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和川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 150001
摘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市政工程的不断扩大,然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但受不良施工技术影响,路面泛油、油包、裂缝等问题多发,对市政工程质量的提升构成阻碍。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物流网络的逐步完善,市政建造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多,为保证工程建造质量与道路使用效果,强化交通安全性,施工企业开始普遍使用以沥青为代表的新型建材,并逐步改进路面施工技术。通过不断革新升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能够保证交通道路的持续使用,提高市政建造工程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施工活动的不同环节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控与核查,保证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可在有利外部条件下得以充分发挥。
1施工准备
(1)沥青路面施工开始前应做好下承层清理,当发现雨水口或路缘石存在缺陷时,应及时调整,并对路面标高和其它技术参数进行复测,若不满足要求,应立即上报至业主与监理部门。沥青摊铺施工时,应对雨水口与检查井进行覆盖保护,并安排专人进行必要的覆盖。(2)做好各类机具设备的检查与维修,并通过调试确保所有机具设备都处在良好工作状态。施工必须配备数量充足的设备,与施工要求相配套,而且重要设备应有备用。(3)开工前为所有人员实施技术交底,确定其具体职责,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全体人员都能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4)摊铺时,针对现有窨井,需在摊铺底层料以前覆盖钢板,防止在摊铺时遇到窨井导致摊铺机被抬升,影响摊铺后的平整度。摊铺细料之前,需将窨井抬到实际的摊铺施工高程,避免发生跳车。完成细料摊铺后,对于积聚的粉料,需由人工使用小铲将其清除干净。(5)现场人员必须密切注意实际的摊铺动向,当发现横断面不满足要求、结构处缺料和表面不平整时,应立即由人工进行补料或对混合料进行更换。采用人工进行修补的过程中,注意施工人员不可直接站在温度较高的混合料表面进行操作。
2当前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面临的问题
(1)车辙问题。这一问题由来已久,因为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高发性,一直以来沥青路面施工的发展都离不开车辙问题的影响。造成该问题的因素有很多,首要是车辆的荷载问题,车辆荷载过高,而市政沥青的承载能力较低,大型货车就会对道路造成一定的破坏。其次是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温会导致沥青路面吸收的热辐射增多,混凝土结构松动导致整个路面的承载能力和平衡能力下降,遇到荷载过大的车辆,便很容易出现车辙问题。车辙问题不仅会影响路面的完整和美观,还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应当及时发现、及时处理。(2)裂缝问题。裂缝问题的产生主要与沥青路面建材问题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因素有关。任何的沥青路面都无法避免出现裂缝,有的是因为自身材料不过关,有的则是因为市政使用时间过长,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因素过大造成裂缝。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2 类,一类是荷载裂缝,主体仍然是荷载过高的车辆,由于外部挤压和受力问题造成的路面损坏。另一类是非荷载的裂缝,这类裂缝产生的因素较复杂,有环境因素也有路面本身的结构因素,多数是因为沥青路面出现了温度变化情况而导致失衡从而出现了裂缝。
3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3.1市政沥青道路施工准备
关于混合料质量问题,对选择自制沥青混合料的情况,需从原材料品质、配比等方面抓起;而对于外购混合料的情况,则要做好调运机械准备,确保充足的混合料供给;对于摊铺、碾压等工序所需特种机械,也需选取合适吨位及型号。然后在试铺路面中,合理确定最佳松铺厚度。同时,需按要求进行资料上报,具体涉及材料检验合格报告、试验段施工参数、配比设计说明等,监理部门要做好审批。
测量放线也关系路面施工,需对基面平整度、标高、中线等予以准确测量,并录表统计,以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针对原材料供应商,需依据相关招标文件进行资质及产品审查,以法律保障材料质量,还需检验施工技术,使其与项目实现有效匹配。
3.2沥青原料的配比调控技术
为保证市政建设项目的质量与建造效率,施工方必须基于环境条件合理运用常用的原料配合比控制技术,在保证沥青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开展施工计划。在配比原材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采用具备较高实效性的抽屉试验法对沥青混合料的具体配比进行控制与调节,在施工前可进行实验性调试,通过不断调整原材料加热时间、温度等不同因素寻找最优配合比,并详细记录不同项目的实验数据,根据此类调试数据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计划与原材料配比方案,做好配套的预备措施,通过试验结果将混合料调制为最佳配比所需的基本工艺与外部环境条件。
3.3沥青路面的摊铺
当需要摊铺混凝土时,道路工程一般借助摊铺机来实现。在此过程中,需要将摊铺速度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切实提高施工质量。当涉及交叉路口施工时,应当避免选择人工摊铺方式。针对一些特殊情况,需要使用人工摊铺时,应当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摊铺施工,并及时更换混合料。在上述工作结束后,还应检验摊铺质量是否合格,若其不合格时,需重新施工,进行二次摊铺,以避免影响路面质量。在进行摊铺施工时,还需要改变输料机等设备的传感装置,避免不同设备之间产生冲突。同时,为了提高供料的均匀性和连续性,有关人员一定要落实好监管工作,重点监管供料情况。当缺乏供料时,会严重影响路面压实度与平整度。因此,在施工时务必协调好摊铺速度与搅拌速度之间的关系,保证供料车辆有序开展工作。一旦摊铺施工的连续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就会导致熨平板受力不均,不利于保证摊铺均匀,进而导致路面质量下降。当出现意外状况产生不可抗力影响摊铺施工时,应当及时处理衔接位置,通过人工方式来解决离析情况,避免发生跳车现象。在进行沥青摊铺时,路面平整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混合料质量、设备性能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等。此时,应结合实际工况来合理找平,切实保障路面质量。
3.4混合料碾压
碾压遍数等参数要以试验段施工的结果来确定,对于混合料的温度,在初压时应达到 130℃以上,由双钢轮压路机先进行一遍静压 ;复压主要借助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振压,碾压遍数一般为 2-4 遍 ;而终压与初压相同,均进行静压,碾压遍数以消除路面痕迹为准确定,完成终压后,面层混合料温度要达到 70℃以上。碾压操作时,压路机驱动轮应始终朝向摊铺机,并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对于设有超高段的部分,则需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来碾压。为加快进度,避免摊铺完成后的混合料温度降低太多,应由多个压路机以梯队形式进行碾压,在碾压带相接的部位适当重叠,避免漏压。碾压施工时,压路机不可在尚未成型的路面停留、转向与紧急制动,并且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路面上散落杂物或漏油,否则将对路面造成污染。对于压路机难以进入的位置,可由人工使用夯板来补充碾压,保证压实度。将路面碾压完毕后,注意不可随意修补,以免造成破坏。
结语
在市政道路中,尽管沥青路面有着稳定、抗滑、施工便利等优势,但仍面临泛油、裂缝、车辙等不良情况,大多数可归咎于沥青路面的施工不当。为此,需持续完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强化质量控制,完善管理体系,把握好搅拌、摊铺、碾压等关键性环节,并就路面质量实施检验,为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吕兴建.新铺沥青路面下面层碾压完毕后局部泛黄研究分析[J].科技视界,2020,10(26):60-61.
[2]王林.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刍论[J].居舍,2020,40(24):36-37.
[3]韩军.市政工程沥青路面压实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42(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