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恒昌
青岛西海岸新区医疗保障局 山东 青岛 2664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122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西医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EGF明显低于对照组,MVD则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2%、19.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胃黏膜,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前言:慢性胃炎是具有进展性、缓慢性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发病原因为作息不规律、不良饮食习惯以及细菌感染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胃炎,若不能及时治疗,有进展为胃癌的可能[1]。西医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方式,但长期用药可能会产生较多不良反应或出现耐药性,疗效不佳,而中医治疗在近年来已经得到了较多肯定[2]。本次研究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旨在观察该治疗方式临床效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122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7例,年龄25-68岁,平均(46.74±2.16)岁。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8例,年龄24-69岁,平均(46.81±2.09)岁。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诊断均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经纤维胃镜和组织病理活检确诊;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妇女;②存在胃十二指肠黏膜溃疡者;③因其他原因引发的胃出血或急性糜烂性胃炎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为口服阿莫西林,3粒/次,3次/d;口服甲硝唑片,2片/次,2次/d;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1片/次,2次/d。
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方式同对照组,中医采用四君子汤辨证治疗,汤药方剂如下:人参和炙甘草各10g,茯苓和白术各15g。胃热壅盛者加用10g蒲公英、3g黄连;胃寒喜热饮者加用陈皮和高良姜各10g;灼痛者加用生地和知母各10g;痰热者加用枳壳、竹茹各10g;痰湿蕴脾者加用法半夏、陈皮、藿香各10g,砂仁6g;气郁气滞者加用紫苏梗、陈皮、枳壳各10g;寒湿阻滞者加用生姜、苍术、厚朴各10g。
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项目包括肝郁脾虚、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虚弱,每项最高分为4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EGF和MVD表达均在患者胃镜检查时取黏膜组织按说明书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1.4 统计学
.png)
3 讨论
慢性胃炎在各种胃病中的发病率最高,是因多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的胃炎居于首位。服用西药治疗慢性胃炎是目前临床上的常用治疗方式,能够对胃蛋白酶、胃酸分泌产生强力抑制作用,保护胃黏膜,但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降低疗效,且服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利于预后[4]。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痞满”、“胃脘痛”范畴,其发病与肝肾脾均有一定联系,分型多为气滞血瘀或肝气郁结型,因此治疗需以益气健脾为主[5]。本研究所用四君子汤方中茯苓有健脾渗湿之功效,让脾胃的运动功能得以恢复;白术、人参有补脾胃之气的功效;甘草则能够和中补脾;另外再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辩证施治,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四君子汤的重要功效在于益气补脾,改善脾胃气血生化功能,经现代药理学证明,四君子汤不仅能够增加血液循环,还能够强化血液运行动力,帮助胃黏膜的愈合[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EGF、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VD则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增强血管活性更快地修复胃黏膜,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崔永刚,刘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53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30(11):120-122.
[2]杨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效果[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1,16(04):310-312.
[3]张万岱,李军祥,陈治水,危北海,唐旭东.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06):738-743.
[4]张万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病的路径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1,26(03):287-288+294+282.
[5]张静华.观察由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类中药组成的胃康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01):226-228.
[6]刘静.亮菌口服溶液与兰索拉唑对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5):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