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环保型施工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9期   作者:李欣
[导读] 水利建设要坚持做好水利工程的同时要保护好周边
        李欣
        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水利建设要坚持做好水利工程的同时要保护好周边的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健康、永续地发展。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水利工程环保型施工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保型;环保措施         
        一、“环保型”施工措施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水利工程作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其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不仅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同时也对周遭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其施工的整体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从目前来看,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植被破坏、水土稀松、噪音污染、灰尘污染、水源污染以及地质破坏等都是其工程对环境副作用的具体体现,而伴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增强,为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国务院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作出了明确的环境施工要求,即为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环保型”成为了水利工程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且在进行施工时,施工企业和施工工作人员需谨遵以下原则,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循环再生原则、协调时程需求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合理利用原则以及互生共补原则。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污染问题
        2.1 粉尘污染         
        粉尘污染是指施工过程中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固态颗粒,这些固态颗粒不但会影响城市空气质量,被吸入人体后还可能会引发呼吸类的疾病。在水利工程中,導致粉尘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拆除与改建。在拆除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烟雾等小颗粒,使得空气能见度极低,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另外,在施工材料装卸摆放的时候,因保护不到位会出现大量的粉尘,如水泥,沙石,搅拌器具等,粉尘很大[3]。同时,在运输过程中,粉尘飞扬,使居民对这些施工行为产生抵触,严重的可能导致矛盾和纠纷。         
        2.2 水污染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水泥的搅拌、混凝土制作等对水的需求量很大,产生很多工业废水,加上工人在日常清洗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废水。这些污水不经规范处理就被随意排放,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施工中的废物掺杂在污水中被一起排放,容易堵塞排水管道,造成处理困难,且处理过程也伴随着危险。         
        2.3 光污染         
        随着人们对城市建设要求的提高,需要使用焊接与切割才能保证美观和效率。但在焊接时产生的光间接地给周边居民和行人等带来视觉危害,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强光导致视觉障碍,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危及生命[4]。有些材料或建筑物在太阳光下的反光,也会造成视觉刺激,进而引发危险。另外,焊接和切割时产生的火花,容易引发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4 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是施工时引起纠纷的重要因素,也是被投诉次数最多的污染。水利工程中,焊接、切割、车辆行驶、大型器械碰撞、施工作业等产生大量的噪声污染,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尤其是在小区或学校附近的施工活动,经常会遭到投诉,增加施工难度,延长施工工期。         
        2.5 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老旧建筑的装修和拆除、设备的维修、施工废渣和废料、施工材料的废弃包装等。通常,这些固体废弃物被清运到垃圾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但出于成本考虑,很多施工单位选择将之丢弃在无人的空旷区域或在附近就地堆放和掩埋。固体废物未经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将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入河流、湖泊等,其中有害成份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进而被植物摄入,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将会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水利工程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具体分析  
        在进行“环保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从根本上降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作用,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提高对生态平衡稳定性的重视,对工作人员工作流程进行严格把关,是目前“环保型”水利建设过程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换句话来说,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根据当地的施工条件,结合工程的建设要求,严格按照环保条款及时检查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状况,从而及时处理好环境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以期将工程建设施工带给周围环境的影响力降到最低。经大量相关实践探索发现,目前在“环保型”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采取的主要环保施工措施有:         
        (一)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水资源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范畴。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为避免水资源的污染与破坏,一方面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建设时,需严格按照国家先关的水质保护文件标准,对污水、废水的排放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污水直接排放而对影响周遭生活用水的问题发生,进而保障饮用水资源能满足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另一方面为最大程度的发挥水资源的应用效率,在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水利工程需将其先经过化粪池处理再排到农田,而对于工学污水来说,由于其里面残留的化学成分较多,因此在进行处理时,需将其经过隔油沉淀处理再用来喷洒道路和施工场地。         
        (二)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工程量大、施工环节复杂是其工程的主要施工特点,因此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烟尘、粉末等物质的排放,为从根本上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在进行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视也是十分必要的,即一方面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污染标准,对烟尘等排放量进行严格控制,以期通过交闪污染源头,来起到降低环境破坏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在进行材料运输时,施工单位可通过采取用密封性好运输车进行运输或做好覆盖措施再运输的方式,从而降低在运输过程中材料对于大气所造成的污染,进而在减少污染物质排放的基础上,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噪声污染的防治策略         
        噪音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噪音污染,避免影响周遭居民的正常生活,一方面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需严格按照相关的噪音标准,通过选用低噪声的工艺品和设备来达到降低噪音污染的目的,亦或是在施工区和居住区的中间,设置隔音设备,从而降低其在施工过程中对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而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要尽量在白天,严谨在晚上进行大规模的施工作业,给周遭居民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也确保施工单位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发挥。         
        (四)固体垃圾的处理措施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与处理一直以来都是降低水利工程整体施工效益的主要因素,故此在“环保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固体垃圾,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一方面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的弃渣标准,对弃碴进行合理堆放和再次利用,避免随意倒放而破坏周遭的生态系统,而另一方面对于散落在施工现场的废渣,施工企业需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清理,避免防止有毒物质的遗留。         
        三、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基础设施工程——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同时最主要的是它对周遭的生态环境还具有直接影响,而伴随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型”成为了未来水利工程的核心发展方向,故此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的发啊站目标,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参考文献         
        [1] 韩发旺,李守业,周特奇.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03).         
        [2] 易善亮.浅谈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隐患及对策[J]. 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