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萍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 检验科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诊断中采取血清尿酸检验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6月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组,再选取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参照组,比较血清胆红素与血清尿酸检测值。结果 实验组血清尿酸水平较高,血清胆红素各指标水平较低,P<0.05;血清尿酸水平>500umol/L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高于300-400umol/L、400-500u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疾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血清尿酸水平越高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越大,可作为冠心病诊断中的主要指标,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后续治疗意义重大。
【关键词】冠心病;血清尿酸;血清胆红素;准确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该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引发的心肌供血不足的疾病,最终会造成心肌功能性障碍[1]。患者临床表现为气促、心衰及胸痛等症状,严重会危及其生命安全。该疾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均存在一定的关系,虽然通过药物治疗可控制部分病情的发展,但长期冠心病会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而且部分患者患病后未及时确诊,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对其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2]。血清尿酸是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指标,可为后续治疗提供主要依据。本文分析该疾病诊断中采取血清尿酸检验的诊断价值与准确性,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6月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组,再选择相同时间段内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参照组,实验组男女比35:25,年龄60-75岁,平均(70.23±3.12)岁,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参照组男女比36:24,年龄61-75岁,平均(70.25±3.15)岁,两组一般资料一致,P>0.05。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实验室指标检验,比较血清相关指标水平。两组患者均采取清晨空腹血5ml,放置于抗凝管内,通过离心沉淀分离血清后,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深圳迈瑞公司,型号:BS300)对血清尿酸进行检验,使用的试剂为配套试剂,分别记录血清尿酸值与血清胆红素等。
1.3 观察指标
(1)比较血清尿酸与血清胆红素水平。
(2)比较不同尿酸值发生心力衰竭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png)
3 讨论
冠心病是危害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胸痛、气促等,病情严重时易引发心力衰竭,严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3]。
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方式包括诸多种,其中包括造影、彩超及心电图等均可反映出疾病的程度[4]。在该疾病的诊断中,血清尿酸是诊断病情症状的主要指标,随着病情的发展,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会随之增加,早期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是治疗该疾病及缓解心力衰竭的主要措施[5]。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健康人群相比较高,且血清尿酸水平越高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应重视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尤其是对于血清尿酸水平较高的患者,此外,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心力衰竭,可最程度的改善预后[6]。
综上所述,该疾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健康人群相比较高,其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也越大,其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指标,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郎勇,冉迅,屈模英.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12(9):1184-1186,1191.
[2]李健,况宇,秦维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4):3632-3634.
[3]高扬,刘伟,高尧,等.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J].广西医学,2020,42(24):3197-3200.
[4]周春娟,毛文娟,王瑜硕,等.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19,30(24):3152-3155.
[5]关泽勇,王立立.冠心病病人血清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内皮功能及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8):1259-1262.
[6]董茜,韩晓涛,陈永福,等.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TBIL、hs-CRP、尿酸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9):1669-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