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急性腹膜炎诊断和治疗中腹腔镜技术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李承阐 齐晟
[导读] 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基层医院用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急性腹膜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李承阐 齐晟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胃肠甲乳外科;四川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基层医院用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急性腹膜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因急性腹膜炎入院诊治的临床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在本次研究的44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其中有39例患者经腹腔镜技术完成手术进行治疗,剩下的患者中有5例中途转开腹进行治疗。44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为纠正术前诊断。结论:急性腹膜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断与治疗是相对其他治疗而言,痛苦小、创伤小且康复快的治疗方法,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腹腔镜技术属于微创的诊治方法,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成代替剖腹探查术,但其安全,创伤小,经济的诊断的治疗方法,其前景是十分广阔。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基层医院;急性腹膜炎诊治;临床应用
  急性腹膜炎作为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在临床中常见的原因有空腔脏器穿孔、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道感染等。其最明显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剧烈腹部疼痛,部分伴有畏寒、发热、甚至休克等表现;体征为“板状腹”,全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对于这类型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手术进行探查治疗,相对于腹腔镜技术其缺点是对患者的创伤大、切口感染率高、康复速度慢等。目前腹腔镜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使用非常广泛,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基层医院用腹腔镜应用于急性腹膜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现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急性腹膜炎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在24-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2.1)岁。44例患者均为非外伤病员,所有患者术前诊断急性腹膜炎,进一步完善CT和B超检查,辅助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膈下游离气体或者腹盆腔积液征象,患者的生命体征都相对较稳定,参加本次研究的所有女性患者中无妊娠哺乳期女性,所有患者均无麻醉禁忌证等。
  1.2方法
  患者具体诊治方式为:患者取仰卧位,采用静脉全麻,脐孔下缘或上缘做约1cm切口作为观察孔,穿刺1cm Trocar,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为12mmHg,插入腹腔镜,先应用腹腔镜探查整个腹腔情况、以了解腹腔渗出量及性质,出血量和腹腔污染程度,明确主要病变区域后、根据相应位置选择两个操作孔位置[2]。应用无损伤钳及吸引器充分暴露病变部位情况、明确诊断;吸引器对腹腔内污染物、积液、积血进行吸引并抽取液体标本进一步培养检验。对空腔脏器穿孔者,在腹腔镜下直接进行缝合修补;对胃肠道异物者、在腹腔镜下应用取物袋取出、再进行缝合修补;根据腹腔污染情况做腹腔冲洗、并安置引流管引流。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4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探查下进一步明确了诊断。其中39例患者于镜下完成手术,5例中转开腹,6例修正术前诊断。详见表1。
  表1   44例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情况
  
  3讨论
  急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常因感染的来源和方式、病原菌的毒力和数量、患者的免疫力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腹膜炎的初期,肠蠕动增加,不久减弱。发展为肠麻痹。肠麻痹发生后肠道分泌增加。吸收减少,肠腔内大量积气,积液。感染一旦进入腹腔,腹膜立即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充血、水肿、渗液。渗液中的纤维蛋白可促使肠袢、大网膜和其他内脏在腹膜炎症区粘着、限制炎症的扩展。但如果未能去除感染病灶、修补穿孔内脏或进行腹腔引流,或由于细菌毒力过强、数量过多,或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则感染扩散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大多数急性腹膜炎为继发性腹膜炎,源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腹膜炎三联征--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以及腹痛、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等,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部分病人可并发盆腔脓肿,肠间脓肿、和膈下脓肿,髂窝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因此正确快速的诊断和处理是最大程度挽救生命和帮助患者减轻痛苦[3]。目前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进步、设备的更新换代,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优势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开腹手术相对于腹腔镜技术其主要的确定是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多,普遍存在腹腔粘连、感染及切口感染,患者术后痛苦明显[4]。另外,一些不明原因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早期正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而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切口小、感染率低且不影响美观等优点,利用腹腔镜可以有效观察到腹腔内大部分的脏器组织,更为直观的观察和准确判断腹腔脏器病变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目盲开腹探查所带来的风险。在明确病变的同时可以选择用腹腔镜进行有效处理,实在处理不了,再行转为开腹手术处理。腹腔镜技术是积极、微创、安全的诊治方法,对患者创伤小,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且康复速度快,值得临床尤其基层医院应用[5]。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腹膜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断与治疗是相对其他治疗而言,痛苦小、创伤小且康复快的治疗方法,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腹腔镜技术属于微创的诊治方法,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成代替剖腹探查术,但其安全,创伤小,经济的诊断的治疗方法,其前景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王建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1)
  [2]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何伦新,李喜凤,黄解申.  中国医学创新.2012(29)
  [3]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附128例报道)[J]. 肖志刚,黄忠诚,刘升锋,周柯.中国内镜杂志.2011(06)
  [4]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急症诊治中的应用及进展[J].党星波,杜工亮,管来顺,杨德庆.临床误诊误治.2014(12)
  [5]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窦春鹏.中国医药指南. 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