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前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其具有相对较高的施工技术难度,通常会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来应对,而且此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也直接影响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与安全。但是此施工技术在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施工技术难度,需要结合施工计划的要求以及此施工技术的标准规定,做好每个环节中技术要点的严格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述
高模板施工技术主要适用在现代高层建筑的施工里,在建筑模板的施工和支撑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因为结构荷载大、模板结构跨度大、架设高度高以及建筑荷载密集等的一些特点,如果不小心,很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为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理论研究应该要作为这个施工方法的基础。传统的方法是先测量放线,这样才可以确定工程的轴线,然后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和标高。在这个过程中,模板安装完成后,模板最终组合固定,然后浇筑混凝土。高层建筑距离地面很高,为此,如果传统的施工技术不能满足建筑的基本需求,就需要采用了现代的施工技术,如高支模技术。通过模板支撑技术不仅可以完成高层的建筑施工项目,还可以提高到施工的安全水平,这样才可以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质量。
2高支模技术的主要作用及特点
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人均现有土地面积逐渐减少。有些公司需要使用更多的建筑空间来发展经济,满足商业和办公的需求。出于这个原因,在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加。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我国的人口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展现了城市和中国的建筑行业的形象,这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体现。施工企业在高层建筑的建设方面,不仅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和施工条件,更重要的是能够被纳入现代科学技术的建设,以满足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其主要采用到支撑的建筑模板作为模板,然后采用浇筑高层建筑楼层的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工程造价处于在一定的水平,而且还配备了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相对比较安全,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水平,还可以确保在高海拔地区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发展。
3高支模技术要点分析
3.1剪刀撑设置
依据相关规定与施工要求,需进行水平、竖向剪刀撑的合理设置,以此实现对支撑架整体结构的可靠性、稳定性提升,确保支撑架的强度达到标准要求,提升脚手架的承载能力。通过剪刀撑的合理设置,可以实现支架承载能力提升26%~40%。另外,支架的承载能力也会随着剪刀撑设置数量的增大而随之增大,例如剪刀撑设置的斜框格与整体框格之间进行比对,若剪刀撑设置占比超过5%,那么支架的整体承载能力可以提升超过30%,若剪刀撑设置占比超过15%,那么支架的支撑能力会提升至原有的1.5倍。
3.2外连装置
针对外连装置的连接,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刚性连接方式的应用,在周围结构与支撑架之间直角扣件连接过程中,需采用钢管套箍,以此实现对支架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升。与此同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将双杆箍柱式拉杆设置在支架的框架柱位置,进而提升支架的整体稳定性,降低施工期间出现安全隐患的几率。
3.3水平杆设置
针对扫地杆的设置,需按照横杆上、纵杆下的原则进行合理设置,其在立杆位置需控制在距离地面20cm处。针对水平拉杆的设置,需在立杆顶端位置与扫地杆之间均匀布置,考虑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合理分配步距,保持一步距内设置一道纵横方向水平拉杆。
4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4.1施工前的准备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之前,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彻底检查之前施工环节的质量,而且对后续各个施工工序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调查,重点就是掌握每个环节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施工方案的制定,保证此施工方案满足实际情况的要求并且具有可行性,而且此施工方案中还需要对施工材料的高度和尺寸等数值进行明确,便于后期施工处理。针对所采购的施工材料还需要做好施工检查和管理,保证所采用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都符合质量安全管理等要求。
4.2高支模的安装工作
第一,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加工过程没有产生回填土,由于支撑物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土壤下沉现象。这些安全风险都不利于项目建设的有效开展,所以工作人员在安装之前务必检查好三脚架的稳定。第二,做好高支模具以及设备材料的检查工作,由于腐蚀或者钢弯曲都会导致钢管不达标,那么工作人员需要让钢管与实际要求紧密贴合。第三,工作人员要认真阅读支持系统,一旦发现松动现象,工作人员就要反复检查,并且加固水平或者垂直剪刀,避免高支模的损坏,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支撑稳定性的变差。第四,在开展大规模安装工作的时候,一些技术人员工作不够严谨。安装或者修改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和说明,这样会造成电线布局不够合理,还会出现支持的实际位置不适合,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到支撑件的总承载能力,所以工程企业必须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技术行为。第五,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需要专门安排监督人员监督径流情况,然后解决好实际问题。第六,轴承部件和上部模块的承载能力存在一定关系,所以工作人员要依照相关的测试要求,强化轴承部件的管理工作,保证钢管和紧固筏配件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更好地保证后续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工作人员要把握好这个工作环节。
4.3高支模的拆除工作
拆除大型建筑的时候,施工企业要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要求,如果高横截面积超过一半或者混凝土阻力大于百分之九十五,那么工作人员需要去除掉精密的模具。如果高截面的横截面积小于八微米,混凝土强度达到百分之七十三,那么工作人员要分解好高密度模具,还要注意这些要点。第一,混凝土振动过程中浇筑混凝土时间超过了八天,那么就要迅速地监测好高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设计要求相符。高模量变形结构中,一旦混凝土的强度与设计规范不一致,这样就不可以投入运行中。第二,拆卸固体模具的时候要依照之前铸造柱开展拆卸工作,并且对高密度模具加以分类,这样可以消除施工作业中的不良现象。其中,要先拆除掉全部梁模板与侧模板,之后才可以拆掉主模板。第三,高密度的拆除工作比较有难度,这需要使用到堆叠骰子、松散板、松散筏以及支撑板,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移除筏,并且实现模具的堆叠。第四,拆卸完模板之后,工作人员还要对模板进行检查,并且把握好模板的质量。一旦出现质量上的问题,工作人员要及时地修补模板,并且有效地拆卸掉障碍模板。
结束语:针对目前数量不断增多且结构更加复杂、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高层建筑工程,在广泛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在明确此技术的优点和作用的同时,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和安全控制等工作,保证满足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要求,保证此类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洪伟.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J].中国标准化,2019(16):23-24.
[2]贺歌今.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161+163.
[3]李志斌.解析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03):54-56.
[4]丁耀湘.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5):4-5.
[5]赵松贤,王晓玲.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