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物课堂走进生活创新实践例谈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2期   作者:唐春芳
[导读] 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很有必要了。

湖北省咸丰县忠堡镇民族中学 445602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如是说。在升学的压力下,人们习惯把初中的各学科分为主科和副科:语数外是主科,其余的就是副科。而初中生物学,自然被列为副科当中,也就自然不被学生重视了。因此我们生物教学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还要改造、提炼学生的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到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学习生物,这样才能让学生愿学生物、学好生物并重视生物。那么,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很有必要了。
  首先,生物教师要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亲近大自然。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生物学知识源自大自然,大自然是真正的生物知识宝库。为了让学生能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我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从中获得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我所教的班级,都是农村的孩子。他们虽然生在农村,和大自然很亲近,却往往也不能把生活和生物学联系在一起。于是,我会常常利用各种时机主动为学生们创造条件去建立这种联系。比如,在学习“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课时,我事先安排了学生利用周日回家的机会,发动学生加自己的家乡对生物的种类进行调查,使他们获得了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上课时,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分析,不但活跃了气氛,而且使学生们的印象深刻,再加上我的点拨引导,使学生们既学生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还把它同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学到了“活”的知识,取得了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再如在学习“探索生命”时,我就想到我们这里很多孩子会随着大人季节性上山采蘑菇、鸭脚板、水芹菜、蒲公英、荠菜、满天星等野菜,于是利用这个机会,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的同时,让学生们学会观察生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发育状态,学习对各种植物进行分类。我还教给他们一些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知识,使他们自制了很多的生物标本,使其既学到了知识,更增添了兴趣。从进课堂时高昂的歌唱声以及课堂上学生不自觉露出的笑脸,学生们对生物课的浓厚兴趣慢慢得以体现。学生学生物轻松了,老师的教才显得更有意义。所以,作为一个生物老师,一定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的生物学习植根于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里而活力无限。
  其次,生物教师要引领学生手脑并用,在观察的基础上体验生活。学生学习的快乐,不全部在于考试得了理想的分数,更在于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去解决具体问题。


所以,我会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作业,让学生们去完成。在学习了“关注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根据父母的健康状况和身体需要,为他们设计一份营养食谱且亲自烹调,请父母品尝,还向父母介绍其中的道理,请父母做出评价。在寒假时,我布置了“栽蒜苗”的作业,让学生做出完整的探究实验记录,内容包括各对照组大蒜的发芽率、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等,这样,既让学生应用了所学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耐心细致的科学探索精神,还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丰富了家庭的春节餐桌。开学后,学生们对这类型作业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再次,生物教师要引领学生探索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生活需要有心人,一个人如果对生活缺乏体验和感受,那么他将无法懂得生活、享受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达到真正理解生物课本上的知识还不是最终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提升。学生虽然还小,但仍在每天的衣食住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体验,这些都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利用这一资源,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从而乐于学习,也使课堂教学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如讲授“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课,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使其变得枯燥乏味。而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他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入手,来分析哪些食品含有什么营养,怎样搭配营养才全面,还让他们列举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同学们积极发言,气氛热烈。经过大家相互讨论交流,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出了生物学知识,使这些知识得到了升华,真正成为了在他们的生活中起作用的宝贵财富。在讲授“关注农村环境”时,我提前一周就安排学生利用周末走出户外进行调查。有意识地把学生带进真实生活中,学会去观察、体验、思考,然后使所学高于生活、引导生活,这就实现了生物教学的最终目的。
  最后,物教师要引领学生开展小型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且又指导生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需要调动的,而长期保持更需要一定的激励。于是,我常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以“生物与生活”为主题的小型知识竞赛,促进学生愿学会用。就像这样一些与生活结合非常紧密的题目:“老年常常出现腿脚抽筋的现象,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对他的饮食你有什么建议?”“你在长跑时有心跳和呼吸加快吗?”“有人喝酒后走路东倒西歪,这是什么原因?”等等。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不甘落后,踊跃抢答。抢答的巩固了知识,“观众”也复习了知识,当然,优胜者也获得了一份奖品,那就是我亲手制作的一个叶脉书签。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贯穿“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理念。课堂教学要以青少年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用所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施展出聪明和智慧,做出他们的贡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