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0年甘南州藏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西合道草
[导读]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人力资源,因此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事关重大。
        西合道草
        西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人力资源,因此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事关重大。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的大众化,甘南州地区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从而大量的藏族大学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统计资料相结合,定量分析甘南藏族大学生的就业情况。针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就业工作的思路和对策,以此对甘南藏族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及相关研究带来补充与启示。
关键词:藏族 大学毕业生  甘南州 就业现状 就业问题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带。境内有藏、汉、回、土、蒙等多种民族,其中藏族人数占54.64%。从“统包统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甘南州藏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难问题。目前对甘南州就业现状总体进行研究的有《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就业现状分析》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就业现状分析》这两篇提出了甘南州城乡,地区、行业、性别、民族的就业差异问题。由于疫情本研究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2017-2019年的甘南州藏族大学毕业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由24道题组成,分为四大类。指定样本群体的男女比例为1.15:2,调查时间2020年5月份,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63份,回收率为90%。虽然网上调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由于对调查对象的同一阶段及区域事先了解,因此调查结果基本可以推断当前甘南州藏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一、甘南州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就业通指在劳动年龄以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参加某种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合法劳动的过程。而在本文中强调就业的稳定性,所以临时工算未就业人员。近年来甘南州相关部门通过扩大就业渠道,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搭建平台推动就业等解决的了甘南州大量的就业问题。 以2018年为例,通过扩大就业渠道全州5696名大中专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 举办32期企业人才专场招聘会,915名签订就业合同。扶持237名大学生实现创业担保贷款。同时通过搭建平台帮助25名在天津等发达地区实现就业。共建立扶贫车间62个,带动3073名(以上数据来源州人社局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就业 。但具体到甘南藏族大学生就业现状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就业率低、收入低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53.97%的毕业生处于无业及无稳定工作状态。月工资2500元以下的占39.68%,月工资2500-4000元的占44.44%。根据网上统计的2019届中国高校毕业生岗位主流薪酬区间分布5000-7000比起来低于30%左右。这样的薪酬跟大学生本人的期望之间值落差很大,据调查月工资期望值4000-6000的占52.38%,工资期望值6000以上的占31.5%。总的来说甘南州藏族大学毕业生不仅就业率低还薪酬低并跟自己期望值的落差很差。
2、对就业现状不满意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49.21%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感觉一般般,17.46%的选出非常不满意,9.52%的选出没什么感觉。其次57.14%的毕业生选出从事的第一份工作与理想中工作不相符合。在对未来的就业形势态度中38.1%的人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31.75%的人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总的来说76%左右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但是70%左右的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找到工作。
3、工作跟专业不对口,更换工作的不多
        根据问卷调查50.79%的人选出工作跟专业不怎么对口,学到的东西基本上用不上,14.29%人选出工作跟专业一点儿都不对口,学过的东西都没用上。虽然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但是更换工作的很少,问卷调查显示73.02%的人没有跳槽过。
4、待业时间长,成本高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38.1%的人待业时间长于一年以上,占四个选项(一个月内,3个月、6个月,1年以上)中最高的比例。并且由于待业时间长和一次就业率下降,疏通各种关系和寻找就业机会的次数越来多,并参加就业培训等,就业成本越来越高。
二、影响甘南州藏族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及原因
 1、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甘南藏族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就业岗位少。二、族群间的教育特殊性。三、语言交流问题。问卷调查发现33.33%的人在择业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就业岗位供小于求。另外63.49%的人希望增加就业岗位。根据数据统计从2017.9.25-2019年底,甘南州提供了33949[]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就业岗位,其中明确需要一类模式[]的只有79个岗位。可见就业岗位少确实是目前就业问题中最大的问题。由于环境交通等影响甘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然而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不仅跟当地的经济有关还跟当地族群之间的教育特殊性有很大关系。民族高校毕业的一类模式藏族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主修藏语,但在就业考试中要用汉语文跟汉回等毕业生竞争。这样的竞争模式给甘南藏族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在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另外甘南州经过长期的民族杂居,已形成了以普通话和藏语为主的多民族语言共存的语言环境。大量的藏族青年从小生长在单一的语言环境,因此流利地掌握普通话的难度很大。目前,国家提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地区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政策,在过渡期间更需要借助民族语言文字达到有效沟通。
2、 教育与市场脱节
        根据调查65%的同学专业跟工作不对口,在择业中28.57%人因专业遇到就业问题。这跟当地薄弱的基础教育有关,更跟民族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失衡的问题有直接的关联。根据前人调查“文史类专业大致占民族类院校专业总数的75%,而理工类的专业只占25%,这与国际通行的普通高校专业结构设置正好相反,造成了民族类院校文理科专业毕业生的比例严重失衡”[]。以(见表1)来看,民族院校的专业结构性的失衡,文史类专业招生指标约占招生总数的75%,而理工科类只有25%左右。其次在文史专业里藏语言文学的比例又占最大的比例,根据问卷调查文史专业的占75.5%,其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类的占62.1%。
表1 民族类院校分专业招收甘肃省藏族学生人数统计      (来源: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3、政府的相关部门的就业服务不足
        政府每年为了提高生源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脱贫攻坚,在基层开创了许多公益性就业岗位。根据数据统计发现2015-2019年总提供了14124公益性就业岗位,平均每年 占就业总人数的54%左右。然而个体访谈发现公益性就业岗位工资低又没有职业前景及上升空间。其次公益性就业岗位大多在县级以下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因而就业层次底。政府相关部门的这种重就业数量,不重就业质量的就业政策,目前来看只能治表不能治根。

表2 2015-2019年甘南州年就业率和政府开创或提供的公益性就业岗位数据(来源甘南州统计局官方网站)

4、主观能动性不高并就业观念相对落后
        现今进企业和自主创业是最重要的就业渠道,甘南州藏族大学生的择业途径中考工作占69.84%,企业单位投简历占20.53%,寻找中介公司占0%。其次待业时间长并强烈的地缘观念和铁饭碗的稳定性的追求择业空间狭小观念落后。
三、甘南州藏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思路
1、改善族群间的特殊性问题
        在求同存异和一视同仁的前提下改善族群间的特殊性问题,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的就业出路问题,同样也关系着就业公平与甘南地区的和谐发展问题。然而改善族群间的特殊性问题一定要尊重族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因此要双向协调改变。一、增加就业岗位填补甘南州各单位如人民法院,人民医院,公安机关等严重缺乏的双语型人才。二、根据民族高校毕业生的特殊性,推出民族语言的试卷改善族群间的就业差异问题。三、在招生考试中应同等重视民族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从而有效落实提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
2、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民族院校是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直接机构,然而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族院校给甘南州一类模式的学生提供的专业结构性失调,导致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所学的用不上,需要的又无从所学的局面。因此民族院校应面向市场需求给甘南州藏族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专业选择。要强职业教育,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
3、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创业带动就业,提高综合素质
        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有效落实提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基础上,保障民族语言文字的应用及教育。其次注重经济发展,开拓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甘南藏族大学业生应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寻求自我的发展与突破,努力自主创业。
注释和引用
①数据来源:统计甘南州人社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数据
② 一类模式是指把汉语文作为一门主科开设,其余各门学科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
[3] 白亮 万明钢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 第7期
④数据来源:甘南州统计局 《甘南藏族自治州2019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4月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