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之和学生一起打败问题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2020年3月总第206期   作者:邓脉红
[导读] 接手“希望生”是德育工作者普遍头疼的问题,但也最能锻炼教育者,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转化“希望”学生,解决问题,值得在实践中探讨。

华中师范大学数统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接手“希望生”是德育工作者普遍头疼的问题,但也最能锻炼教育者,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转化“希望”学生,解决问题,值得在实践中探讨。本文依托班级管理实际案例分析,讨论“希望生”转化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学生问题 案例分析 “希望生”
        有很长一段高中教育生涯中,我很“荣幸”地成为问题学生收割机。回顾历史,学生问题层出不穷,打架、作弊、骂人、化妆、谈恋爱、破坏公物、顶撞宿管、作业不写、考试睡觉……诸如此类的问题,每天都有新花样,每天都有新高度。更甚者,往往同一个学生还伴随着多种问题,这样的现实令人“发疯”。学生问题不仅令人发疯,更严重的是,一旦不良风气形成,教育往往会变得苍白无力,因此,转化“希望生”成为我一直在思考并践行的事,在此分享几个较为成功的转化案例。
        一、致歉的魅力
        有一年高二接手了一个5班,班上的学生,暴躁的、偏执的、怪异的、霸道的特别多,光男生就40人,一个字,就是“闹”,因此,我有的时候真的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出现过和学生当众争执的时候,当然,学生碍于教师的威严,最终都会闭嘴,但的确有两次,我因为没看清情况,冤枉了学生,尽管在我批评的时候他很不情愿地闭了嘴,但怨气却是积攒了,这种时候,通过下来了解,是我的错,不能含糊,当机立断叫来当事人,郑重道歉,随后,当着全班,再次向该学生表达歉意,并说出当时我的心情,同时,请全班同学监督。“对不起”这三个字,说之前很难,说出来却有着极大的杀伤力。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公正,学生生涯里,更看重公平公正,在我郑重其事的道歉下,学生回馈的第一个表情往往是震惊,伴随的是惭愧,随后是带着不好意思的微笑,而后续带来的结果往往很不错,师生关系反倒更加融洽,而且后续有事若再将此学生责骂严重了,他也不会再有敌对情绪,因为他作为人的尊严被维护了。
        二、无言的教育
        刚接这个班时,学生间骂人的情况基本是常态,骂脏话就跟说”你好”一样。针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我在班里是不断地教育、批评,翻来覆去地说,作用甚微。后来,学了一招组织了一场班会,全班投票选举 “脏话大王”,然后唱票展示。这次班会后,脏话界的“先辈”们收敛了很多。


随后,借着春游的机会,我委派班里一位同学全程跟拍,记录学生们的每一个真实的瞬间,春游归来后专门组织一场班会,将学生的一言一行如实播放,当学生看到自己在镜头面前骂人、打闹的场景时,都不用我再去说教,羞愧地低下了头,哭着喊着让删掉他的视频,而此时此刻再教育,更有说服力更有针对性,学生在微博里面也自发地深刻检讨了自己的行为,自此以后,收敛许多。
        三、干净的白纸
        研学到来,曾经带的一个初一年级选择去博物馆,全程总体来说也算是安全有序,但是,在博物馆里参观的时候,走着走着,不少人就因听不懂而掉队,掉队之后开始聚在一起聊天,更有甚者追逐打闹,我全程记录着、观察着。晚上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思考,突然想到在新闻里我们总会听到国外博物馆竖起了中文指示牌“安静”,那一瞬间,突然意识到,学生或许真的不知道博物馆的礼仪是保持安静,于是第二天我把查到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将他们置身于这种尴尬处境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果然,很多学生从未去过博物馆,因此,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应该静。 我在反思,在这样的情境中,若以自己的准则去评判学生,是不合适的。在此事件中,也深刻体会到这样一句话:“批评只能停止某种行为,而不能开始某种行为。”针对问题,要具体分析,探寻问题的根源,要把学生当白纸,生气的时候提醒自己,或许他们不知道。
        四、时机的瞄准
        记得高二文科班刚开学时,转来的新同学强烈厌学,原因有身体的也有精神的,跟家长多次交流沟通,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孩子依然以身体不适为由经常请假,最终也是担心他彻底厌学所以我与家长都做出妥协,给他一个缓冲期,但也约定下本学期必须住校。然而第二学期开学不久,他便与同桌因为抢桌子的事情在班里扭打起来,所幸被同学拉开没有酿成大祸。两人来到办公室仍情绪激动,他要求立刻回家。我一听,坏了,难道要故伎重演?这可不行。于是让他在办公室安静区域先反思,随后叫来同学了解情况。这个孩子曾因吃药而导致身体肥胖,使他变得自卑而敏感,而被打的同桌就是因为触及到了这一点而激怒了他,了解至此,我决定打感情牌!于是,我将他单独留下,促膝长谈,明确说明我对他的感受,同学们对他的真实看法,以及他的父母为了他多次来学校与老师沟通的情况全部告诉他。这个孩子,我和我的班级都未能走进他的内心,所以他对这个班级甚至这所学校没有感情,没有牵挂,也是他不愿来学校的原因之一。在我真诚地说出这一切后,他的情绪明显缓和,终于张口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并向我保证,只要半天的时间回去缓一缓,明天一定来,我一口答应。后来,班级的研学全程由他拍摄,回来又主动制作班级视频,还为班里设计班徽和班服,简直像开了挂一般,同学们也各种仰慕,厌学风波致此终于过去。
        总之,教海无涯,德育工作中的方法很多,我想只要我们以满腔热忱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催其猛醒,促其奋进,执着地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给学生的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一个学生以后想起来会会心一笑的老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