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联合放松疗法在风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   作者:陈桂月
[导读]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联合放松疗法在风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联合放松疗法在风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近一年本院110例风湿病患者。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在对照组同时强化疼痛护理、放松疗法。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BPI、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病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联合放松疗法可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风湿病;疼痛护理干预;放松疗法
       
        风湿病具有季节性发作、持续疼痛等特点,病因复杂,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仅以缓解疼痛、控制病情发展为主。但持续疼痛可引发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而心理应激可影响疼痛阈值,加重疼痛感,故需加强护理干预。但既往常规护理具有措施经验性较大、忽视精神心理等弊端。本研究为探寻风湿病有效护理方法,在55例患者中强化疼痛护理及放松疗法,分析其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110例风湿病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常见风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中诊断标准;(2)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精神疾病;(2)伴肝肾功能障碍;(3)妊娠、哺乳期妇女。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33-72(56.62±4.02)岁;骨关节炎26例,类风湿关节炎17例,骨质疏松12例。研究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31-75(57.18±4.11)岁;骨关节炎25例,类风湿关节炎19例,骨质疏松11例。两组基线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规范治疗、口头或纸质材料宣教、常规情绪安抚、并发症预防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放松疗法,内容包括:
        (1)疼痛护理:协助进行患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指导患者经看电视、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主观疼痛感;遵医嘱规范服用疼痛药物,做好不良反应早期观察、预防;疾病活动期多休息,少运动,疼痛缓解后渐进运动;寒冷阴雨天加强保暖,如睡前热水泡脚等。
        (2)放松疗法:①放松训练:保持舒适、放松体位,自双手到足部依次放松肌肉,并配合呼吸运动,确保呼吸缓慢、均匀、平稳,保持心无杂念;②音乐疗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音乐曲目,如抑郁严重者选择《G大调小步舞曲》等充满生机的乐曲,恐惧严重者选择《摇篮曲》等镇静性乐曲,30min/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评估两组干预(治疗+护理)前、后疼痛程度,采用0-10级评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差[2];(2)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包括躯体化、强迫、焦虑等10项90个问题,各问题采用1-5级评分,总分10-450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差[3]。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干预后,研究组B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风湿性涉及类型较多,且可侵袭身体骨、关节、软组织等部位,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强烈疼痛为该病常见症状,且躯体疼痛加上病情反复、疾病认知水平低等,可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风湿病治疗中服用止痛药物虽能短期缓解疼痛,但长期服药极易产生耐药性,引发不良反应,影响疼痛症状缓解,故需加强护理干预。但既往常规护理措施单一,对患者精神心理等方面重视度不高。本研究在研究组护理中加强疼痛护理、放松疗法,发现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BPI、SCL90评分改善效果更为理想,说明加强疼痛护理、放松疗法可有效缓解风湿病患者疼痛程度,调节心理状态。分析是因为,自肢体按摩、转移注意力、止痛用药等方面加强疼痛护理,更符合患者实际需求,可缓解疼痛;放松疗法包括放松训练、音乐疗法,可帮助患者调畅心理,缓解因疾病症状所致不良情绪,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风湿病患者中加强疼痛护理干预、放松疗法可缓解疼痛程度,减轻不良心理,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启富,范永中,叶志中.常见风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29(5):135-140.
[2]艾登斌, 谢平, 许慧. 简明疼痛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86.
[3]王进松,刘晓君,侯宜坦,等.高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3):308-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