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沈鑫
[导读] 研究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的效果。
  
    
   沈鑫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3)
   
  摘要:目的:研究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4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支持性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等负面情绪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反应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支持性心理
  尿毒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此病是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期,对患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尿毒症患者的肾脏功能严重衰竭,使其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现临床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2]。本文主要研究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4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2例患者。
  实验组患者中,年龄为36-72岁,平均年龄为(53.81±5.20)岁;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
  对照组患者中,年龄为37-73岁,平均年龄为(54.90±5.33)岁;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
  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相关护理和研究,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措施为:
  护理人员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并遵医嘱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给予简单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实验组患者接受支持性心理护理,护理措施为:
  ①入院时支持性心理护理:患者在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讲解有关尿毒症的相关知识、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对疾病有足够的认知;同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嘱咐患者详细阅读其中的内容,使患者了解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并熟知血液透析可能带来的不良症状,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护理人员在和患者进行交流期间,要时时注意患者心态的变化,当患者出现负面心理时,应及时给予患者合理的心理指导,消除其负面心理。
  ②治疗时支持性心理指导: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患者会出现疼痛感、营养不良等不良症状,这对患者的身心会造成巨大伤害,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经常和患者进行交流,通过沟通交流,使患者感受到关怀和温暖,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心理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数据处理
  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心理反应情况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若P小于0.05,则表明,两组患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后负面情绪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等负面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等负面情绪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对比(,分)
  
  3讨论
  尿毒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肾脏疾病,尿毒症患者的肾脏功能明显退化,且肾脏损伤呈进行性恶化,病情较为严重。尿毒症患者机体内的水、电解质代谢会出现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且患者会出现心、肺、消化道、肌肉、神经、皮肤等出现在中毒现象,进而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严重损伤,使患者出现多种功能衰竭,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
  现临床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血液透析可以代替患者的肾脏进行代谢,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4]。但是血液透析期间,会将患者机体内的营养物质带走,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同时会对患者带来较大的疼痛感,进而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伤害,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负面心理,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给予其合理的护理[5]。
  本文对选取的32例实验组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具有全面的认知,使患者了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接受治疗;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护理干预,能够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经过本文研究得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等负面情绪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反应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海新.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3):236-237.
  [2]张桂燕.优质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指标情况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970-973.
  [3]甄颖颖,曹佳芹,游雪玲等.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10):128-129.
  [4]吴树华.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44-46,56.
  [5]王勇,董萌萌,王倩倩等.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血清β2-MG和iPTH水平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3):351-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