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联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张训 华颖坚
[导读] 观察火针联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
    张训  华颖坚
  (普洱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  目的  观察火针联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61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给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擦,一天两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每周治疗一次,治疗四次1疗程。两组治疗1疗程结束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60.00%,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痊愈率为22.58%,有效率为54.8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火针联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良好,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火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神经性皮炎;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神经性皮炎,即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1]。病因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有关。本病具有瘙痒剧烈、慢性、复发性的特点,给患者带来很大身心痛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神经性皮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安全、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并减少复发是每个医生和患者的共同诉求。笔者采用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0.5mm×25mm)联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辽妥,德国三共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资料来源于我院皮肤科2019年1月-2019年7月门诊就诊患者,临床符合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诊断标准[1],且自愿参加本试验的患者。排除标准:年龄小于等于14岁,或大于等于70岁的患者:严重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内脏及其他系统性疾病者;疤痕体质和对疼痛超敏感患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对使用药物和药物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皮损位于面部的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本次疗效观察共纳入病例61例,将入选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其中女12例,男18例;平均年龄(32.12±13.43)岁;平均病程(4.20±2.20)月;对照组31例,其中女14例,男17例,平均年龄(34.46±12.17)岁,平均病程(5.60±1.80)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暑知情同意书,征得患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独给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辽妥,德国三共制药有限公司)外擦,一天两次,外擦药膏时,将适量药膏均匀涂抹于皮损,再用手指打圈在皮损上按摩3分钟,促进药物吸收。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每周治疗一次,治疗四次为一疗程。两组治疗一疗程结束一周后观察疗效。
  1.2.2 火针操作流程  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患者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0.5mm×25mm)治疗注意事项:针刺过程中会轻微疼痛,若疼痛不能耐受或其他不适,及时告知操作者,治疗部位不可随意活动,以免造成针刺不准确和发生意外。嘱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皮损,用0.5%皮肤黏膜碘伏消毒液进行皮损消毒。待碘伏挥发干燥后,操作者左手拿稳酒精灯,右手拇、食、中指持火针针柄,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火针(先加热针体,再加热针尖)。将针尖烧至发白后,右手持针运用腕力快、准、稳,迅速将针尖垂直刺入神经性皮炎的皮损。根据皮损苔藓化和增生肥厚的程度,调整刺入的深度,一般深度控制在0.5mm-2mm之间,针刺密度应均匀和尽量密集。治疗完毕对皮损再次用碘伏消毒,如果有出血可用于棉签按压止血,嘱患者火针治疗部位三天内避免接触水,以及三天内只能用棉签蘸药膏擦药,每天用碘伏消毒两次,预防感染。
  1.2.3 健康教育 针对神经性皮炎具有慢性性、复发性和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的特点,制定健康教育处方:嘱患者生活规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忌鱼虾、牛羊肉、海鲜、烧烤、火锅等高蛋白和辛辣饮食;避免局部剧烈搔抓,用烫水烫洗,以及自行随意用药;保持心情舒畅,建立战胜疾病信心,每周按时复诊。
  1.2.4  疗效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2]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来评判疗效:痊愈:皮疹全部消退,瘙痒消失,遗留有少量色素沉着;显效:皮疹及症状消失≥70%。好转:皮疹及症状消失≥50%;无效:皮疹及症状消失≤50%。总有效率=(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总人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实验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1个疗程治疗结束1周后评判疗效,治疗组痊愈率为60.00%,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痊愈率为22.58%,有效率为54.84%,具体见表1所示。两组间有效率比较,采用Pearson 卡方检验,χ2 =5.77,P=0.02<0.05,提示两组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治疗患者火针针刺完毕后,患者反应有不同程度的灼热、疼痛感,均为一过性反应,1-2天后能自行减退。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方案安全。
  3 讨论
  神经性皮炎,由于病因不明确,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以口服药物(抗组胺药、维生素C、钙剂、B族维生素等)、外用药物(激素类软膏、角质促成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为主[1],对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口服药物患者依从性差,外用激素类软膏虽然起效迅速,但停药易复发,长期使用激素类软膏可出现色素沉着、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3]。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含有多磺酸黏多糖、硫酸软骨素,具有高渗透性、持续内源性保湿、抗凝改善微循环、兼具有抗炎、促进正常结缔组织再生、预防疤痕增生等作用[4]。针对神经性皮炎皮损干燥、苔藓化、肥厚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摄领疮”,初起为风湿热之邪阻滞肌肤或硬领等外来机械刺激引起。久病耗伤阴血,营血不足,皮肤失去濡养而成[5]。火针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为中医外治法中的特色治疗之一,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具有祛风止痒、化瘀散结、疏通气血之功[6]。火针联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既能更好的促进药物吸收和皮损的消退,又能保湿润肤、促进皮肤修复、预防疤痕和火针的不良反应,取得满意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良好,值得皮肤科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6-137.
  [2]刁灿阳.杨氏贴棉灸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RCT研究及患者生活质量评估[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19.
  [3]杜军波,裴广德,杜金锋,等.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3):415.
  [4]张群英.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地奈德乳膏联用对慢性湿疹的治疗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8):161-163.
  [5]李曰庆主编.中医外科学[M].第8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95-196.
  [6]杨蓓蓓,刘瓦利.火针疗法在皮肤科应用概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6):391.  
  
  作者地址:张训,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振兴大道44号(普洱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邮编:665000,电话:18087992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