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娜·哈斯木
东天山水务集团供水分公司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瞩目性成果,相应地增加了水资源使用量,但却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浪费问题。为了缓解水资源浪费情况,有必要探索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方法策略,这也是当前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在阐述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重要性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几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探讨此项技术优化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节约与保护水资源是一项关键的前提条件。我国农业领域中,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涉及大量水资源的使用,如果灌溉技术欠缺合理性,不但会浪费大量水资源,且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而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可促进农业灌溉效率的提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加快我国农业发展速度。
1.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来看,用户指导发展已经取代了以往由政府主导的方式,虽然加快了农业发展速度,但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却依然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优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在减少用水量的同时尽量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促进水资源灌溉效率的提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以本地地质条件、水文特点为根据,在与农作物实际生长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分配水资源,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高效运用。此项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实现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且能规避灌溉过程中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为农作物健康生长提供保障,并带给农户更多收益。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1喷灌技术
此项技术是在动力设备、管道及加压设备等专业设备的运用下完成农作物灌溉工作。喷灌技术通过地形高差压力的运用,结合管道输送水资源,并通过喷嘴完成水源的喷洒,能全方位均匀地对农作物展开喷洒,带给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根据现有的喷灌技术发展情况来看,已形成了移动式、固定式与半固定式等形式的喷灌,其中移动式表示任意部位皆能实现移动,固定式喷灌表示所有部位中除喷头以外都是固定的,半固定式表示支管与喷头可移动而水泵和动力机等部位固定。
2.2滴灌技术
此项技术是在管网、滴灌管和滴头等工具的运用下,面向农作物根部区域以水滴形式缓慢渗透过滤后的压力水,由此促进农作物灌溉目的的实现。滴灌技术在实际使用中,不仅能够省水、省力和省时,同时可以大幅增加农作物产量,整体应用价值较高。然而,此项技术由于涉及了较高使用成本的缘故,所以普及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2.3微灌技术
此项技术可以当做是滴灌技术的衍生技术,其灌溉方式主要由渗灌、滴灌、微喷灌及小管涌流灌等组成。此项技术在具体应用中,涉及了输配水管网、灌水器等设备的使用,与其他灌溉技术相比,灌溉周期极短、灌溉时间更长、灌水流量更小,能帮助农民更科学更合理地控制灌溉水量,能直接向农作物根部灌溉水资源,基本上能提升约30%的水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此项技术的应用,还可促进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并有效改善土壤结构。
2.4薄浅湿晒灌溉技术
此项技术同样具备高效节水的效用,能规避水资源浪费情况并增产。具体使用中,由农户通过薄水完成插秧,当农作物返青后灌溉浅水,而在农作物分蘖前需要控制农田始终维持湿润状态。农作物分蘖后期需晒田,拔节和抽穗阶段需要再次灌溉薄水,且后续乳熟过程中依然要维持农田的湿润状态。
2.5步行式灌溉技术
此项技术主要是在节水灌溉技术中融入电力与农业机械,不但可促进灌溉移动性能的提高,同时能结合配套的灌溉设施一同使用。
由于此项技术融合了节水技术与机械化技术优点的缘故,且涉及使用的配套设施并不繁杂,除移动性能优良之外还具有可拆卸、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此项技术可灌溉不同地形下的农作物,性价比相当高,且灌溉成效十分显著,能大幅节省水资源。
2.6雨水集蓄技术
灌溉中消耗的水量,可用雨水适当弥补。通过雨水集蓄技术的运用,能够存储一定量的雨水,在管道的运用下可向缺水的农田输送雨水,此时不但能为农作物提供健康生长的宝座,同时能消除土壤侵蚀问题。该技术在干旱缺水等区域相当适用,能面向人畜和农作物提供充足的饮用水与灌溉水。
3.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优化应用策略
3.1建立健全灌溉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灌溉管理机制,有利于灌溉系统利用效能的提升。而在实际过程中,需要统筹考虑土壤盐分和养分运移等环节因灌溉方式产生的变化,并合理规划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灌水上限等。例如在滴灌系统的运用中,关键在于合理划分农田区域,以便确保灌溉设备的高利用率。同时,要注重灌溉系统功能及设备完整性的提升。例如在滴灌系统的运用中,需要全面深入地研究水压力、水流量及扬程等内容。而在选用过滤器时,建议优先选择过滤精度为120目、过滤流量为60m3/h的L100-W100等型号装置。此外,要以农作物实际生长状况及灌溉要求为根据,合理选用流量表、压力表及阀门等重要装置并妥善安装。近年来,自动化控制技术取得了相当瞩目的发展成果,而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中,通过使用自动控制设备,可促进灌溉工作自动化成效的大幅提升。
3.2优化农田灌溉量及时间
农户有必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并把握农作物的苗期、拔节期、孕育期和成熟期等四个生长期,以大小不同的定值来看待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中的蒸腾和蒸发量,同时以此类定值实际变化情况为根据,合理调控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确保农田灌溉方面的实际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且规避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在优化灌溉时间与灌溉量时,要着重关注水资源损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农田灌溉过程中下渗的土壤水和水资源的蒸发量与渗透量,在计算两方面损失水量后,以具体的损失程度为根据合理采取能够有效控制灌溉时间与灌溉量的方法,并做好建模工作,通过建模确定不同生长阶段中农作物的灌水时间与灌溉量,如此一来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规避水资源损失的情况。
3.3合理选择灌溉方式
农田水利工程中要想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高效利用,关键在于全面系统地了解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统筹考虑以往的节水经验,并以农田水利工程实际情况为根据,合理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和使用,促进灌溉节水有效性的提高。同时,节水灌溉最终的应用目标在于大片农田而非一小块农田,故而在选择灌溉方式时要彰显合理性、科学性,并贯彻落实统筹规划工作。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引入网络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管农田灌区。此外,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节水灌溉中应用各类自然资源,降低成本支出的同时保障灌溉效率。
4.结语
综合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引发了严重的问题。为了消除并预防此类情况,相关部门及人员有必要深入研究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优化应用。同时,在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前,要求相关人员围绕地理位置、应用环境及系统设计等方面展开分析,收集影响因素,为农田水利工程中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微灌技术、薄浅湿晒灌溉技术及步行式灌溉技术的高效应用奠定基础。这样一来,不仅能节省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且能推进我国农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带给国民更优良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牟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要点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11):165-167.
[2]魏栓林.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4):141-142.
[3]薛中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10):18-20.
[4]徐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新农业,2020(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