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薇林
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江油 621700
一、概述
老化是人的生命过程中必需经历的一个阶段。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只要年满六十岁就开始称为老人,无论性别、种族、宗教。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提高,我国也因此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系统器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和损伤,生理机能逐渐退化,机体的免疫功能也逐渐下降,患病率也随之增长。目前,手术是治疗诸多疑难杂症、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据调查显示,大多老人都接受过至少一次的手术治疗,临床上老人成为了占比最大的手术群体。手术一般要先进行麻醉,为了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特点及对麻醉的影响。
二、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特点及对麻醉的影响
1、神经系统
老年中枢神经系统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大脑萎缩。主要表现为大脑皮质萎缩、受体数量减少、神经元减少、神经突触传导速度下降,故神经传导功能减退。因此作用于神经系统的麻醉药物对于老人来说过于敏感。神经传导功能退化降低了自主神经的兴奋性,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和β肾上腺素的兴奋性被减弱,容易导致因心血管对激反应迟钝引发的重度低血压。神经递质的变化影响到药物药效,如对咪达唑仑或者咪唑类药物出现敏感性变化。还有些老年人还伴有神经上的疾病,如老年痴呆症、记忆丧失、帕金森综合征。手术后的老人极其容易出现谵妄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某些药物如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哌替啶、抗胆碱类药物、苯海拉明和东莨菪碱等都可诱发谵妄。相对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出现最频繁。研究表明,有10%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手术后三个月出现了认知功能障碍。
2、呼吸系统
鼻黏膜及其腺体萎缩,减弱了上呼吸道的温化和湿润功能。咽黏膜、咽部淋巴结、气管及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腺体均发生退行性改变甚至萎缩。主要表现为黏膜变薄、支气管纤毛倒伏粘连、鳞状上皮化生。从而导致黏膜纤毛运动功能降低、局部防御功能下降。同时肺部也发生了退行性改变,肺组织纤维老化易断裂随之减少,使得肺部变硬,弹性减少。肺泡老化逐渐减少,剩下的肺泡负担重变大,肺泡壁变薄,有效呼吸面积随之缩小,容易引发肺气肿或者支气管扩张。肺组织弹性和气道阻力会影响肺顺应性,胸廓顺应性也会降低,胸廓移动受限。小气道弹力的缺乏会造成空气滞留,再加上肺顺应性的下降和肌肉力量的削弱,易导致老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低氧血症会导致麻醉后呼吸暂停的情况出现。
3、消化系统
老年人的各个脏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吸收、代谢和排泄药物功能存在一定障碍。其中肝脏萎缩最为明显,肝细胞和肝脏血流量的减少,使得消化酶活性降低,分解效率低下,使得麻醉药物不能及时完成生物转化及清除。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减弱,药物不能与蛋白质结合吸收,从而导致药物以游离状态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4、循环系统
心血管系统的衰退主要表现为心脏的最大心率逐渐减慢、心收缩力和舒张力耗时增多、心收缩力减弱、心储血量和排血量减少。心律失常频发主要是心血管系统反应能力的衰弱造成的。
心肌和血管由于老化逐渐失去弹性硬化,心室顺应性随之降低,从而造成了心肌肥厚。心室舒张功能的减弱造成舒张功能障碍,舒张功能障碍患者在围手术期对液体超负荷极其敏感。老年人传导阻及房性或室性早搏的出现是由于心脏传导通路及心肌受纤维化的影响。导致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是造成麻醉和手术后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5、内分泌系统
随着机体逐渐衰老,内分泌器官功能明显下降。老年男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明显女性则是胰腺功能减退明显。由于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减退,对药物刺激的反应作用也随之减弱。大多数老人因耐糖量降低且患有糖尿病,因此围手术期不宜静脉补给含糖类液体。老年群体容易脱水,出现水电解质或者酸碱失衡的情况。
6、泌尿系统
肾功能萎缩,肾单位和肾小球数量减少,肾小球过滤时间和尿液生成时间延长,也就是说肾脏会延长药物作用的排泄时长。
三、老年人手术前用药及麻醉方法的选择
麻醉方式的选择:一般而言,对颈部上肢手术选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下肢下腹部手术可选用椎管内麻醉,上腹部、胸内、颅内手术选择全麻。对特殊情况如患者全身情况较差、手术范围和难度大、对麻醉质量要求高的可以全麻辅助外周神经阻滞。总而言之,对老年患者来说,麻醉的选择更需要权衡利弊,尽可能做到对生理干扰最小,易于控制,停药后能迅速恢复生理功能。
四、小结
为了让意识清醒或者不清醒的患者在无痛或者轻痛的状态下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措施叫做麻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系统器官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较差,再加上老年患者大多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这些无一不加大了手术的风险。为了保证手术成功,了解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特点及对麻醉的影响以及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