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初探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2020年3月总第206期   作者:李明辉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素材内容极为丰富,德育元素潜藏其中,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参考。

湖北省咸丰县坪坝营镇杨洞中小学校 445604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素材内容极为丰富,德育元素潜藏其中,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参考。如何让枯燥的数学内容唤起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教师必须认真解读教材,努力寻找德育教育的“源头活水”。
        例如在1-12册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点后面都有数学史料的补充,教材上用“你知道吗?”这一栏目,用比较简洁的文字,配以一些简单的图片进行介绍,对教材内容作了很好的链接,方便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
        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这一内容后,教材补充了一则数学史料: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识是说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1000年,现在人们用计算机算出的圆周率,小数点后面已经达到上亿位……
        教材是教师教学之源,也是德育教育之源。如何让教材中“冰冷的美丽”变为学生“火热的思考”,如何让枯燥的内容能温情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教师应具有一双慧眼,深入挖掘,从而巧妙地整合教材、提炼知识,并进一步创生教材,让德育的因子久久根植于学生的心灵。
        小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体与课堂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各种资源不断循环和转化的过程,是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在新课展开环节,捕捉德育教育的“点”,从而有效地利用学习中的各种资源,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很有帮助。
        如“百分数意义”一课,在新课展开环节,设计这样的问题:百分数到底有什么好处呢?让我们来看一些资料,你能从这些百分数的对比中得到哪些信息?
        ⑴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
        ⑵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获得的金牌占总数16.8%,美国获得的金牌占总数11.9%,英国获得的金牌占总数6.2%,法国获得的金牌占总数2.3%……
        ⑶2008年北京市的绿化率达到了43%,张家港市市区的绿化率达到了45%,实验小学东校区的绿化率约是40%。课堂上,学生通过阅读、交流、分享,得到了很多启发。


他们觉得我国用了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21%的人口,真了不起!(教师适时补充,所以要实行计划生育)他们还看到:中国的体育真强大,金牌第一,作为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只能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无论在教育的时间或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就有必要开展课外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讲数学家故事,办数学手抄报,介绍数学在最新科技成果中的应用,或者组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开展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情感性、科学性、层次性、随机性、延伸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定会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点很多教师都意识到其重要性,因此教师本身要做好楷模,细致、深入、持之以恒地去训练去实验。通过合作学习,群体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协作的精神。既有竞争又有互让,既会发表意见,又会分析见解。通过数学知识学习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讲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在课后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活动情境:学生站成一横排投沙包的游戏。教师问:“这样站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这样站队不公平。”教师接着问:“怎样站队才公平?”学生应用刚学的同圆半径相等的知识说出应该围投沙包的目标站成一个圆,或固定好投包的站立点排成纵队一个人投完后下边的人再依次投,这样距离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的公平性。通过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在以后讲授圆的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
        学生对数学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充满着浓郁的探究欲望,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去发现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的美,体验数学带给生活世界的无穷乐趣。但不难发现,常规的学习评价,教师总是满足于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学习主动性、创新性的评价,忽视思维品质的评价。
        事实上,在学习评价环节,教师仍要关注德育教育的“面”,不断诱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主动地去思索、去表达、去交流、去分享。那么,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才会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