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胡静
[导读]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
       胡静
        湖北省五峰县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443000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到本院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80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从鼻肠管给予营养支持与常规的护理,研究组的40例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以及临床相关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82.50%(P<0.05);研究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效果
        临床上多见的一种急腹症是SAP(重症急性胰腺炎),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使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能够降低内毒素、肠道细菌移位,对肠黏膜的屏障功能进行有效保护,进而使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得以维持。且给予患者有效、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提升临床效果[1]。本文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到本院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到本院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80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在23-65岁,平均(44.00±6.73)岁;研究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在22-68岁,其平均(45.00±6.98)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从鼻肠管给予营养支持与常规的护理:对患者心率、血压、体质量、腹部的特征、摄入的营养量、排便的情况、出入水量进行监测。每隔六小时对患者胃残留量进行一次检查,如果小于150ml继续供给,大于200ml暂停供给,150-200ml减少供给的速度。将喂养管固定好,且将口服的药物碾碎后兑一定量的温水待其完全溶解进行鼻饲,喂养管需定时进行冲洗,防止出现堵塞的情况。研究组在以上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①组建集束化护理的团队,成员包括2名护理人员及科室主任、护士长各一名。开展护理工作前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且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肠内营养的管理计划。②利用超净台将当天的营养液配置好并保存在室温内,其时间小于等于4h,冰箱内保存的时间小于等于24h,给予患者营养液输注时需将胃内的残余量回抽,输注原则需遵循速度从慢逐渐到快、容量以少至多、浓度从低逐渐到高,且通过加温器对其加温处理,营养液的温度需保持40℃。③鼻肠管的前端需保持在空肠的位置,床头升高到30°~ 50°,患者选择半坐卧姿势,防止营养液流入十二指肠、胃部而使患者病情发生恶化。进行输注之前需以20至25 ℃的温开水冲管,若持续的输注需各4小时冲一次管。且固定好体外的鼻肠管,以免发生脱落的情况。④注意患者有没有出现腹胀、呕吐、胃潴留、腹泻、误吸等,如果有呕吐的情况,需及时检查其鼻肠管是否移位;有腹胀的征象则需减慢输注营养液的速度,并按照医嘱给予患者胃肠动力、止泻的药物。
1.3观察的指标和评定的标准
        ①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显效:临床特征消失;有效:临床特征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特征加重。②观察两组腹胀、腹痛缓解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等。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组内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研究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护理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护理总有效率82.50%,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
2.2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
        护理后,研究组腹胀、腹痛缓解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3.讨论
        SAP疾病的特点是病情危重、起病比较迅速,该疾病的发生主要是患者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所致[2]。患者大多伴有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的情况,易导致病死、并发症的情况增加,而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能减少病死率,但会导致患者产生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3]。所以,除了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之外,还需实施有效、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进而增强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82.50%;研究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说明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究其原因,可能是集束化护理属于一种新型的管理护理模式,其主要是经过实施多种具有循证基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治疗对策[4]。可以给患者提供针对性、优良的医疗服务模式,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特征。且给予SAP疾病患者肠内营养管理和集束化护理,能减少患者不耐受症状的发生几率,使其腹胀、腹痛的情况得到缓解,并提升患者的营养指标,帮助患者恢复健康[5]。
        总而言之,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顾炫,詹维伟,胡赟赟.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超声检查鉴别诊断与分[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9(6):989-992.
[2]杨亚明,王剑锋.肠内营养对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0):72-74.
[3]廖涛,陈慧.集束化干预对提高骨科内镜处理效果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3):1236-1238.
[4]贺欣,范艳竹.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4):422-424.
[5]胡艳群,钟薇.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9,23(10):2061-2065.
修改意见: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到时间跨度还要大一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