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系统不利作用的机制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7期   作者:贺先珍
[导读]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最主要的产物就是尿素,尿酸含量较少

        贺先珍
        泸定县人民医院;四川省  甘孜州  626100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最主要的产物就是尿素,尿酸含量较少,而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各类嘌呤在氧化以后生成的尿酸通过尿液排出,通常情况下,人体内存在1200mg的尿酸,每天大概会有600mg新生成,同时也会排泄掉600mg,如此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但如果人体内生成的尿酸过多不能及时排出或者排泄尿酸的功能变弱,就会导致尿酸在体内滞留太多,导致高尿酸。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等情况主要通过尿酸含量的变化来反映。
        高尿酸血症简述
        高尿酸血症是一般是由于人体嘌呤代谢异常或者障碍而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血尿酸增高以及关节炎等症状,临床将其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类型,同时会和高血压、脂质异常血症、2型糖尿病、肥胖、冠心病等疾病并发,因此也被称为代谢综合征。近年来,因为生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且女性较低于男性,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发病率更高。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是因为先天性嘌呤代谢障碍导致,超过80%的患者会存在尿酸排泄异常以及肾小球滤过减少、肾小管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增多等症状,一般和人体尿酸合成、运转过程中的基因存在缺陷或者尿酸酶基因功能丧失相关。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一般是因为部分系统性疾病引起,例如慢性肾病、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同时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呋塞米等药物,可能也会导致尿酸排泄收到抑制,从而引发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发病原因和典型症状
        通常情况下,患者就是血尿酸增高,而有的患者会随着病情发展为痛风,就会存在痛风石、急性关节炎等症状,2型糖尿病和肥胖者等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居多。另外,还存在伴随症状,其中包含高血压、血糖增高、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患者如果存在关节疼痛、红肿或者畸形等情况应立刻就诊检查,医生会根据主要表现和过往病史,考虑是否存在高尿酸血症,并进行血尿酸水平的检测。而如果具有以下几个症状,也可能说明体内尿酸偏高:
        1、爱起夜。当然如果在睡觉之前喝的水较多,那么半夜是会起来上厕所,但如果在睡觉以前并未喝太多的水,仍然会经常起夜,甚至一晚上醒几次,但每次的排尿量并不多,那么就可能是因为尿酸太多而导致,肾脏功能会因为尿酸含量太多而受到影响,而让大脑接受到尿急信号。
        2、腰疼。人体在尿酸含量过多的时候,肾脏的压力会比较大,甚至可能受到影响而发生健康问题,肾脏如果出现异常,那么腰部就会出现疼痛,甚至晚上睡着了也可能会痛醒,再次入睡时会比较难,所以如果有这种情况,就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诊断查看是否由于尿酸偏高而引起的。
        3、无力口渴。如果在睡醒一觉以后却感觉像没有睡着似的,或者浑身无力、酸痛,非常疲惫,即使在晚上睡觉前喝了很多水,经常半夜也会因为口渴醒来,这也是尿酸含量高的主要因素,肾脏功能运转受到限制,引起毒素长期堆积在体内。
        4、水肿。

有的人会在睡醒一脚之后发现身体有明显水肿,也是尿酸高的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肾脏功能正常运转受到阻碍,水分不能及时从体内排出。
        高尿酸血症应如何治疗?
        1、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应该及时控制高尿酸血症,同时避免尿酸盐沉积,预防尿酸结石形成、肾功能受损,预防心血管危险因素。另外,患者首先应该纠正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通过控制脂肪和盐的摄入量、多食用蔬菜水果,保证低脂肪、高蛋白饮食,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并且坚持运动、戒烟、戒酒,是可以将血尿酸有效降低的。
        2、碱化尿液。针对尿pH值低于6.0的患者,就应该进行碱化尿液,可给予碳酸氢钠,使用的同时对尿液pH值进行复查,如果在6.2-6.8之间则视为正常,但在治疗的时候不能长时间服用或者服用剂量过多,可能会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由于该药物具有增高血压的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不能使用。
        3、因为每个患者个体差异不同,所以药物治疗是没有一种最有效、最好、最快的,除开比较常见的处方药物之外,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对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可以通过对原发病进行控制和改善,帮助尿酸快速排泄,并且避免服用告知血尿酸的药物,而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就应按照具体因素合理选择药物治疗。无论是哪种类型,只要将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控制在低于360μmol/L即可,如果形成痛风石了,就应控制在300μmol/L以下。
        尿酸对心血管系统有什么作用?
        从作用机制上来看,尿酸属于一把双刃剑,既对人体有害有也有利,因为尿酸水平不同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的功能也不同,尿酸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导致身体受到一定损伤和影响,如果尿酸水平过低就会导致对身体抗氧化保护作用被削弱,而在近几年中有研究针对尿酸和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关系作用进行分析,但有很多研究仍然还在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缓解,还得更深入的研究才能知道。
        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系统不利作用的机制是什么?
现阶段还并不明确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实验指出,高尿酸血症会导致人体血小板活化并且黏附、让其氧化速度加快、促进炎症和血凝,导致细胞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尿酸血症还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并导致NO系统的表达降低,同时肾近段小管重吸收引起纳增加,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如果患者是在发生心力衰竭的时候尿酸增高,那么应该考虑是由于肾功能减弱、肾脏缺血而导致尿酸排泄减少,体积内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并且心肌细胞的氧需求量增加,让腺嘌呤降低为尿酸盐在心脏瓣膜、传导系统以及心肌细胞中,导致冠状动脉供血异常,加重心衰和心律失常。心衰患者心功能指标和尿酸浓度有关,因此针对早期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果心脏功能指标未发现异常,可以观察血尿酸是否增高来进行预测。另外,糖尿病、血脂紊乱、肾脏病变也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还可能导致体内多个器官损害。
        高尿酸血症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有实验对高血尿酸水平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血尿酸水平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相关,并且会影响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尿酸增加1mg/L,患者的死亡率就会增高12%,且进行冠脉造影,对于尿酸水平越高的患者,其血管的狭窄情况也就越严重,这可能是因为在冠状动脉内壁中会有尿酸盐结晶沉淀,导致循环中的内皮素浓度增加,因此结果说明冠心病与尿酸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具体还需要更多研究去证实。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