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石飞
[导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家国情怀”,语文要素为“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石飞
        邳州市邳城镇新山河小学221322
        一、教材分析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家国情怀”,语文要素为“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本课的学习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研读有关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去体会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及他那旷达的心胸,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已初步产生爱国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本课时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以此进一步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发展语文思维。在此之间,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深入感受毛主席的情感世界,让学生铭记这段不容忘却的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使学生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强化内心的家国情怀。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踌躇”等词语的意思;了解文章大意
        2.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细节描写等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深刻体会毛泽东的平凡之处及其伟大的地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感受毛泽东与普通人一般的内心情感及其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私襟怀,以此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佩之情,从而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反复朗读关于描写毛泽东语言、神态等细节的句子,去体会这位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及远超常人的无私胸怀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你们知道新中国的第一位主席是谁吗?
        生:毛泽东。
        师:是的,毛主席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同时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诗人(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诗词《长征》)
        师: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以看出,毛主席写的诗词磅礴大气,非常符合他那叱咤风云、统领三军的英姿。虽然毛主席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袖,但他并非圣人,而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二)自主阅读
        师:快速默读一遍文章,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文中出现的三封电报,并且去概括文章大意。(10分钟之后点名叫学生回答)
        学生甲:这篇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讲毛主席听到关于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之后出现的悲痛心情,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毛主席决定是否运回毛岸英遗体的艰难抉择过程。
        学生乙:第三自然段为第1封电报的内容,引出了毛岸英在朝鲜战争中光荣殉职的事情。
        学生丙:第2封和第3封的电报都在第六自然段,内容分别是“志愿军总司令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毛岸英遗体印回国内”;“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教师板书概括电报内容:毛岸英殉职→→彭老总请求遗体运回国→→朝鲜首相金日成要求遗体留朝鲜)
        (三)合作学习
        师:经过刚才的问答,我们了解到本文的线索“毛岸英殉职”。接下来,我们跟随这条线索去阅读关于描写毛主席的句子,然后一同来感受毛主席的情感变化过程。(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10分钟后点名叫学生回答)
        师:首先,我们仔细阅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前两句话,分析这两句话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表现出了毛主席怎样的心情?
        生:这两句话使用细节描写,从“一天”、“一句”、“一支”、“几次”可以看出来。通过这两句话,可以感受到毛主席因失去爱子而悲痛万分的心情。
        师:“‘岸英’……情不自禁的喃喃着”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从中可以看出毛主席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这句话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毛主席内心的悲痛之情及对爱子的无限思念
        师:仔细阅读第七自然段的第1句话,分析其中运用的写作手法、感知毛主席的内心情感变化。
        生:这句话对毛主席进行了动作、神态方面的描写,可以感受到毛主席对爱子的思念及其沉浸在失去爱子的悲痛之中。
        师:从“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生:从中可以看出毛主席并没有因为失去爱子而消沉,而是马上恢复理智做出决定让爱子毛岸英葬在朝鲜,可以看出他那远超常人的宽阔胸怀。
        师:毛主席之所以可以做出如此艰难的决定,很大程度是由于受到内心那强烈的家国情怀的影响。虽然我们无法像毛主席一般伟大,但大家起码要做到爱国、爱社会、爱家。
        师:我们接着来分析一下,秘书将电报记录交给毛主席签字的时候,毛主席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毛主席要在电文稿上签字时是极其不舍得,心底流露出了对亲人的无比眷恋。从“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主席黯然的目光……把电文稿放在上面”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
        师:“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中的哪个词语用的好?
        生:“踌躇”这个词语用的好,从中可以看出毛主席复杂的内心情感变化及其对爱子的无比眷恋之情。
        师:仔细分析“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将电文稿放在上面”这句话。
        生:“黯然的目光”是毛主席经历巨大悲痛之后呈现出的自然神情;“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是对毛主席动作方面的描写,可以看出他对爱子的无限思念。
        师:毛主席在电文稿上签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从“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可以看出毛主席在签字时的心情是极其悲痛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从“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可以看出毛主席远超常人的胸怀,强忍内心悲痛做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决定。(教师板书:毛泽东——留)
        (四)课堂小结
        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了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情感世界。现在,你们能说说毛主席是位怎样的人么?
        生:毛主席是一位优秀的领袖但同时也是一位普通人,他有与普通父亲一样的情感,也有不同于普通人的宽广胸怀。
        师:回答的很不错!如果是你的话,你能做出与毛主席一样的决定吗?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引导学生自由作答)
        五、作业布置
        1.完成第58页课后习题的第3小题
        2.制作一份以“普通的伟人”为主题的手抄报,手抄报的人物为毛主席。
        六、板书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