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涛(聋人教师)
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 贵州铜仁 554300
【摘 要】 在聋校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聋生亲手制作废品材料,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激发了聋生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在废品材料美术手工教学中,培养了聋生的创造性思维力,对聋生的美术表观力和手工技能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此次活动,让聋生了解生活中废品材料再利用的意义,养成了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美化校园生活环境,提高了聋生的环保意识。同时,通过美术手工教学活动,培养了聋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树立爱科学意识。
【关键词】 聋校;废品材料;美术教学;手工制作
当前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众多的生活用品、物资层出不穷,纷纷进入千家万户。精美的包装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随之也带来了很多麻烦。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时都会看到废弃物,就算清理干净,但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各种废弃的包装材料开始堆积在家家户户本来就小的空间,以生活废品为主要原料,如塑料瓶、废纸、废布、快餐盒、吸管、纸牌、废铁等。这些材料弃之可惜、留之“无”用。即使卖废品,即卖不了多少钱,也不是都能卖。
环保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笔者作为一名聋人教师兼团队负责人,加强对聋生的思想教育与环保教育是持久性的工作与责任,让聋生随时从校园、教室、宿舍等产生的垃圾中收集废品创作,减少垃圾的生成量。因此,我作为美术教师,引导聋生利用废品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变废为宝,为美化校园环境,低碳生活出一份微薄之力。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如何利用废品材料进行美术手工教学呢?
一、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环境保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保护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出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1.主要原因
1.1.废品工艺创作的发展前景
比利时国际文物博览会始于1920年,是欧洲最早的文物博览会。在此次文物博览会上,就出现了废物利用手工创作的作品。总之,从古到今,从民间普通人到艺术爱好者都废品进行手工创作的艺术品,目的就是变废为宝,美化环境,减少浪费,低碳生活。
1.2.学校环境保护教育薄弱
我国大部分学校缺乏环保教育,还不够完善;处理、宣传、环保教育力度还不够,污染环境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
1.3.调查有关环保不良行为习惯
制定调查表形式,深入到聋生中去调查有关废品等环保问题。
1、校园、宿舍和教室里有聋生随意丢弃废旧物品。
2、聋生平时不爱惜节约学习和生活用品。
3、美术教室里有被聋生扔掉的没用完的美术用品。
4、全校聋生的环保意识很薄弱,还没有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2.主要对策
2.1.对聋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作用
通过多种渠道来向聋生介绍、宣传废品创作的“变废为宝”。利用学校、宿舍、教室等的废品材料进行手工制作,不但增强了聋生的环保意识,又丰富了美化校园环境。
2.2.增强聋生的环保教育意识,
培养聋生的环保教育意识,让聋生在美术手工教学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让聋生懂得废品可以变成漂亮的艺术品,知道“物尽其用”的道理。
2.3.加强对聋生环保教育的培养
这些废品材料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我作为团队负责人,利用课间操加强对全校聋生进行环保和节约教育,培养了他们的节约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利用废品材料进行美术手工教学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美术手工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美术教师在美术手工教学中体现环保意识,让聋生在美的熏陶中确立环保意识。《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将生活中废品作为美术教学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培养了聋生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
1.美术手工教学培养聋生的环保意识
聋生重视了美术手工教学,以完成自己的作品为目的,忽视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由于所带美术用品比较多,用过的废品乱扔,所以在美术手工教学中对聋生进行环保教育,但收效不大。培养了聋生的环保意识作为废品利用创作来进行美术手工教学实践研究。
2.注重培养聋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聋生发现这是一个挺不错的废品材料,从废品材料收集开始,聋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收集废品材料,不需要花钱购买。通过美术手工教学活动,培养了聋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体验聋生手工制作的乐趣,达到发展聋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三、废品材料在美术手工教学中的利用
在美术手工教学中,美术教师帮助指导聋生学习美术手工制作,激发了聋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聋生的创造能力,不断探求新的美术手工教学方法,总结有以下几点。
1.收集和整理废品资源
美术教师和聋生可接触到的废品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分类,发掘整理废品资源,将“变废为宝”升级“变废为美”。
2.挖掘和利用废品资源
在美术手工教学中拓展废品资源的应用范围,美术教师为聋生传授利用废品材料美术手工教学,使聋生感受到废品材料创造美,选出有风格独特的优秀作品。
四.评价交流中获得自信心
聋生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并从中获得自信心。在美术手工教学积累的基础上,激发了聋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聋生的动手能力。
1.聋生对作品评价是多元的
现代教学评价由聋生对聋生的作品发表评价,让聋生自己来说一说作品的优缺点。对于聋生言之有理的想法都给予鼓励和尊重。在师生互动中,我总结每个聋生作品闪光点,力求使每个聋生都能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
2.注重聋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鼓励他们大胆参于集体讨论,对其他聋生的作品发表自己见解,同时反思自己的作品,锻炼了聋生的审美情趣,强化了聋生的创作意念。
五.取得良好的美术教学成果
学校举办了废品创作比赛活动,由教务处和团队共同组织全校聋生积极参赛,让各班班主任和美术教师精心指导聋生利用废品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在比赛过程中,聋生尽情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了自己的作品。在学校办公室、教室和宿舍等布置聋生的优秀废品手工作品,发挥了校园环保的作用。在美术手工制作过程中,让聋生对生活产生的废品资源浪费有了深刻的认识,使聋生使聋生养成了爱护学校环境、创建优美校园的环保节约意识,懂得勤劳节俭的优良品质。
鼓励聋生去寻找生活中能够替代废品材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变,很符合环保理念,提升了聋生的废品材料的利用能力在美术手工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美术教师给予聋生正确的教学引导,让聋生认识到生活中各种废品材料可以发挥作用,借助废品材料的利用来更正聋生的思想观念,培养了聋生的环保理念,这样才能让聋生在美术手工制作上有更多收获,同样是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应当实现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主要文献资料
[1] 幼儿教师,《浅析在“废物制作”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教育网,2007年1月。
]2]《幼儿园废物利用制作现状调查分析》,论文网,2013年3月。
[3]《废旧创作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河北博才网,2013年10月。
[4]牛新红,《各种材料运用于聋校美术教学的研究》,道客巴巴网,2014年9月。
朱晓涛(聋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