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   作者:吉梅
[导读]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从我院选取的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模式,以健康行为和血压控制情况为组间评价指标。结果:症状管理、疾病知识、自我检测、药物管理以及饮食管理等多项健康行为评价指标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健康行为,并有效控制了血压状态。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延续性护理;健康行为
        高血压属于一种临床慢性基础性疾病,由于该病症治疗周期长,且难以彻底治愈,所以不仅给患者的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而且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近年来,受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影响,高血压的发生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发展趋势,而在应对老年高血压时,不仅需积极采用药物实施治疗,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就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4例高血压老年病患实施研究分析,研究探讨了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具体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运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甄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104例分成两组,各组52例患者,组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25例男性、27例女性组成,患者年龄在49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9±1.7)岁,病程1.6~5.7年、病程平均值为(3.2±0.6)年;观察组由24例男性、28例女性组成,年龄50~77岁、年龄平均为(64.2±1.5)岁,病程1.2~5.8年、病程平均值为(3.4±0.6)年。基线资料两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选研究对象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2)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3)具备积极自动接收治疗和护理的能力;(4)患者或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认可且签署书面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同时患有其他重型疾病,比如肝肾功能障碍性疾病;(2)伴随存在精神障碍性疾病;(3)为继发性高血压。
1.2方法
        对照组方法:以常规护理模式为主,常见护理措施包括并发症预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疾病产生原因告知、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模式,详细护理干预的相关内容如下:(1)对患者进行认知方面的干预,促使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具备充分的认知,从而促使患者能够自主展开护理措施;(2)心理护理干预。积极与患者展开沟通,详细告知患者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比如疾病产生原因、治疗方法,有效消除患者的顾虑,针对患者存在的抑郁情绪,积极予以疏导,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2];(3)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根据不同药物的特性对患者进行用药方法的指导,保证用药剂量、用药方式具备科学合理性。与此同时,面对患者存在疑问时及时给予回答,从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4)院外护理。以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积极鼓励患者主动参与社交活动,积极调整运动方式,同时定期接受复诊;(5)建立患者个人详细档案。档案内容包含了年龄、性别、病情、联系方式等[3]。
1.3临床观察指标
        以健康行为和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控制情况为组间评价指标。
        健康行为采用自制认知评分量表实施评价,评价指标可分为症状管理、疾病知识、自我检测、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各指标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健康行为能力越强[4]。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Excel,采用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的情况下,表示拥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健康行为评分组间差异比较
        分析表1可获知,症状管理、疾病知识、自我检测、药物管理以及饮食管理等多项健康行为评价指标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老年人群中易发生多种慢性疾病,尤其是现阶段我国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更是显著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高血压属于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更是较为突出,由于高血压难以彻底治愈,所以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在面对该病症时,不仅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而且需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症状管理、疾病知识、自我检测、药物管理以及饮食管理等多项健康行为评价指标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从中可看出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延续性护理属于具备人文性特征的护理模式,具体主要指将医院护理服务持续延续到患者家庭中。在实施延续性护理的过程中,护士是主要实施者,不仅给予了患者全面、专业且具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而且促使患者在从医院回归家庭后仍然能够得到持续的健康指导,最终可体现在健康行为的改善和血压的有效控制[6]。
        综上所述,通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健康行为,并有效控制了血压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洁玉,黄兰艳.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7):111-113.
[2]Petersen L A, Ramos K S, Pietz K, et al. Impact of a Pay-for-Performance Program on Care for Black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mportant Answers in the Era of the Affordable Care Act[J].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2017, 52(3):1138-1155.
[3]刘艳.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5):89-92.
[4]王磊.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7):211.
[5]雷卫凤,叶爱连,龚娇.社康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水平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1):66-68.
[6]马玉.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8):117-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