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妮
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目的:探究异常妊娠产妇经针对性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异常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分别为34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产妇的SAS、SDS、VAS评分、新生Apgar评分、产妇及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存在明显优势,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针对性护理后,异常妊娠产妇的疼痛感及心理压力均得到了有效缓解,且促进了新生儿的健康分娩,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关键词:异常妊娠;针对性护理;SAS评分;Apgar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异常妊娠是产妇在怀孕期间遭遇的异常现象,其多表现为早期孕出血、子宫闭锁、胎儿发育迟缓、胎位不正、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异常等诸多情况,对产妇身心及胎儿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而近年来,异常妊娠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其可能带来早产、流产等系列问题,产妇不仅要遭受身体上的剧烈疼痛,而且,极易陷入焦虑、恐惧、易于等负面情绪之中,并影响胎儿正常生育与成长,为此,给予异常妊娠产妇以针对性护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其缓解身心上的痛苦和压力,利于其产后恢复和胎儿生长,而本次研究即以本院异常妊娠产妇为研究实例,分析其经过针对性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探究异常妊娠产妇经针对性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异常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参照组,两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年龄在25-41岁,平均年龄为(32.25±2.89),平均孕周(36.68±1.26),参照组年龄在26-43岁,平均年龄为(32.18±2.85),平均孕周(36.52±1.28),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所有产妇均满足异常妊娠诊断标准[1],且通过B超检查确诊;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所有产妇均无神经系统、重大器官障碍及疾病。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也即监测与观察异常妊娠产妇各项身体指标,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及用药,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产前、产中、产后等全过程的针对性护理,其中,产前针对性护理,是异常妊娠产妇入院后,医师应密切观察产妇身心变化,主动与之沟通交流,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并利用图文、音视频等方式进行健康宣讲[2],向产妇细化阐释分娩过程、注意事项等知识,让产妇充分了解分娩知识,缓解内心恐慌、焦虑的情绪;产中针对性护理,分娩陪护医师应实时监测产妇宫缩状态,待进入剧烈的宫缩疼痛时,鼓励产妇、帮助其调整呼吸,适当的用力进行分娩,并辅助按摩帮助其缓解疼痛[3],并根据产程情况,通过切开会阴部、注射宫缩素,辅助产妇顺利分娩;产后针对性护理,则是则异常妊娠产妇分娩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及时高职产妇新生儿健康情况,让其与新生儿进行批复接触、早吸吮,并叮嘱其仅是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注意健康、规律饮食,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为产妇营造干净卫生、温馨的护理环境,且需与家属及时进行沟通,了解产妇心理状态,详细讲解产妇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帮助产妇调整心态、进行心理的自我疏导,以乐观的心态做好分娩后的修复保健。
1.3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临床效果评价指标,选定SAS、SDS、VAS评分,对异常妊娠产妇经针对性护理后的心理焦虑、抑郁及疼痛程度进行比较,SAS以50分为分界点,50-59分、60-69分、70分以上各对应轻度、中度及重度焦虑,SDS以53分为分界点,53-62分、63-72分、73分以上各对应轻度、中度及重度抑郁;VAS以10cm尺子为准,0、10刻度分别表示无疼痛、剧烈疼痛。并密切观察、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调查产妇及家属对于针对性护理的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所有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方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想χ2检验[3],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2.1产妇SAS、SDS、VAS评分比较
经过数学统计,可知给予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产妇SAS、SDA、VAS评分分别为(40.82±3.38)、(37.26±3.02)、(2.68±1.28),明显优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参照组的(47.22±3.66)、(47.05±3.58)、(5.20±1.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经对比,观察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6±0.9),明显优于参照组的(6.5±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产妇及家属满意度评分
通过分析,可知经针对性护理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39±5.73)、(90.22±5.65),高于参照组的(87.36±5.48)、(85.75±5.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束语
目前,因为环境、孕产妇身体素质及心理压力等问题,异常妊娠时长发生,而如何有效减少异常妊娠对产妇及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科学、完善的护理至关重要。而针对性护理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异常妊娠产妇个体差异及需求出发给予针对性、全方位的护理干预,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其经过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产妇SAS、SDS评分分别为(40.82±3.38)、(37.26±3.02),且新生儿Apgar评分达到了(8.6±0.9),产妇及家属对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可见其临床效果明显,对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均产生了积极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巩志香.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异常妊娠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名医,2020(01):186.
[2]曹敏.异常妊娠产妇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1):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