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责任制质量控制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1/6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作者:唐丽萍 刘章琴
[导读]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对患儿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也相对提高。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对患儿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如何进行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也直接影响着护士工作质量。儿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疾病的治疗过程往往较复杂,患儿作为特殊人群,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建立合理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于小儿疾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比分层责任制质量控制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分层责任制;儿科护理;护理能力;护理质量;满意度
        引言:为探究分层责任制质量控制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区不同分组,将1病区作为观察组,2病区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分层责任制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岗位能力情况、患儿护理质量和患儿监护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岗位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住院时间均超过1周;②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③本次研究的患儿监护人均接受定期随访。排除标准:①患儿有先天性疾病,存在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重症患儿;②由于不明原因退出本次研究。根据病区不同进行分组,将1病区作为观察组,2病区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3个月~4岁,平均(2.5±1.3)岁。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个月~5岁,平均(2.7±1.2)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的所有重症肺炎患儿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小儿肺炎的常规治疗,具体护理方法如下。第一,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对患儿的常规护理,对患儿相关生命体征实施监测和医嘱核对与执行。第二,观察组。采用分层责任制质量控制模式,具体内容如下。首先,进行护理层级管理机制建设,对科室全部护理人员根据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和专业技能考核结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能力评定,分为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4个层级。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病床和护理人员的科学配比。每位护士需要负责不多于8张床位的护理工作,实现精准化护理,下一层级对上一层级负责,每个层级护理目标明确,牵制有效,减少了人员不服从管理或责任人不明等情况发生;其次,进行合理排班。减少多班交接的排班模式相对具有优势,减少交接班次数,避免交接不畅情况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人员岗位能力:主要从护理基础常识、专业技能、应急护理技能、综合能力、护理责任感5方面对20名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评分。②患儿护理质量:由护理部和护士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分,主要依据分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病区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护理文书质量考核标准、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健康教育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评分。③护理满意度:患儿监护人根据患儿本次接受的护理进行满意度评分表的填写,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个部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岗位能力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岗位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人员岗位能力情况比较(分,x±s):

       
2.2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x±s):
1
       
2.3两组患儿监护人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监护人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儿监护人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例(%):

       
3.讨论
        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往往只是完成了分派的各项任务,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复杂问题不能很好处理的情况。作为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儿科,需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严格控制[1]。这要求护士不仅要进行常规的治疗性操作与生活照护,还要给予心理护理和社会护理等。因此,对应的护理人力资源的改革也势在必行,需完善护理管理方法,更好地发挥护士的护理职能,以满足儿科的健康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分层责任制质量控制模式的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护理岗位能力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层责任制管理过程中能够进行明确的分工,由相应层级的护理人员完成对应的护理工作,这不仅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也能在护理工作实施时进行有效的控制[2]。
        结论:
        简而言之,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监护人的护理满意度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分层责任制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永芬,何平,方琴.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220-222.
        [2]孙秀杰,王侠,韩玉芳.分层目标责任制在护理垂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4(9):649-651.
       
       
       
       
唐丽萍,1985年5月15,女,汉,中国,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护理组长,护师,本科,儿科,QQ邮箱506869723@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