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伦会
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卫生院646300
消化道是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止于肛管的一条较长的肌性管道。它包含了人体的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等部位。消化道承担着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构成了人体的消化系统,为机体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占据了人体的大半部分胸腹腔,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和组织。医学界将消化道划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两部分,上消化道指的是从口腔到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部分,下消化道通常指的十二指肠空肠以下、小肠、大肠和肛管部分。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临床常见的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等原因引起,随着内窥镜技术和医学领域不断探索发展,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也提升和进步。今天,让我们就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疗等问题进行多方面了解。
一、消化道出血的类型
通常根据消化道的划分归纳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两种类型,但是由于近些年医学技术的提升,根据病情部位不同,医学界也将消化道出血的病灶根据出血位置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由原来的上、下消化道,划分为上、中、下消化道。通常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乳头以上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而十二指肠乳头和回盲瓣为中消化道,下消化道出血则以盲肠、结肠、直肠的出血为判断依据。总的来看,通过止血工作的顺利进行,医疗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对于自身健康的合理保障。
二、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根据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不同,出血速度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一般状况下,小量出血、慢性出血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急性、大量的出血时,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或者昏厥休克等等症状。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速,如果不及时止血或补充血容量,则出现休克。休克早期血压升高,随着出血量增加,血压开始下降,随后进入失血性休克的状态。根据原发疾病的不同,消化道出血也可能伴有其他症状的临床表现,如腹痛、发热、肠梗阻、呕血、便血、腹部包块、腹壁静脉曲张、黄疸等等一些列症状。如有发现病人出血临床症状,还需及时就医诊断,否则容易发生危险。
.png)
三、消化道出血的检查项目
根据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医生通常会给患者出具相应的检查项目用以确诊,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消化道出血的检查确诊方面,也更加容易确诊,通常的检查项目包括实验室常规检查、内窥镜检查、X线钡剂检查、血管造影和放射性核素显像等。首先通过实验室常规检查,化验血尿便以及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是否存在问题,其次通过内窥技术,判定不同的出血部位并明确病因。如果是慢性出血或出血部位不明显,或者急性出血已停止患者病情稳定,也可以通过X线钡剂检查来诊断病因。随着近年应用放射核素成像检查法来发现活动性的出血部位技术逐渐成熟,检测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已经可以顺利完成,检查者还可以通过数字技术造影来观察出血部位,针对原发疾病的需求,还可以选择CT等技术协助检查和确诊。
四、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方法
(一)药物止血
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止血方式和方法很多,但需要根据出血位置、疾病的病因和出血量来确定如何止血,要综合判断予以给药止血。通常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性出血,首先可以选择药物止血,如血管加压素、缩血管物质,或扩血管物质等。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可选择抑酸药控制止血。止血药的使用必须遵医嘱,服用止血药之前确保已经进行了相关检查并确诊。
(二)机械止血
机械止血通常指的是进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方法止血,这种方法业主基于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适用于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医生会拿三腔管和食管囊、胃囊对患者自鼻腔插入食管胃底,而后向内注射空气,使其产生压迫感控制胃内出血,并采取外力牵引的方式。操作后应当压迫器是否产生效果,后续也需持续关注,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总的来看,在应用该方法对患者进行止血的过程中,医疗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患者生命体征的合理监测,从而为止血效果的合理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
.png)
(三)内窥紧急止血
保守的治疗,通过药物和牵拉的方式,如果都已经无效的情况下,则应该采取紧急的方式,如果出血量比较大或者急性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紧急止血,通常是对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常用的方法。内镜下止血主要还是通过药物止血,局部喷洒或者局部注射的方法,有时还需要止血工具对病灶进行止血。通常这种方法的止血率可以达到95%以上,是非常有效的止血方法。对此,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通过内窥镜的合理应用,医疗人员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于患者消化道实际情况的合理观察,从而有效实现对于止血干预的顺利开展,对于患者止血效果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推动价值。
(四)手术止血
患者如果在药物和内镜下止血无效,甚至仍有大量出血的情况,那么为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医生会根据情况判断而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中仍需使用止血药物和止血工具等,术后恢复中也需要格外注意。患者需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并且注意术后恢复保养。实践表明,通过手术止血疗法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帮助患者有效实现止血目标的合理达成,对于患者健康的充分保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五)其他方法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也并非停留在基础的方式方法中,止血方式也随着增加,像有些静脉分流术,介入疗法等等,也在被越来越多的利用在各种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患者消化道出血,止血和补血是第一要务,因此医生也在不断研究跟多的方式方法配合治疗,具体选择哪种方式进行止血还要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安排进行。
消化道出血患者症状多,严重可危及生命,无论采取怎么样的方式止血,都需要在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之后,在医生确诊后,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同时要持续的观察病人呕血、便血是否停止,观察体征是否恢复,血压、脉搏等是否已经正常。如果是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还需从饮食和习惯等各方面配合患者身体恢复。消化道出血涉及器官较多,关系到患者的消化吸收系统,对患者的康复后日常生活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因此,消化道出血还需要重视,治疗后也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及时复查、体检,避免引起此类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