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兆鲁
37292919891118****
摘要:作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防水防渗施工对保障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社会公众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物的渗漏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的美观性、实用性,而且可能对住户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切实做好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工作是市场对建筑行业发展提出的必要要求。在建筑施工中,严格把控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做好施工管理、选择优良的施工材料、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就能大大减少渗漏问题发生概率,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提升住户的居住体验,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的应用到较为先进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统一到工作的目标以及管理内容,才能有效提升到整体工作的效果,最大程度上杜绝房屋渗漏情况的出现。
1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的意义
切实可行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是解决建筑工程渗漏问题的关键。建筑工程防渗施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切实保障施工质量。防渗漏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渗漏现象的发生,避免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因渗漏问题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能够切实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用户的居住体验。②减少渗漏问题的发生。在工程建设中,科学应用防渗技术能够降低渗漏问题发生的概率,确保工程的施工效果,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严格按照防渗技术的施工标准进行作业,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保障工程顺利进行。③提升整体的工程效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防渗技术可以对工程的整体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后期因工程质量问题产生额外的维修和维护费用,切实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促进工程整体效益的提升。
2建筑渗漏的常见部位
2.1屋面渗水漏水
屋面是建筑物的顶层,因此受到外界影响较大,无论是大风、下雨还是日晒都会导致建筑物屋面的防水防渗施工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导致屋面渗漏。在本文分析中,导致屋面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施工技术不规范是导致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建筑物防水防渗施工中,混凝土是常见的施工材料,但施工单位如果不按照施工技术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浇筑以及振捣,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或是密度不到位,导致混凝土内部有可以吸水的孔径,这些孔径正是屋面发生渗漏的重要原因。进而使建筑物在外部风吹雨打的因素作用下发生渗漏问题。其次,建筑物的施工设计不合理也会对屋面的防水防渗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外部天气、气候、地理位置的不同,建筑单位对于屋面防水防渗工程的施工设计也应当有所不同。此外,降雨多的地区也应当加大防水卷材以及防水铺装等材料的使用,对建筑工程的屋面做到全方位的保护,避免传统铺装材料在暴雨来临时发生屋面渗漏的问题。
2.2外墙面渗水
墙漏是建筑物中最常见的漏水现象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建筑物混凝土的质量不够好,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原料分布不均。施工单位的处理程序联系不紧密;其次,漏水现象经常发生在窗户建筑的外壁,也发生在玻璃窗户和交界处的外壁。建筑物部分出现这种奇怪的渗水问题的原因是,两者之间的连接受到外力挤压,而小窗户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连接不是很好。由于外部介质因素的雨雪挤压,出现了渗水问题。
2.3厨卫室渗水漏水
厨卫渗漏问题较为常见,由于该区域涉及大量的用水和水管铺设,易出现下水不通畅的问题,进而造成地面积水,必须要在结构设计和基础建设的环节予以优化处理。一般在厨卫空间使用的管道容易漏水,质量不佳或连接处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滴漏现象。
还有一些厨卫空间的死角位置,包括橱柜内部、洗漱池底部等,都容易出现渗水问题。由于视线被遮挡等,一般用户很难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在不知不觉中造成地面积水或地板泡坏。
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优化策略
3.1合理选择标准化的材料
首先,在购买各种原材料时,应分析聚合物线圈的具体形式,以确保内密封件主要原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并在确保防水功能的条件下使用密封材料,应采取更加合理的管理和控制。结合建设项目的建设特点和明确要求,结合现状,选择较合适的基础材料采用处理方法,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为目标,确保建设工作和质量完全达到规定要求。其次,在漏水管理模式之前,应严格控制主要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以使材料主要数据的综合性能符合要求,且原材料的优缺点应当进一步理解,以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缺陷。最后,在建设项目施工中,要结合防水防渗核心技术的应用,突出其特点。在严格选择建筑原材料的条件下,应采用防水效果和对材料严格保密的方法进行直接处理。充分发挥材料综合利用的重要作用,确保提高工地建设水平和建设项目质量,充分满足今后一段时间建设发展的需要。
3.2防水设计中针对性的制定防渗方案
在建设项目泄漏解决方案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有必要确定同一部位是否存在泄漏点。在建筑物的细部设计中,应不断制定和完善防水效果和防渗部分的设计方案。在科学管理和控制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综合控制的良好效果,满足现阶段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屋顶防水防油施工的工作中,有必要确保屋顶的防水防渗结构与屋顶底部的木栏杆墙设计相匹配,这在中国是不需要的。在产品标准化设计搭配的现象下,选择获得最佳超防水渗透性的各种技术进行直接处理。在不合理选择全密封主要原料的前提下,实行严格的管理模式,使工程建设技术的应用技术达到国家要求,并更好地完成任务。
3.3优化施工流程
基建项目中的防水施工技术有一定的流程次序,如果在施工时对其进行随意调整,可能会产生建设漏洞和质量隐患,必须要引起施工人员和现场监理的重视。首先,在施工前必须要认真核对施工方案和现场环境之间的差异,明确建设位置、用材、数量等基础参数,确保实操能够顺利推进。在施工时,要保证在每一道工序开展之前都经过一定的质量检验,针对一些容易出现渗漏问题的施工点,要保证建设质量。监理要充分发挥个人职责,对于实操过程的规范性作出严格要求,若发现有不合规行为,应及时阻止并对问题进行修复处理。其次,在工程完成后,需要专门的第三方机构对项目的建设质量、渗漏建设等进行核查和评估,严格参照项目的建设需求进行逐个核对,发现有建设不完全的地方要拍照标注,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补救,提升建设流程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在进行补漏处理时,可以用一些隐形防水材料修复细小的裂缝,保障整体的建设质量。
结语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主要涉及的对象包括屋面和外墙围护结构、围护结构以及厨卫结构等。在防水防渗性能的具体处理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所有技术的本身使用要点和施工方法进行铺排,另一方面要落实针对专业化要求的管理工作,使得防水防渗技术从使用方法和使用标准上符合标准。
参考文献
[1]郑清松.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风,2020(34):117-118.
[2]王晓亮.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146-147.
[3]杨凯钧.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几点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1):108-109.
[4]孔令群.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20(10):198-199.
[5]钟世森.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砖瓦世界,2020,(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