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趋势。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配电自动系统也将多功能化和全面化。未来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必将会以全面智能化、多功能高度集为主要特点。它也将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更好的提升电网系统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本文主要对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必须要同时伴随着配网系统的改造,这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同时进行的。一方面配网系统的改造能够有效的提升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另一个方面配网自动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配网系统的改造提供技术上的支持。配电系统的有效改造能够提升我国电力行业的服务质量的发展,能够提升我国电力行业配网系统的管路水平。
1 电力系统中配电网自动化的特征
1.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具有服务安全性的特征。供电输配运行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如果出现配电安全的问题,就有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严重的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操作严谨,因此能够提高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2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具有高效灵活性的特征。配电网设计的范围广,工作非常复杂,基于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电力输送的安全管理,同时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灵活的调度,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1.3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具有快捷智能化的特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能供应需求变化多变。基于先进的科技实现了对电力输配运行的自动化管理,通过自动化管理与智能化管理,使得当前电网人为操作电网存在的滞后性问题得到了解决,从而降低了电网故障的发生
1.4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具有综合简约型的特征。电力输配工作非常繁琐,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无疑使得电力运行操作特点了简化,同时也简化了电力运行中设备检修以及安全管理,从而为电力输配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2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配电中的应用及优势
电子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机械远程控制的极大的便利,并且能够通过这一技术的发展使各类之前处于危险或者不适宜人类工作的工作得到有效的执行。由此,可以发现,电力在城市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乃至国家区域的发展当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作为电力网络的搭建而言,其需要科学的调节与调度,并且需要对供电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自动化技术在电力配电当中的应用形式十分的普遍,大到变压器监控、配电设备维护以及供电量的调节,小到配电机房的安全保护设备等等。在现代化技术的影响下,其都开始逐渐从传统的人为监控和调节逐渐变为了使用电子计算机或者是软件系统进行调节。对于集合配电的变电站而言,其目前新建的变电所已经逐步实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建的变电所也正在逐步实现综合自动化改造,从而给当前我国配电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用自动化技术对电力配电进行调节拥有较多的优势,具体如下:①节约了人工成本的支出,并且在对设备、元器件等进行监控时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精准度;②能够实现远程监控与定量化调节,通过信息的传递可以快速派遣维护人员,能够较为精准的定位需要维护的仪器设备;③节约了基站房、变电所的占地面积,减少了对其进行日常安全保护的成本支出,并给周围环境带来较少的污染与安全隐患。
3 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配电自动化将发展成为综合型自动化配电终端
综合型自动化配电终端在功能上除了继承传统自动化配电系统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增加了更多的集成功能,例如电价信息的实时发布、故障信息统计和汇总,电能质量数据分析和判定等,它可以有效采集数据,将信号处理技术应用过来,这样通过缩减现场终端的使用数量,最终能够实现配电系统结构的简洁化,通过采集与控制等综合信息来实现主站与指定终端之间的通信,并实现电能质量检测质量的提升,实时发布电价信息。
3.2 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
当前光纤已经成为主流电力通信技术,究其原因在于其具备大容量通信能力,通行传输速率高,通信稳定等特征。同时,应用现代化技术,促使光纤的成本得到降低,这样就可以在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主干通信网中普及光纤。但如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在较大程度上强化了通信系统建设的复杂性,如果依然采用光纤通信的方式,就会增加企业成本,并且没有较好的可行性。因此,就需要对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其可靠性更高,通信速率更高等,除了具备光纤通信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将电力线上网等其他的综合通信服务提供给客户,将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实时电价信息发布出来,远程读表功能得到实现。
3.3 用户电力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要求电力企业及相关部门要尽快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提高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加强对用户的监控,为用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通过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完善,能够提高电力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用户电力技术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技术,主要将电力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应用于中低压配电系统和用电系统中,用户电力技术也是FACTS 技术在配电系统中进行应用时,所延伸出的一种新技术。目前,DFACTS 装置主要有四种:第一,有源滤波器;第二,动态电压恢复器;第三,配电系统用静止无功补偿器;最后,固态断路器。在用户用电技术独立工作时,如果负荷对供电量有特殊的要求,此技术不仅能够满足其要求,还能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将用户用电技术与配电自动化技术结合起来,能对谐波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其出现畸变的概率。同时,两种技术的结合,还能避免线路中的电压出现波动和闪变,消除供电过程中出现的短时中断现象,以及线路中各相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使电力配电系统的供电更加柔性化,从而提高系统传输电能的智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3.4 集成化和综合化
为了促使成本得到降低,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就需要将信息集成和功能综合形成于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将过去单项自动化工程互相独立、功能重叠的问题解决掉。具体主要是一体化设计SCADA 系统和GIS 系统,对两者的数据、功能和界面进行综合,促使一体化得到实现;另外一个方面,可以从GIS 中自动提取SCADA 所需要的网络结构和属性数据,也可以从SCADA 中提取GIS 所需要的配电实时运行数据,这样配电自动化技术就得到了大大的优化。
3.5 智能分布式FA
“输配电分开,在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是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方案开放了配电环节,使分散发电装置得以广泛使用,为解决能源提供、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但是分散发电装置的布置及投运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了配电网络的运行方式,经常变动,导致FA 方案(传统保护整定值与集中处理)难以适应,分布智能FA 体系成为其发展方向。该体系是以多智能系统为基础,研究建立智能体与区域协调器的协调机制,研究在配单自动化主站建立协调服务器,通过定义智能体之间的通信与规范,实现完整的智能分布式FA。
总之,我国电力企业全面实现配网自动化是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能够给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相互竞争提供优良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润峡. 刍议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 山东工业技术.2017(24).
[2]张润峡. 刍议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 山东工业技术.2017(24).
[3]章作宇.自动化技术在电网智能配电中的应用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7(24).
[4]章作宇.探究智能技术在输配电网自动化方面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