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亚婷
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妇科住院患者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妇科接受住院治疗且留置尿管的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尿路感染的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妇科接受住院治疗且留置尿管的患者的800例患者,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为(42.16±5.53)岁;导尿管留置时间为2~21天,平均留置时间为(6.97±2.24)天,发生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患者有1例,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1.25‰,感染病原菌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等。妇科患者发生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留置时间、抗菌药物、糖尿病、意识障碍等。结论:妇科住院患者留置尿管后,可能会出现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致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具有多样化特点,医护人员需要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的基础上留置尿管,尽可能减少非必要的尿管留置,同时还要对拔管指征进行定期评估,尽可能的缩短留置尿管的留置时间,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风险。
关键词:妇科;留置尿管;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引言:在临床护理操作中,高频出现的侵入性操作之一,就是留置导尿,虽然留置尿管可以辅助患者排尿,但是也会引发尿道损伤,患者发生尿道感染的风险也将因此而提高。留置尿管后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属于典型的医院感染。患者出现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后,不仅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还会增加患者住院的时间及经济压力,甚至还会对患者疾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女性特殊的生理构造,使其特别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更高。相关数据显示,因妇科术后留置尿管而导致的尿路感染率高达80%。所以,分析研究导致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在分析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治疗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本文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妇科接受住院治疗且留置尿管的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旨在分析研究患者尿路感染的情况及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妇科接受住院治疗且留置尿管的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资料来源于我院妇科住院管理信息系统。
本次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第一,住院期间留置导尿;第二,患者在留置尿管前,没有尿路感染。
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第一,未满18周岁的患者;第二,患者在留置尿管前,存在感染症状;第三,相关资料不全者;第四,住院期间死亡患者。
1.2方法
研究人员将患者相关数据从信息系统中导出后,严格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数据进行整理,对患者的姓名、住院时间、疾病种类、导尿管留置时间、是否手术、置管次数,是否同时存在意识障碍、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疾病,同时对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尿液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数据提取。对于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要通过言语刺激和其他刺激来对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进行评估。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尿道插管患者中出现泌尿道感染的人数/同期患者尿道插管的总人数×1000‰。
1.3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
2结果
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妇科接受住院治疗且留置尿管的患者的800例患者,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为(42.16±5.53)岁;导尿管留置时间为2~21天,平均留置时间为(6.97±2.24)天,发生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患者有9例,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1.13%,感染病原菌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等。妇科患者发生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留置时间、抗菌药物、糖尿病、意识障碍等。
3讨论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属于最常见、最典型的意愿感染。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发生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人数,每年都超过100万例,占医院感染总数的40%左右。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不仅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还会增加患者住院的时间及经济压力,甚至还会对患者疾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效预防及控制留置导尿管患者出现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在本次研究中,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1.25‰,这一结果和其他地区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导致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等,在治疗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要结合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来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择,避免产生多重耐药菌。分析研究引发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可以更好地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导致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留置时间、抗菌药物、糖尿病、意识障碍等。女性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泌尿系统的解剖屏障发生改变,免疫力呈下降趋势。导尿管作为一个异物,长时间留置于患者体内,尿道内的防御屏障会受到破坏,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能够显著降低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如果不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增加患者痛苦。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其体内的粒细胞功能受损,当病原菌入侵时,其在留置导尿管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更高。意识障碍患者的免疫力、抵抗力相对较低,其会阴内的自净能力也将减弱,难以抵御致病菌的入侵,所以其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较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导致妇科住院患者出现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而年龄、留置时间、抗菌药物、糖尿病、意识障碍等,都是导致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妇科住院患者留置尿管后,可能会出现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致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具有多样化特点,医护人员需要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的基础上留置尿管,尽可能减少非必要的尿管留置,同时还要对拔管指征进行定期评估,尽可能的缩短留置尿管的留置时间,医务工作者结合药敏结果用药,避免产生耐药菌。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健康宣教,特别是对留置尿管患者加大宣传教育,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颖.MDT在降低妇科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8):125-127.
[2]刘芳,范雅静.妇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0,46(04):444-446.
[3]夏雪.卵巢癌术后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11):1883-1887.
[4]冉静,黄辉萍,祝梅芳,谷巍.妇科手术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9):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