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视域下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和对策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9期   作者:龚敬
[导读] 建筑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龚敬  
        43092119861017****
        摘要:建筑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建设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断受到广泛关注,相应建设技术和管理水平日益提升,尤其是绿色建筑的出现,促进可持续发展迈向新台阶。不过基于环保视域下,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从绿色环保管理意识、技术以及监管等方面出发,分析出现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有效对策,旨在为相关工程项目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环保视域;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前言
        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效应,比如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等。特别是对于环境污染来说,建筑施工过程会出现严重的粉尘、噪声污水和废弃物等污染类型,对生态发展造成较大的威胁。为有效推动绿色建筑模式良好建立,推动可持续发展,则需注重施工管理力度的加强,尽可能减轻污染形势,提高绿色建筑施工质量,实现整体行业良性发展。
1 工程概况
        以某地建筑施工项目为例,其为住宅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8844m2,地上部分共25层,高度达77.5m,地下设计1层,用于机电设备间和地下停车场。建筑主体为框剪结构,预计总工期918天。
2 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
2.1 缺乏绿色环保管理意识
        在本次工程中,针对绿色建筑开展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则是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对环保以及文明施工的认识不足。相关管理人员的绿色环保观念较为缺乏,导致现场施工不符合绿色标准,难以实现绿色施工目标。这是因为在当前建筑施工中,绿色环保作为一种全新理念,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在实践操作环节需掌握一定的环保技术,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实现文明安全作业。但因为本次施工人员大多为外雇农民工,传统施工观念根深蒂固,往往是凭借经验和便捷性的原则开展施工,同时管理人员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淡薄,造成施工过程存在绿色施工开展不到位的情况,比如现场粉尘散逸现象严重、噪声污染大、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较多,且未能及时处理。进而导致该建筑工程污染严重,对周边环境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1]。
2.2 施工技术应用不足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需要采用相应的环保技术,比如洒水抑尘技术、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等,能够有效减缓污染产生、降低负面影响。但在本次工程管理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足,无法有效管控操作工艺的实施,导致污染现象加重。而且由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对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掌握不充分,难以应用到实际分部分项工程中。比如在该建筑工程开展施工作业期间,对BIM技术的运用缺乏重视,无法指导现场操作,缺乏统筹规划,一些粉尘类材料的运输和加工、使用出现大量有害颗粒,危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以及空气质量。并且对于部分消音设备应用不合理,机械故障频发,致使噪声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等。
2.3 绿色施工监管不到位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最为关键的即是加强监管,确保各项环保目标有序实现。不过根据目前本次工程管理现状来看,存在绿色施工监管不力的问题,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经常出现监管缺失、管控不严等现状。比如对能源消耗缺乏控制、对废弃物排放缺少明确的强制性规范等。而且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展效果没有进行合理评估,导致绿色施工成果难以体现环保优势,影响绿色建筑工程的实际建成质量[2]。
3 环保视域下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3.1 转变传统施工管理观念
        针对本次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施工企业应采取有效对策。则是基于环保观念转变传统管理思想,树立正确的绿色施工理念。首先,管理人员要积极组织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施工前培训、施工中指导和施工后总结形成完善的绿色施工教育体系,提高操作人员的绿色工艺水平。同时,施工企业要积极开展专家讲座、定期培训班等方式,强化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充分认识到绿色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并明确环保目标,推动绿色建筑施工向前发展。
        其次,制定实施绿色施工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规章及条例约束施工人员,在思维和行为上培养人员开展绿色施工的自觉性。所以在本次工程中,施工企业应当合理划分绿色施工管理责任,通过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励作业人员学习掌握绿色施工技术,并有效平衡质量、环境和效益三者关系,实现科学化管理。
3.2 提高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水平
        由于我国施工企业对于绿色施工技术的掌握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保理念的落实,影响绿色建筑的实际建设效果。因此在该工程项目中,施工企业应当强化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重点针对材料节约、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开展工艺改进,比如降低施工现场的扬尘,采用洒水降尘或者吸尘降尘设备等,如图1所示,避免出现粉尘颗粒的大面积逸散。对噪声污染采用逆作法、设置隔音板或室内加工、避免中午、夜间等休息时段施工等,有效降低噪声影响。并要合理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循环利用系统等,防范出现施工面源污染。
        其次,合理运用新型施工管理技术,在该工程中应当以BIM技术为主,建立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系统,通过构建三维建筑模型和仿真软件,生成具有协调性的数据,以此优化绿色施工方案。比如循环利用建筑固体垃圾、采用钢板代替木板、循环利用废弃水等,实现节材节能目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图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除尘设备
3.3 强化绿色施工监管力度
        对于本次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施工企业要结合业主要求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趋势等,制定绿色施工管理目标,委派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和绿色施工管理等,提高监管针对性。另外则是积极落实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将建材管理、污染监控等具体责任划分到具体个人,发挥追责制优势,有效控制污染产生。并建立施工评价考核,提高绿色施工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监管实效得到增强。其评价条目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要完善相关监管制度,针对本次工程施工特点,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制定能源消耗标准、废弃物排放指标等,并制定强制性管控措施,严格限制污染面积,积极采取治理方案,促使绿色建筑施工符合环保要求,实现绿色建设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环保视域下的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在管理意识、施工技术以及监管制度等方面出现不足。因此相关施工企业应当结合具体工程现状,通过教育培训转变传统施工管理观念、改进和引进新型技术,提高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水平、依据法律法规强化绿色施工监管力度,确保建筑行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双重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优津.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问题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4):38-39.
[2]高博雅.新时期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山西建筑,2020,46(13):184-186.
[3]黄学能.浅谈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智能城市,2017,3(06):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