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祥
43122219850407****
摘要:为了适应于现阶段的电力供应需求,电力系统需要关注新技术的融合与应用,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电力系统的技术革新。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变电站的综合工作效率。为此,需要了解现阶段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发展状况,说明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基于此,本文展开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分析
引言:在供电工作中,电力系统需要保持稳定、持续地运行,当电力系统运行受到变化因素的影响,就需要及时的调整运行状态。如果调整工作不及时或者调整出现失误,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将会难以保证。促进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自动化,采用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有助于控制水平的提升,系统可以适应于更多的情况变化,及时的调整内部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1、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
受到经济发展的推动,我国的电力系统以及相关的电力技术研究得到了重视,系统应用的水平得到了提升,相关的技术发展迅速。在变电站的日常工作中,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已经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变电站的日常运行效率有所提升,各类设备的运行都能够得到精准的监督与控制。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变电站运行中的各类数据信息得以完整地收集,应用这些具体的数据信息,能够判断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完成自动的系统故障分析,在其他辅助系统如专家系统的指示下,电力系统可以根据故障的具体状况,寻求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与原有的人工工作形式相比较,在智能控制技术的支持下,电力系统的运行更为流畅,工作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具体的工作中借助于自动化技术,我国的变电站已经能够实现无人值守运行。通过遥测、遥控等方式,控制中心的人员能够了解到变电站的工作状况,并且完成相应的工作调整。同时,自动控制系统也可以自动适应于工作调整的需求,对于一些日常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并且上报处理的信息。在专家系统的构成中,推理机与学习机具有重要的作用。推理机采取了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相关的数据信息收集整合,形成了内部的完善信息资源库,通过具体的目标应用数据信息。例如,在系统出现某种类型的问题之后,推理机的机制将会发挥作用,通过资源信息的比照迅速地找出相关的信息,并借助于预制的处理方案确定处理的方式,完成问题的处理。可以说,在推理机的应用过程中,专家系统的资料信息丰富程度决定了其问题的处理的范围。另外,专家系统中还包括学习机,学习机可以持续地进行信息数据的收集,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依赖于具体的设备,同时运行状况会受到环境因素、供应需求等其他特殊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机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就具有针对性,能够适应于电力系统的特殊状况[1]。
2、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2.1、明确控制系统的配置以及基础功能
为了实现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技术升级的需求,需结合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的特点完成相关的调整,了解系统的配置状况以及各部分的基础功能。智能控制的实现需要同设备层、间隔层以及站控层三个不同的层次实现,各个层次的功能存在差异。
首先,设备层是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在相应电机回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完成基本的功能状况监督以及控制调整。设备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中设备包括智能终端、网络设备以及合并单元设备等,在没有外部控制干涉以及其他指令的情况下,各类设备可以根据内部预制实现自动的运行。当前我国的设备水平不断升级,网络传输的速度也不断提升,这两个因素能够促进设备运行水平的提升,在高速的网络支持下,设备的运行状态将会更为流畅。同时,变电站的数据信息采集需要保证其过程的稳定,应用具有综合保护能力的保护系统,可以实现这一目的[2]。
其次,是间隔层。
该层的主要工作目的是信息的传递,因此设置有通信接口单元,间隔层能够联通设备层与站控层。设备层中的设备类型较多,难以实现统一的接收控制指令,在间隔层的帮助下,设备能够接入到间隔层中实现并且与具体的站控指令相对接。
另外,还有站控层。站控层由后台的控制中心所操控,可以同时对于不同区域的变电站状况进行控制管理。站控层需要完成大量的数据信息处理,接收设备故障的信息以及异常状况的警报。一般的问题能够通过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处理,较为复杂的问题则需要提交给专家系统,也能够完成智能处理。为了实现对设备的有效控制,了解详细的状况,这些处理的过程以及相关数据需要传输到站控层,相关控制人员需要有所了解。在必要的情况下,站控层的人员需要应用控制功能,对变电站的工作进行整体调度。
2.2、制定技术应用标准
首先,需要完善设备安装的标准。在我国现阶段的技术水平下,变电站中相关设备的标准并不完善。较为明显的如控制保护接口的标准问题。由于技术标准存在差异,不同的变电站中未能够采取统一的保护,如未实施保护外来设备的影响,或者错误控制指令就会对设备的运行造成干扰。为此,可以结合国际化的技术应用标准,完善设备的保护工作。其次,也要注意到在不同的环境下设备的应用状态也存在差异,需要结合环境状况对设备进行标准化的管理,自然环境状况以及电力供应需求,均属于环境影响因素,需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另外,设备的设计以及安装过程,也要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需配置标准化的工具,统一进行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确保其标准性[3]。
2.3、关注系统建设成本与维护工作
设备的升级以及维护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要重视设备建设以及维护工作的成本控制工作。首先,在设备的选择阶段需要关注设备的基础属性,基础属性须符合于应用的需求。其次,电力系统的以及自动化智能控制中都需要不同设备之间的配合,设备配合的状况也要符合相关的技术应用标准。另外,设备安装的场地、工程的规模等因素,会对于设备建设以及维护阶段的工作都产生影响,需合理调整设备场地的面积,通过集中应用以及维护的方式减少成本消耗。
2.4、进行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引进
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仍旧处于发展状态中,技术的研究水平将会持续提升。为此,相关的电力单位需要重视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首先,需要选择电力相关专业以及智能技术研究的相关人才,进行相关的工作岗位。其次,需要完成持续的人才培养,结合岗位具体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等进行技术的研究,电力单位需要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成长环境。例如,可以采取定期集中培训学习的形式,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重视研究型人才的引进,结合一线工作的需求进行技术的持续融合进行研究,优化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4]。
3、结束语
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变电站的工作效率以及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无人管理的形式也符合于行业未来的发展需求,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提升管理调度工作的效率。相关人员需要对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进行正确认识,结合变电站的实际状况以及电力系统的技术革新需求,进行深度的技术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希云,赵彦博.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01):107-108.
[2]范东海.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11):181-182.
[3]董丽荣.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10):73-74.
[4]丁晖,黄海,夏宗杰.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20,27(07):129-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