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的症状、起因和中医治疗方法,你知道吗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7期   作者:廖海林
[导读] 人们在日常运动活动中,难免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导致受伤

        廖海林
        蒲江县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611630
        人们在日常运动活动中,难免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导致受伤,或从高处跌落,或被重物砸伤,甚至是止步或落地动作不标准,不科学的用力方式易给骨骼关节等部位造成额外的负担,猝然之下可致关节扭损甚至脱出,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
一、肘关节脱位的症状及起因
        肘关节脱位是青少年较为常见的一种肘部损伤,也是全身关节最易脱出的部位,根据脱出部位情况的不同,又可再细分为肘关节前脱位、后脱位以及后外侧脱位三种,其中又以肘关节后脱位最为常见。由于肘关节受骨骼位置及神经连接限制,其功能动作主要以伸屈为主,加之冠状部比鹰嘴部更小,尺骨难以向后移动,肘关节向后弯折的能力远不如向前折,故肘关节脱位多为后脱位。肘关节脱位多同时伴有肱骨内上踝骨折、尺骨鹰嘴或喙突骨折或韧带及周遭血管神经束损伤等其它部分骨结构或软组织损伤。患者肘关节脱位后肘部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畸形变化,整个肘关节肿胀不堪,稍微动之则会伴随着剧烈疼痛感,仅能在极小范围内被动进行活动,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活动。由于肘关节两端肱骨内外宽且厚,而前后扁且薄,关节囊前后均较为薄弱,但侧方有坚韧的韧带加以保护,通常情况下,手臂肘伸直时,尺骨鹰嘴、肱骨内、外上踝关节三点当为一条直线,而手臂弯曲时,三点当呈等腰三角状,肘关节肱骨有其可以正常活动的角度,可以带动机体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但若手臂骤然过分外展,则会在瞬时给手臂连带手肘关节带来巨大的负担,肱骨超出原本可活动的角度范围,即会导致发生肘关节脱出的情况。以造成肘关节后脱最常见的摔倒原因为例,当患者在无防备的情况下意外摔倒时,手部会下意识的往前伸,手掌撑地,而在其着地瞬间,作用力会直接作用于尺骨、桡骨,并顺势上导,使其上端力向近侧造成剧烈的冲击力,在重力与拉力的强大作用力下对肘关节造成巨大负担,肘关节因冲击力被迫过度后伸,尺骨鹰嘴部力量直达肱骨下端鹰嘴窝,由此产生的有力杠杆作用使得肱骨下端突破肱前肌和肘关节囊前壁束缚,尺骨鹰嘴部持续后移制止完全脱出,从而造成肘关节脱位,肱前肌被撕裂剥离,故导致血肿,若合并肱骨内上踝骨折,骨折后碎片易嵌顿在关节处从而阻碍肱骨复位,也容易造成尺神经损伤。
二、整复固定方法
        肘关节脱位复位,多采用手法复位,常用的复位方式为牵引复位法。行此法前,需先进行相应的检查,确定患者无尺骨神经性损伤,再进行复位操作,在手臂局部麻醉情况下,医者立于患者身前,一手握住患者患肢小臂,先轻微旋转,待肱二头肌充分松弛后再行牵引,助手立于后,行反向牵引,先于上纠正侧方移位,再依次牵引至下,屈曲活动肘关节,握住上臂肱骨末端,小臂肱骨施以巧劲稍向后推,若顺利复位可闻轻微声响,关节活动即可恢复正常。若患者有骨折碎片嵌顿于肱骨与尺骨关节缝隙中,需先以屈肌牵拉作用取出骨折碎片再行复位。若仅医者一人,也可使用膝肘复位法或椅背复位法,充分利用道具辅助。

复位完成后,仍需以石膏或夹板固定屈曲90°静养,一月左右后即可除去,并开始关节恢复性锻炼。若手法复位不成功,切忌强行施力复位,应当采取手术复位法,若尺骨神经受损,手术复位时当谨慎尽量保护神经,切勿再造成额外损伤;而若肘部关节软骨已被破坏无可修复,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替行患者肘关节基本活动功能。
三、中医治疗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在中医看来当属“脱臼”、“脱骱”、“骨错”等范畴,通常需要在进行相应的肘关节整复固定后,再配合内服外敷药物以及功能恢复性锻炼加以治疗。根据肘关节脱位后病理变化为依据,分为初期、中期、末期三个阶段进行治疗。①初期内用活血止痛汤,择当归6g,苏木末6g,落得打6g,川芎3g,红花2g,没药3g,三七3g,芍药3g,陈皮3g,紫荆藤9g,酒水各半,煎煮温服。方中当归、苏木、落得打、紫荆藤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没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三七消肿定痛、散瘀止血,芍药、陈皮疏肝健脾,行强化之效,诸药共用可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外敷双柏散,择大黄2斤,侧柏2斤,薄荷、黄柏、泽兰各1斤,加凡士林调配熬煮至膏状,敷于患处,一次持续4~6h,酌情加减。方中大黄活血祛淤、消炎止血镇痛;侧伯性涩味苦辛,以降热止血;薄荷消炎止痛;黄柏性寒味苦,以消炎消肿、清热解毒;泽兰活血祛瘀,消水利肿;凡士林阻挡细菌、润肤保湿,诸药共用,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②中期宜行舒筋活血汤化裁方,择羌活、荆芥各6g,防风、桂枝各9g,当归、续断各12g,五加皮7g,青皮3g,红花、枳壳各5g,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湿气盛者,加薏苡仁、防己、白术,水煎煮,分为两剂,日行两次。方中羌活祛风除湿消浮肿以止痛;荆芥、防风祛风理血止痉,可强止血之效;桂枝调和营卫,镇痛消炎;当归活血消肿,调经止痛;断续强筋骨,止崩漏;五加皮可活血祛瘀,通凝化滞,以滋补促早愈;青皮活血散结消痞;红花通经活血,散瘀镇痛;枳壳理气宽中消炎,诸药共用,可和营续损,舒筋活络。③末期内可行舒筋汤,择归尾18g,赤芍、姜黄片、伸筋草、松节各12g,海桐皮、落得打、断续各15g,路路通、羌活、防风各9g,甘草6g,川芎、桂枝各3g,痛巨甚者加乳香、没药,水煎煮,温服。方中归尾、赤芍、姜黄可活血祛瘀、行气消肿、通经镇痛,是为君药,路路通、降火、防风、断续可温肾助阳、通经活络、祛风利水,是为臣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可活血化瘀,通络镇痛。外以舒筋活血洗方疗之,择伸筋草、海桐皮、秦艽、独活各9g,当归、钩藤各7g,乳香、没药、川红花各6g,水煎煮,除渣滓,待外固定解除后,以汁水熏洗患肢关节处。方中伸筋草舒经活络,消肿止痛;海桐皮祛湿活血,消炎镇痛;秦艽、独活除风除湿,通痹止痛;当归活血补血,消肿镇痛;钩藤平肝镇静;乳香消炎活血;没药散血祛瘀;川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止痛,诸药共用,可补养气血,温经通络。
四、小结
        总而言之,肘关节脱位多由意外所致,因脱出部位不同,脱位类型也较为复杂,且多伴有肘部其他骨结构或软组织损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医治疗肘关节脱位,多以复位后采取内服外敷的方式进行调养,初期内服活血止痛汤,外敷双柏散;中期服舒筋活血汤;末期内服舒筋汤,外洗舒经活血方,由内至外活血祛淤,通经镇痛,从而促进伤势早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