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工程建设与管理更加丰富且复杂,工程造价控制作为重要管理内容,事关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与效益。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能够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分析研究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与问题,探讨了相关解决措施,为施工单位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成本控制;措施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现状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出工程造价管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当下的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工程项目的实际支出往往会超过了原本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预算,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方不得不进行造价的管理控制工作,可以进一步减少工程的相关成本,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整体经济效益。由于在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工作过程中,管理实物清单较为详细,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实际操作难度。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工作质量,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后续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可以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算控制,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成本预算的整体可行性实施。
2、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不足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工作过程中有着预算管理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建筑工程后期开展更多的工程项目,不利于施工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造成工程造价管理中出现预算管理不足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掌握不足,在职业素养上差距明显,整个行业没有形成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引进机制,最终导致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不佳,再加上激烈的建筑工程企业同行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导致工作人员压力不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
2.2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脱离实际施工情况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应该符合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状况,但是在具体的工程实践过程之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与施工实际情况经常处于脱节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重要性以及工作流程缺乏认知,常常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忽略了工程造价控制环节,虽然在施工工作方面的重视程度颇大,但是缺少了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评估会使得工程成本不断加大,导致工程建设成本的不断升高,降低了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
2.3工程造价管理编制不稳定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这使得建筑工程企业的资源统筹数目增多了,造价管理预算与实际情况的吻合度降低,处理难度也更大,导致造价管理编制出现极不稳定的现状;建筑工程企业的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缺少对工程造价预算的认知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其工作态度涣散,对其重视程度不高的现象发生,不利于其专业化团队建设,是造成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不合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4工程造价管理局部化发展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影响造价管理的众多影响因素,但是建筑工程团队在进行造价管理时往往会出现局部化倾向。这种局部化倾向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施工团队片面理解了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仅要考虑到所需资源数量以及统筹规划的大方向与整合目标,还要考虑到影响造价管理的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建筑工程的局部范围,而是扩大到了整个工程建造的市场环境,包括建筑工程的市场需求、建筑工程有着什么样的施工环境、建筑工程施工团队的工作人员态度如何等等,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深入了解可以提高工程施工人员对造价预算的认知程度,提升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本身的了解程度。
3、应对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3.1树立节约观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重视程度
在进行建筑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过程中,虽然其技术有着很强的先进性,但是其中的建筑成本并不是与高投入划为等号,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人们有着普遍的观念,就是认为建筑价格必须很高,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造价预算工作的特定工作人员会形成相应的观念,在进行价格预算的过程中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价格自身的预算。但是在真实的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并没有很高的成本,在进行相应的造价管理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树立起节约的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随意增加预算的金额。
3.2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环境适应性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相关工作时,首先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环节进行充分了解,以便之后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内容处理,施工方必须对建筑工程中的索赔细节进行充分了解,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合同条款与细节进行充分分析,以便监督施工管理工作的进行;与此同时,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时刻注意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工作环节,并在施工中注意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哪些环节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当工作人员发现后一定要及时指出,并且在建筑工程企业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上与相关工程造价工作人员进行开放化的探讨,通过相互监督、相互合作,最终达到两者有机结合、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当工程质量出现不达标的情况是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延缓施工的进度,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工程建设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减少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返工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减少建筑工程的经济成本。
3.3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稳定性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稳定性可以进一步将工程造价管理与施工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可以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建立起经济-技术一体化机制,目的在于同时保证技术进步与成本节约,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代表着“经济-技术”一体化机制中的经济方面,因为工程造价控制属于建筑工程工作中的经济层次,其经济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的经济成本,一般包含着生产成本与机会成本要素,而施工管理工作则代表着“经济-技术”一体化机制中的技术方面,这是因为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为管理技能或者管理技术,属于技术范畴。因此,通过“经济-技术”一体化机制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因素推动管理技术发展,又可以充分利用管理技术推动经济成本节约。
3.4提高建筑工程人员专业化素质
在进行工程管理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并且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进一步推动工程造价管理与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面临的当下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挑战,解决当下工程预算不足的情况,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因此,我们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工作重心一部分转移到建设工程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升上,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素质。
结语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直接对我国工程的整体建设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甚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和发展。因此要深入各个施工阶段,采取针对性管理方法提升管控效果,降低工程造价,提升企业效益,为工程质量、进度、成本控制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白娥.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现状问题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9,33(05):828-829.
[2]段晨.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居舍,2019(27):9+188.
[3]朱彦丰.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展望[J].中外企业家,2019(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