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暖通施工技术要点与暖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旭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6期   作者:常 旭
[导读] 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
         摘要: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各类建筑物的应用需求也在日渐增加,这一社会发展背景下,若想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就应当对建筑施工中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把控,尤其要重点关注建筑暖通施工技术的把控,另外,还应从此环节的造价成本控制工作着手,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可以顺利进行,极大的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资金投入。
         关键词:建筑暖通;施工技术要点;造价成本控制
         1 暖通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所处的地位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建筑工程项目中,都非常重视暖通施工,因为提高了暖通工程就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整体性。就目前来说,在我国的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暖通工程还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但是就目前施工现状来说,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为防止风险的出现,就要高度保证工程质量的问题。主要问题有技术的不规范,施工的不负责等,如果这些问题过多出现,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会影响施工企业的信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这些年的知识了解和科学管理技术来对暖通工程进行分析了解,这样有利于促进暖通工程技术可以又好又快进步,有利于提高暖通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加强暖通工程的控制化管理。近几年来,我国主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以说新型环保成为当代衡量一个技术或者物品的标准,这也就表示绿色环保的工程建筑更能带给人们心情愉悦的享受,也能成为时代的潮流,会成为国家愿意鼓励发展的工程。而暖通工程就符合现代人们的大众审美,且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先进的暖通技术也是整体工程的一大亮点。
         2 建筑暖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 预留孔洞
         对于预留孔洞而言,其属于建筑暖通工程中的主要问题。通常情况下,在相应图纸上,暖通工程的预留孔洞会明确标出,但是其却缺乏相应的坐标和定位。从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应施工人员忽略了预留孔洞的位置。对此,相应设计人员要和施工人员之间进行充分沟通,设计者向施工人员阐明预留孔洞的坐标和准确位置,同时一切相关事项向施工人员阐明。这时,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如,检查预留孔洞是否存在遗漏或者不合理等问题。例如,在砌体中,最为常见的电箱预留孔洞,主要是在每栋楼每单元强弱电箱中。在某建筑中,建设进度只到了5层三单元,一共有15个预留孔洞。其中没有预留孔的有5个,没有放置过梁的则为6个。电箱体的尺寸为340×400×160mm。相应设计人员对预留孔进行设置时,详细观察图纸,在具体施工中对图纸进行一一对比,确保施工质量。
         2.2 暖通空调系统水管道的安装
         水管道是暖通空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对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会产生极大影响。在暖通空调系统水管道安装过程中,应该要选择合适的水管道,一般可以根据管道的半径选择管道材质,例如当管道的半径在50毫米以内,则选用镀锌管为宜,如果水管道的半径在50毫米以上,则选用无缝钢管为宜,如果水管道是凝结水管,则一般会采用PVC管。水管道材质确定之后要进行焊接安装,以便管道能够符合建筑物的形状,在焊接处理时,一定要确保焊缝严密,可以首先对焊缝进行预热处理,有助于管道之间的衔接,减少焊缝之间的缝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水管的关闭较厚,则需要将管端的焊口部位铲成坡口,防止水管之间不能衔接,出现较大焊缝。暖通空调系统水管道施工结束之后还应该要对管道系统进行施压处理,确保管道没有损坏。施压测试中所使用的水压应该要比正常使用时的水压高,大约为正常水压的1.25倍即可,通过测试达标之后可以对管道进行冲洗,投入使用。


         2.3 暖通工程中地暖技术
         暖通工程能够通过地暖供热保障建筑的使用,为建筑提供方便,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它具有环保、成本低、方便的优势,但是也有许多需要在施工中注意的问题:①施工过程会受到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在暖通工程中也应该注意各项建筑材料的达标等问题,例如挤塑板、地热管下层底板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的规章制度;②在建筑室内专门用水房间做好隔水工作,防止地热系统受到水的损害;③在冬季施工时需要对工作系统采取试压检测工作,由于冬季室内室外温差较大,所以特别要注意室外低温所引起的盘管冻裂。
         2.4 混凝土浇筑
         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相应工作者必须对混凝土中的准备工序进行详细检查,从而避免振捣松动,促使其发生位移。如果出现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处理,不能出现拖延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促使混凝土浇筑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从根本上促使混凝土校直效率以及浇筑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水暖电工程以及相应消防工程等同步作业工程做出详细考虑,从而适当减少因为管线受损,出现质量问题。
         3 建筑暖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策略
         3.1 加强准备工作,优化设计方案
         建筑暖通工程在实施前需要由施工单位对各类造价进行市场调查,对工程中的材料以及各种设备进行整体性的预算,了解市场中的行情变化并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材料类型。为了更全面地控制建筑暖通工程的成本,需要从整体上来优化设计方案。首先需要对工程实施的整体预算进行评估,其次要确保工程的质量,预估整个工程的规模以及工程在未来可能会出现改造的情况。暖通工程设计方案应该尽量运用新工艺和新技术,能够从实用性角度来提高整个工程的价值。设计方案上要体现出对材料性能的考虑,要能够综合运用各类型的材料并发挥材料的性能。建筑暖通工程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该设计出多种方案,综合考虑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从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一种设计方案。
         3.2 主动运用多种手段,综合控制成本
         建筑暖通工程应该坚持主动的方式对工程造价进行成本控制。建筑暖通工程是一项系统性较强同时又具有复杂性的工程,在工程实施中将会产生大量材料的消耗,一般在工程实施中材料的费用将会达到整个工程费用的60%左右。也就是说,材料的价格变化将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工程造价,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要在设计方案中考虑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能够摸清市场上性价比相对高的材料类型。在暖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中,还要能够从技术、经济、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降低工程成本。从技术上,应该首先对工程的各种规划进行分析,剔除工程中存在的复杂技术手段运用。
         3.3 合理选择材料,降低成本投入
         材料的成本投入对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除了要选取性价比较高的材料之外,还要能够控制材料采购的成本。工程所需要的材料与工程实施的过程存在着距离,在中途运输中存在着运输的费用,因此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要将隐性的成本算入其中,材料在运输中的时间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工期,这些因素将决定对某种类型材料的选择。如果价格相差不大,性能上也没有多大的差异,施工单位就可以选择距离较近的材料供应商,争取以最低的价格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在材料运输到施工地点时,还需要由相关部门对材料中途出现的损耗进行统计,对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鉴定,对比工程设计方案中对材料的要求,从而避免以次充好的现象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最终导致工程成本过高。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呈现着井喷式的趋势,人们不仅增加了对于建筑物的应用需求,同时也对建筑物的内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相关的施工单位,应当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建筑物的内部功能的实用性,与此同时,提高对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1] 王振,许纪侠.建筑暖通施工技术要点与暖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16):984.
        [2] 孙倩.建筑暖通施工技术要点与暖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5(16):512-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