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居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基础工程,具有美化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以及调节居民身心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园林植物进行优化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应用
1 植物配置的作用
首先,美化城市环境,通过对园林植物的合理规划和配置,可以突出园林的生态价值,美化城市空间和环境。其次,改善城市小气候,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可以缓解热岛效应,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最后,调节居民身心,园林景观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通过合理配置植物能够突出园林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缓解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
2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
2.1 遵循自然规律
根据因地制宜的植物配置原则,要充分利用地区的乡土植物,将地区的土壤环境、气候特点和水文条件充分考虑在内,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植物成活率,优化植物比例,增强景观生态和社会效益。
2.2 遵循季节规律
在四季中,植物的果、花、叶子色彩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它的改变会为园林增添更好的观赏效果。充分利用季节特点配置植物,充分凸显出植物色彩的改变,让园林更具艺术效果。如,北方和南方对比,春季晚且秋季早,所以,气候的变化会使得植物色彩发生很大的改变,并且即便地区相同,其色彩变化也会有差异,如,少雨或低温会对花木的开花和生长受影响。园林植物中对季节感的增强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2.3 各类植物间的高效结合
在配置花木时,可添加一些鲜艳的色彩,对比鲜明的植物,如黄银杏、红枫叶等。作为园林植物,这些植物可以增加观赏色彩,是植物园绿化的理想选择。与此同时,树木和开花植物的融合既使观赏期得以延长,并让景色看起来更具层次感。各个季节的绿色植物其观赏价值较为良好,并且较大植物可以和颜色翠绿的植物进行搭配呼应,从而使观赏效果更佳。
2.4 植物与风景园林的合理衬托及对比
由于植物形态的差异,应该在实践中使用不同的植物特征来衬托风景园林的美丽。当树木相互配合时,应注意协调,尽量减少颜色和高度差异造成的损害感,以免对整体景观设计美感形成影响。既应该通过使用颜色大小的差异来显示强烈的对比度,又应通过增加绿色植物数量使景观的主体效果更加的凸显和鲜明。
2.5 植物与园林施工关系的全面分析
作为一个整体的施工工作,园林景观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物种在小型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作用,充分利用不同物种之间的特性,平衡不同物种之间的资源竞争关系,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建设。
2.6 在施工工作中,植物色彩搭配
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景观的施工工作中,色彩搭配非常重要。植物的色彩搭配可以分为单一颜色、双重颜色和多样性颜色搭配方法。在生态风景园林景观的色彩搭配中,单一颜色的可以划分不同的区域进行植物配置,强化其对比效果;而双重颜色的搭配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互补,突出美感,实现颜色的层次分布;而多种颜色的搭配可以使游客在不同的季节或者不同的时间观赏植物景观,并欣赏到植物景观层次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切忌各个颜色之间不能冲突,降低景观的美感的整体性。
3 园林绿化中有效应用植物配置举措
3.1 按季节性植物特点进行配置布局
3.1.1春季植物布置强调繁而不杂
春季是各类植物旺盛生长的季节,若春季植株在进行布置时不够科学合理,那么就容易出现一到春季城市植物一片繁杂散乱之象,植物多则多矣,然而在美感上却反而落了下乘。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就应该合理的配置春季的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强调各类植物在生长时繁而不杂,做到空间与时间都尽量有序,在空间上要注意高低植物的空间层次搭配,在时间上则要注意各类开花植物花期的错落有序,多种花期长的植物,少量种植花期短的植物,避免出现多数植物短时间一起开花一起凋零进而影响城市美观的情况出现。
3.1.2夏季植物布置注重遮阳
夏季城市气温升高,不加以控制会影响城市的宜居性,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及生活。通过合理的配置城市园林中的植物可以有效达到遮阳、降温的目的。因此,在配置园林植物时,应该考虑到夏季植物如何遮阳的问题,在选取夏季生长的植物时,应该重点关注树木的高度和树冠的厚度,只有枝干足够高大、树冠足够深厚的植物才能有效的遮蔽阳光,避免直射,同时这些树叶繁多的树木光合作用明显,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降低城市的温室效应。
3.1.3秋季植物强调保持美感
植物进入秋季后树叶逐渐变色,开始慢慢脱落,若出现植物大面积凋零、树叶颜色斑驳杂乱的清楚,会降低城市的美感。因此,在城市园林中配置秋季的植物时应该关注植物叶片变色时是否依旧具有美感,例如银杏、枫树等植物在秋季树叶变色时反而会更加美观,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除此以外,在配置秋季植物时,也应该从城市园林的总体考虑,颜色上应该错落有致,各色树叶交相呼应,在整体上营造城市秋日的意境与氛围。
3.1.4冬季植物应重在抗寒抗冻
冬季是一年中温度最低的时候,也是城市园林设计中的难点。如何在冬季依然打造出优美的园林绿化工程是园林设计师的工作难点,因为此时多数植物的叶子都完全脱落,枝干暴露在外,美观度会因此下降。而在冬季依然常绿的植物只有较少的几种植物,种类有限,加之还要考虑到植物的抗寒抗冻特性,所以在配置园林植物时一般会选用松树和梅花这类典型的冬季植物,通过合理的配置这类植物,可以使城市在冬季也不会显得沉闷。
3.2 按地理特征进行植物配置
在园林设计中配置植物时,除了注意按季节轮替的时间顺序来进行配置,还应该注意到我国东西南北各地域巨大的地理条件差异。在城市园林设计中配置植物时应该考虑各地城市的地理条件的差异性,包括气候属性、土质差异以及水域分布等的不同,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除了要能够适应当地的地理位置条件,还应该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不利的气候条件和水质,例如在进入秋季后下雨量较少,环境较为干旱的西北地区,可以多种一些耐旱的植物,帮助城市巩固水土、遮挡风沙,从而降低当地的气候带来的不良影响。
3.3 结合空间美感进行植物配置
想要提升园林绿化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设计人员要结合空间美感进行植物优化配置,通过对各种植物的混合搭配,提升植物景观的整体艺术效果,带给观赏者以视觉冲击力,促使园林更加具备艺术美感和可观赏性。首先,采用大小对比、垂直水平对比等方式,将植物的层次美和形态美展示给观赏者,在园林中打造具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其次,在选择植物中要尽量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防止植物景观乏味而单一,通过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合理搭配,可以创设富有艺术性的园林形象。最后,在植物配置中,设计人员还要突出园林主题,按照主题进行植物配置,基于空间美感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区域文化以及土壤性质等因素,确保植物配置的美观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园林绿化也开始朝着生态节能的方向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园林植物配置也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实际园林置物配置中,必须要对园林植物配置进行合理运用,切实提升绿化效果,进一步满足绿化要求。
参考文献
[1]薛强.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6(4).
[2]李文彦.浅谈园林植物配置与环境的艺术效果[J].现代园艺,2017(3):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