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栋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参照组,对2组人员进行生化检验,对比2组人员各项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生化检验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诊断的过程中,生化检验指标会出现较为显著的改变,因而为患者进行生化检验,能够依据指标的差异进行准确的早期判断,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生化检验指标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之中较为以常见的糖尿病综合征,近年来该疾病在临床之中的发病率有显著提升,患者发病后多出现手脚冰凉、四肢麻木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存在严重肾功能衰退情况[1]。如若患者病情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发展至尿毒症或是肾衰竭,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较高的危害,因而对于该类患者应进行及早诊断,确保及时为患者开展治疗措施,保障其恢复效果。为此,本次研究主要探究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5/21,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6.12±3.15)岁;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0例作为参照组,参照组人员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5.83±3.48)岁。两组受检人员除患病情况,其余基本资料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比较。
1.2方法
两组受检人员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ml,置入将3ml血液置入干燥试管之中进行离心处理,血清、血浆分离后取上层青叶,对血肌酐、血清胱抑素以及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将另外2ml置入含有EDTA抗凝剂的试管之中,对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另采集患者晨尿,以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进行尿蛋白的检测。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各生化指标的差异——C反应蛋白、尿蛋白、血肌酐、血清胱抑素、糖化血红蛋白。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纳入。其中涉及数值变量、无序分类数据分别以(±s)、%表示,并行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存在。
二、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健康体检人员而言,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显著提升,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2组人员各项生化指标(±s)
组别 例数 尿蛋白(mg/L) 血清胱抑素C(mg/L) 血清肌酐(mg/g) 糖化血红蛋白(%) C反应蛋白(mg/L)
研究组 46 23.51±6.15 1.94±0.33 63.85±6.71 7.98±0.74 8.79±1.66
参照组 50 12.73±3.67 0.78±0.14 22.15±5.45 5.02±0.13 2.48±0.33
t - 10.526 22.739 33.539 27.834 26.330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三、讨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尿病肾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在发病后,肾小球、肾小管均可能出现严重硬化、受损等情况,并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导致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早期发病时并不会展现出特异症状,因而对其进行监测具有较高的难度,如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导致患者肾功能进一步下降,最终引发肾衰竭、尿毒症等终末期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临床之中,只有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急性早期确诊并尽早治疗,才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确保患者身体健康。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会由于肾小球过滤率提升而导致发现少量尿蛋白,该情况能够充分证实患者肾功能受到了损害,且患者极容易出现高血压、水肿情况。
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检验中血生化检验是非常重要的项目,其中主要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以及淀粉酶等,通过生化检验能够更好的保障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将其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本次研究之中主要为研究组患者以及参照组常规体检人员进行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发现,相较于参照组健康人员而言,研究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尿蛋白、血肌酐、血清胱抑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有显著提升,该结果充分说明,生化指标检验结果能够作为临床进行诊断的辅助指标,提升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检出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尿蛋白广泛存在与患者机体的血液、尿液以及其余体液之中,如若患者肾脏过滤功能下降,则可能导致患者体内尿蛋白的含量有显著提升,因而通过对尿蛋白的检测能够充分帮助医生发现患者肾小管功能损害情况。血清胱抑素C在常规血液循环之中可能被肾小管吸收,并完全讲解,该指标检出数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肾小球滤过效果的影响,因而通过对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能够更好地判断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3]。血清肌酐的水平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能力具有密切关系,如若患者血清肌酐的指标提升,则说明患者对于血肌酐清除能力显著下降,糖化血红蛋白则是对糖尿病血糖进行检测的重要指标。C反应蛋白具有很高的感染敏感度,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不断提高,就会导致C反应蛋白水平随着升高,对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能够了解患者的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
总而言之,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之中,多项生化检验指标均具备较高的敏感性,患者患病后对其进行检验会发现其指标有显著提升,因而能够将其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梁涛,张晓宝,张德太,等.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9,032(004):247-251.
[2]刘倩,杨伏猛,徐同道,等.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J].中国综合临床,2019,035(003):237-242.
[3]倪永圣,王爱兰,晏文芬,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017(011):15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