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强
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中心卫生院 山东聊城 252126
【摘要】目的:研究牙体缺损患者疾病治疗中采用快速镶牙修复与烤瓷牙修复技术对牙周的损害。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研究期间治疗的58例牙体缺损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甲组(29例,快速镶牙修复)与乙组(29例,烤瓷牙修复),研究指标为口腔功能、牙周损伤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乙组牙体缺损患者口腔功能高于甲组牙体缺损患者,P<0.05;治疗后,乙组牙体缺损患者牙周损伤并发症好于甲组牙体缺损患者,P<0.05。结论:快速镶牙修复与烤瓷牙修复是牙体缺损的主要治疗方式,后者更有利于患者口腔功能恢复,长期治疗效果好,对牙周的损伤更小。
【关键词】牙周危害;快速镶牙修复;烤瓷牙修复
牙体缺损属于临床常见口腔疾病,可以通过镶牙、牙体修复完成牙齿缺损修补,恢复口腔功能。快速镶牙修复、烤瓷牙修复是牙体缺损常见方法,但在修补之后由于修复技术等原因容易引发牙周损伤并发症疾病,不仅会降低修复方法应用效果,甚至给患者的牙周带来损伤,因此分析两种常用修复方法对牙周的损害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1]。鉴于此,选择我院治疗的58例牙体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研究期间治疗的58例牙体缺损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甲组(29例)与乙组(29例)。甲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9.03±3.07)岁。乙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9.12±3.12)岁。牙体缺损患者基线资料对比P>0.05,符合此次牙体修复牙周损害研究需求。
纳入标准:(1)符合《维护牙周健康的中国口腔医学多学科专家共识(第一版)》牙体缺损修复标准;(2)所有牙体缺损患者知情同意此次牙体修复牙周损害研究内容。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牙体修复牙周损害研究者;(2)精神疾病;(3)牙体缺损≥2颗者。
1.2研究方法
甲组牙体缺损患者接受快速镶牙修复:(1)结扎牙体缺损患者牙颈部,在此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双股线;(2)为牙体缺损患者注入自凝塑料。
乙组牙体缺损患者接受烤瓷牙修复:(1)选择镍合金材料开始修复;(2)观察牙体缺损患者牙齿特征,开始预备牙体;(3)开始备牙,调整好牙齿的切端;(4)将基牙形态进行调整,确保烤瓷牙与其一致性;(5)检查牙齿外形是否规则。
甲组与乙组均接受为期6个月的牙体修复牙周损害研究随访调查。
1.3研究指标
口腔功能:(1)治疗前;(2)治疗后。由牙体修复牙周损害研究人员采用花生咀嚼法对牙体缺损患者的口腔功能进行评价,求出效率比。操作前,先让牙体缺损患者咀嚼烘烤干净的脱皮花生10g,咀嚼5min后用清水漱出过滤(10目筛)、冲洗烘干、称重。效率比=过滤后重量÷未咀嚼前花生重量×100.00%。
牙周损伤并发症:(1)急性炎症;(2)基牙疼痛;(3)急性牙髓炎;(4)继发性龋坏;(5)牙龈黑线。由牙体修复牙周损害研究人员统计随访期间患者牙周损伤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牙体修复牙周损害研究中用SPSS 27.0软件处理牙体缺损患者研究数据,并用t检验、卡方检验完成牙体缺损患者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的组间数据差异计算工作。牙体修复牙周损害研究中P<0.05则表示统计学差异值大。
2 结果
2.1口腔功能
治疗后,乙组牙体缺损患者口腔功能高于甲组牙体缺损患者,P<0.05,如表1。
.png)
3 讨论
牙体缺损修复技术主要采用人工材料进行修补,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技术不达标、材质问题等因素,导致牙体缺损患者在长期预后期间出现牙周损伤。研究中,选择我院治疗的58例牙体缺损患者进行牙体修复牙周损伤研究,可以发现乙组牙体缺损患者在牙周损伤并发症上明显低于甲组牙体缺损患者,并且口腔功能更好。数据差异原因主要在于甲组牙体缺损患者接受的快速镶牙修复技术所使用的材料为高引发剂,在短时间内为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无法达到美观且高效的修复作用,患者口腔功能恢复十分有限,后期维护中塑料材质容易损伤患者口腔黏膜,引发多种牙周损伤并发症[2]。相比较之下,乙组牙体缺损患者接受烤瓷牙修复技术中所使用的烤瓷牙不仅外形美观,密合性高,在长期使用中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减少对牙体缺损患者的口腔损伤,降低周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牙体缺损患者的口腔功能[3]。
综上所述,快速镶牙修复与烤瓷牙修复是牙体缺损修复的主要修复技术,烤瓷牙修复方式更有利于恢复牙体缺损患者的口腔健康,减少对牙周的损伤,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杨荣红. 快速镶牙修复与烤瓷牙修复对牙周的危害性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0):73,75.
[2] 吴孝楠. 快速镶牙修复与烤瓷牙修复对牙周的危害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7):1007-1008.
[3] 丁蕾娜. 快速镶牙修复与烤瓷牙修复对牙周的危害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