。而其最高位一直为零,所以协议的信息对象绑定表也只能够承载多达127个监测对象。其次,在应用程序进行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处理时,可以传送原因为指导。而该种数据单元包含2个值,在传送原因为5时,监测中心的请求将会得到监测对象信息或是远动终端的响应。在传送原因为13时,远动终端没有信息对象,所以无法进行监测中心请求的响应。再者,在进行记录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公共地址的定义时,需要将其定义成远动终端的标识地址。在报文中,地址的高字节将排列在后面,地址的低字节将排列在前面。此外,标识信息对象的类型也能够利用地址记录。因为,类型标识字段可以完成对信息对象类别的甄别,所以协议中将使用缺省值0标识该字段。而信息对象绑定表是由监测对象标识符和值组成的,所以该序列的长度会因为监测对象数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物联网数据信息模式应用下,通过准确的数据信息采集,实施有效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拓展设计模式和操作标准,实施有效的计算机云技术拓展,解决相关要素的分析流程,实现智能化网络的综合应用拓展。
参考文献
[1]曹军威,万宇鑫,涂国煜,等.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8,(01):143-167.
[2]陈海明,崔 莉,谢开斌.物联网体系结构与实现方法的比较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8,(01):168-188..
[3]荆孟春,王继业,程志华.电力物联网传感器信息模型研究与应用[J].电网技术,2019,(02):53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