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研究 周舟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9期   作者:周舟
[导读] 市政基础工程设施是城市文明和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
        周舟
        43010419790203****
        摘要:市政基础工程设施是城市文明和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城市形象和城市文明的展现,近年,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市政府部门重点管理工作。高质量市政项目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美化城市的环境。本篇文章就重点论述了市政项目施工时的质量风险,同时还提出了若干风险的管理措施,以此来提高市政项目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
        引言:
        国内市政项目质量控制,大多数都是实行后期的质量检查,在项目竣工验收中,来集中进行质量检查。但是目前在市政项目施工中,存在着市政工程建设主体单一,工程建设单位施工资质参差不齐,也存在着施工现场风险激增,缺乏规范的施工管理办法。市政公司组建风险管理组织,深度挖掘施工中的风险,以此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策略。
        一、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工程主体过于单一
        从市政项目立项到后期工程的竣工验收和工程养护,多数都是由政府的某个部门来全部负责管理,整个项目处于一个封闭的运行主体内。工程建设作业人员缺乏与外部的沟通联系,项目运营的每个环节都会与其他部门牵扯出不同的利益关系,出现利益的矛盾,会导致工程质量风险的产生。但是工作质量风险只能够处于封闭的圈子内之间,相互妥协去消化风险,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容易造成市政项目发生问题[1]。
        (二)工程建设公司能力参差不齐
        在市政项目建设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工程企业,他们之间会存在利益冲突,出现一些负面的消极情绪,就会损害工程质量。在市政项目建设中,会设立项目现场指挥部,来负责各个施工部门之间的协调及质量监督等工作,但是缺乏风险的管理办法及风控人员,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不够顺畅。工程公司资质不达标,及现场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强,工程公司施工能力参差不齐,就给项目施工质量带来风险。
        (三)偷工减料问题
        项目的总承包商、项目分包商及材料供应商都关注自己利益,要想在施工中投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在施工中,会出现工程公司偷工减料的问题,供应商提供材料以次充好问题,但是出现这种问题难以追究人员责任,就会给政府部门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项目质量下滑,影响了项目建设工作。
        (四)缺少规范的管理方法
        市政工程项目多数都是由当地政府部门来兼任组织建设者和管理者角色,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性规范化的方法,容易出现权责划分不明晰,工程任务划分不清的问题。当工程质量产生问题时,追求施工人员的责任,会给国家带来大量的经济损失[2]。
        (五)缺乏高端高素质的施工人才
        参与项目施工的市政工程人员缺少质量风险的管控知识和经验,市政公司也没有建立起质量风险管理部门,施工人员缺乏风险管理的知识培训,造成人员上岗时,不能够胜任施工作业的要求。
        二、市政工程生产风险的管控方法
        (一)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1.政府主管部门
        政府部门要具体指出是项目质量风险管控内容和风险控制工作方向,在法律层面,优化设计市政工程的法律法规,同时由市政工程政府监督部门和技术部门,来负责市政项目建设过程工作,组织开展项目的招标、工程施工、工程建设、监督检查和质量风险的监控等工作[3]。
        2.业主
        项目投资方和业主要转变过去的观念,树立起质量风险思想意识。在项目施工中,要清晰地划分项目投资方与施工方的责任、权限,设计项目工程的问责制,对发生质量问题,要及时追求人员的责任。


        3.项目管理者
        项目管理者要根据施工实际状况,来调整风险管控工作计划,及记录好施工项目的质量信息内容。在分析项目风险信息时,要适度分析,制定风险的应对策略,将风险给项目建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4.承包商
        承包商要树立起法治思想意识,明确风险来源,风险影响程度,制定质量风险管控手段和控制措施,避免影响到市政公司经营效益和公司在市场中的品牌,以保证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得以长期经营发展,获得稳定的经营地位。
        5.监督部门
        质量监督部门要针对于工程建设的多个环节过程,实时监察,实时控制风险,提供风险管控的方法,尽可能排除质量问题和施工风险。
        (二)风险管理控制策略
        1.风险回避策略
        对于已经组织开工建设的市政项目,在项目运行时,就有可能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但是项目已经经过了立项阶段的研究,对于那些风险发生概率不大,但是损失较大的风险都要全面的考虑。另外,对于招标的项目,工程承包商充分研究招投标信息内容,在实际做好调查,了解项目建设场地的状况,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中可能会产生风险,要做好及时的回避,应对处理准备工作。在签订项目承包合时,承包商表明投入的资金、人员、设备和材料,在合同中,对可能会面临风险要素要进行自留或者转移。在实际项目建设中,除了选择风险回避策略外,项目承包商还要合理的预测风险的影响程度,避免风险损失过大[4]。
        在市政项目的建设中,可以选择回避风险,由于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太过复杂,超出了工程公司自身的施工能力,而无法达到项目合同要求质量风险。工程建场地周围的环境气候条件过于恶劣,而发生的施工风险,不能够达到工程的质量要求,施工方需要付出更多的施工成本,而且付出成本远高于自己获取的经营利润。
        2.风险自留
        项目投资方或者项目的承包方自主去承担风险带来的损失,选择主动风险管控策略,控制风险发生概率,主要是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在市政项目建设中,风险自留的策略,要适应市政项目实施情况,发现工程设计的缺陷。在施工时,对于提出设计的变更,除了保险之外,工程建设中,会出现施工质量不达标的工程风险,由项目风险的承担者来承受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外界通货膨胀造成材料价快速上涨,而抬高施工成本,根据工程合同变更调整价格,提出索赔损失。由于过去法律法规不健全,业主方违约,缺乏合同思想意识,工程款不到位,风险对已完工的工程带来损伤。但工程的损失仍然处于责任期内,影响到了整体项目工程质量[5]。
        3.风险转移
        工程公司使用风险转移策略,目标就是为了使用合理的方式来转移风险,如使用合同或者保险方式转移风险,风险可能会造成损失,将其转嫁给第三方,从而规避自身的损失。在施工场地,发生了重大违约问题,项目施工参与主体包含了项目投资方、工程设计方、材料供应商、项目总承包商和项目分包商。因此,可以使用风合同风险转移的策略,在工程建设中,如果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此类风险适用于工程保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如果发现工程设备产生的问题,但又不满足实际的工程质量要求,此类情况就适用于工程保险。
        三、结束语
        由于市政项目比较复杂,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市政公司要制定起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施工人员风险管理思想意识,深度分析影响项目建设的风险因子,构建起市政工程的风险管理组织,提高市政项目质量风险管理水平,进而保证市政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李娴容.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0(008):154.
[2]张俊.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类别及控制路径[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18):72.
[3]叶超.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分析[J].居舍,2019(08):131.
[4]李巨平.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12):80.
[5]刘雨轩.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类别及控制要求[J].南国博览,2019,No.094(05):282-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