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补牙材料治疗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7期   作者:陈颖
[导读] 为了研究不同的补牙材料修复对牙体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
        陈颖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200040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的补牙材料修复对牙体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选取2019年7月到2021年3月来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口腔科就诊,接受充填治疗的60名牙体楔状缺损病人为有效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名,每组使用的补牙材料不同。对照组、观察者患者分别使用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分析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总满意度、填充材料功能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高,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都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临床医学上,治疗牙体楔状缺损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种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牙体楔状缺损;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

        牙体楔状缺损是常见的一种非龋齿性疾病,是一种牙体唇侧靠近颈部硬组织的不断消耗造成的缺损,缺损形状多为楔形,故而得名。这种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或者缺乏口腔卫生意识的人群。牙体楔状缺损与习惯横向刷牙有关系,多发生于前牙。前牙的楔状缺损会对患者的日常饮食造成影响,还会影响牙齿的美观,甚至会被细菌感染引起过敏症、牙髓炎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然而,牙体楔状缺损不好自愈,需要医生对缺损部位填充修复,临床医学上多使用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填充修复治疗[1]。文中研究选定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口腔科的60名牙体楔状缺损患者调查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分析研究临床上采用不同的补牙材料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7月到2021年3月来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0名牙体楔状缺损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为30名患者,使用不同的补牙填充材料。对照组年龄在32到57岁之间,观察组年龄在32-56岁之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由经验相当的医生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分别使用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补牙填充治疗。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充填材料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总满意度。其中,充填的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不同层次,由此计算出总有效率。
        充填材料功能的评价标准根据治疗后患者是否可以咀嚼坚硬食物等日常生活能力分为>84分、61~84分,<61分三个不同层次,满分为100分。满意度来源于对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补牙后的并发症多指牙龈乳头炎、牙髓炎和食物嵌塞等,通过调查了解被选取患者的实际情况做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t表示计量资料,x士s表示标准差,t检验为两组间的比较。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组间比较,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满意度和充填材料功能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牙齿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对人体健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若出现牙齿损坏或缺失,就会给一个人的生活饮食带来很大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甚至由于没有嚼碎食物而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牙体楔状缺损作为最常见的牙体疾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患者。诸如个人刷牙习惯、饮食习惯、酸性物质的侵蚀、牙颈部结构、遗传等都容易引起楔状缺损的发生。发病期间,患者对冷热刺激较为敏感,出现突然酸疼等不适症状。有研究认为,要避免牙齿楔状缺损引起的如牙本质过敏症、牙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合适的时机选择补牙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补牙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2]。大多数情况下,牙体楔状缺损往往发生于前牙,对美观度有很高的要求。由于前牙用力原因,填充的材料更容易错位脱落,再加上缺损位置临近龈沟,口水和分泌物相对比较多,给隔湿带来困难。不少患者偏爱横向刷牙,这一习惯很难因为接受治疗而有所变化,也会影响牙体楔状缺损的修复[3]。所以,牙体楔状缺损的填充治疗往往需要二次填充,返工率比较高。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填充材料应满足一下4个条件:第一,补牙填充体材料颜色接近患者牙齿,这样不影响牙齿的整体美感度;第二,填充体材料本身应具备一定的粘接力,能够与牙体组织结合,不容易错位脱落;第三,填充体材料要满足隔湿的性能,使用时不会因为隔湿没做好而影响材料的整体固定;第四,填充体材料硬度合适,日常的刷牙或咀嚼食物等不会造成材料的过度磨损。

        针对楔状牙齿缺损,临床上最常见的填充材料为、光固化玻璃离子、普通复合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和流体树脂等。其中,玻璃离子由于对牙髓的刺激较弱,在凝固后也会不断扩散出氟离子,能达到有效抗龋齿的效果,因此,多用于乳牙的填充。但玻璃离子也存在硬度不够、容易磨损、材料容易脱落等缺陷,这些固有的缺陷很容易造成牙体楔状修复的失败[4]。树脂材料因粘接性好、不易机械磨损、色泽好、亮度高、美观度高等优点备受患者喜爱。有临床研究表示,在修复治疗楔状牙体缺损时,比较分析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和流体树脂三种材料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使用流体树脂治疗成功率最高,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材料治疗成功率一般,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材料治疗效果最差。所谓的流体树脂是一种近年出现的新型牙体填充材料,可以避免因外界的热胀冷缩导致出现细小空隙,进而有效减少了微渗透的发生,提高了牙体楔状缺损修复的成功率。然而,为了确保流体树脂的流动性,其所填充的无机填料远比复合树脂少,这就使流动树脂固化后的强度低于复合树脂。因此,有学者建议将流体树脂与复合树脂配合使用治疗牙体楔状缺损,流体树脂可作为牙体衬洞垫底,复合树脂可用于填充窝洞表面[5]。光固化复合树脂具有色泽好、亮度高、耐机械磨损等优点,同时由于树脂表面粗糙能更好地与周围牙组织结合,达到不错位更牢固的目的。

        本文调查研究表明,观察组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充填材料功能评分、满意度等综合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考虑填充材料的美观度、牢固程度、机械磨损程度、患者填充修复后的满意度、日常咀嚼食物影响等多个方面,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材料明显优于玻璃离子。总之,牙体楔状缺损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牙体预备、牙体表面处理、排龈等,临床医学上,相比玻璃离子,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材料治疗牙体楔状缺损效果更好,成功率更高,可以提升患者对牙体填充治疗的效率和满意度,而且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口腔医生充分重视,并担当起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妹,用不同的补牙材料治疗牙体楔状缺损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7, 15(19):121-122.
[2]陆爱云.光固化树脂和富士IX玻璃离子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I].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 ,28(1):115-116.
[3]颜强.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充填材料用于楔状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D.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1):2529-2530.
[4]李春枝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7):184.
[5]王莉.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及并发症[]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34(9):69-70.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