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兰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 探究常规护理与时间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取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来我院医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51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施时间护理的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采用时间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常规护理;时间护理;护理满意度;脑梗死
脑梗死病因主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近期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结果表明,90%的脑梗死风险基本都由于高血压、吸烟、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糖尿病、饮酒过量、过度精神压力、抑郁、有心脏基础疾病和高血脂症造成。脑梗死患者发病急,一般在休息或睡眠状态下发作,其临床症状在发病后几个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一般会损伤脑组织及临近受累脑组织的功能,对患者后期的恢复极为不利,因此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有着很高的要求【1】。本文主要分析常规护理和时间时间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和满意度,具体办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来我院医治的脑梗死患者102例进行研究。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51人。实验组男性患者31人,女性患者20人;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52岁,平均年龄为(62.16±1.2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0人,女性患者21人;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51岁,平均年龄为(62.21±1.19)岁。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实验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2组患者均经过本人和家属同意参加本次研究,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具体办法如下:(1)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减少恐惧心理。与心理焦虑、抑郁、紧张的患者进行沟通,针对内心问题,进行心理疏导,积极的心态有利于病情恢复。(2)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测,若有异常情况,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进行处理。(3)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每日对病房进行通风、消毒、保持室内干燥卫生。(4)帮助患者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少食多惨、少油少盐、低脂低糖,多服用膳食纤维,保持患者肠道的健康水平【2】。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时间护理,具体办法如下:(1)在病发后2天内,严格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血压等。(2)在后期护理中,根据服用药物的半衰期合理安排患者的服药时间,而不是所有药物同时服用。(3)每天根据人体血压变换规律进行血压监测,每天上午10点、下午14:00进行血压监测。(4)根据人体饮食习惯,每天餐前、餐后2小时和睡前对血糖进行监测。(5)患者应该每日根据情况多次进食,每天超过4次进食。(6)每天上午对患者普及相关病症知识,在患者去进行康复训练时,打扫病房卫生和消毒【3】。
1.3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范围在0-42分之间,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失越严重。
(2)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每小组人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采用%表示,用X2检验;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实施护理前,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数据相近,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数据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jpg)
2.2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实验组中非常满意40人,满意10人,不满意1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03%;对照组中非常满意20人,满意24人,不满意7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6.27%。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4.8830,P值为0.0271,P<0.05)。
3.讨论
脑梗死属于急症,也是一个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应本着早治疗的原则进行治疗,在发病的4.5-6h内尽可能进行溶栓治疗【4】。同时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时间护理治疗,根据患者引发病症的病因,在合理的时间进行药物的服用和基本情况的监测,有助于监测指标的准确性,避免盲目监测,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施时间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增强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映文,陈汝专. 中医护理结合现代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价值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5):224-225.
[2] 谢小丽,胡晴.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20,33(z1):285-286.
[3] 杨斌姣. 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分析[J]. 特别健康,2020(23):235,237.
[4] 张荣生.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心理状况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A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