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伟,董双锋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和田848000
【摘要】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心脏术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100例心脏术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多侧孔引流,实验组行负压封闭引流,对比切口愈合情况及经济指标。结果:实验组切口愈合率(X2=8.5241,P=0.0000)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换药次数(t=8.5412,P=0.0000)、总住院时间(t=14.2521,P=0.0000)、因切口住院费用(t=22.5241,P=0.0000)等经济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可促进患者切口的快速愈合,减少患者的治疗经济费用,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心脏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经济指标
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会导致患者出现纵膈感染或血行感染,若未予以患者及时的治疗与处理,随着病情的恶化发展,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根据数据调研显示,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在0.5%~5%之间,其病死率达4%~48%,因此积极有效的早期预防与治疗是抑制感染发生,降低患者生命威胁的关键所在[1-2]。目前,临床常与引流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清除坏死组织与感染物,但随着换药次数的增多,不仅会导致患者治疗周期延长,且还会受到引流不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的切口愈合速度降低,增加了患者的临床治疗经济费用,因此亟需采取更为有效的引流治疗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被广泛运用到了临床难愈性复杂创面的治疗当中,不仅具备较高的愈合效率,而且还可有效降低治疗经济费用,更能满足患者的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需求。基于此,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100例例患者分别行不同引流治疗,现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心胸外科接收的100例心脏术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多侧孔引流,实验组行负压封闭引流,对比切口愈合情况及经济指标。实验组男女20:30,年龄25-64岁,平均(49±4.41)岁;对照组男女21:29,年龄26-65岁,平均(49±5.08)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多侧孔引流:清创后多侧孔引流,纱布及棉垫覆盖创面包扎 , 有积液或积脓出现时及时换药,创面新鲜后重新缝合伤口。
实验组行负压封闭引流:清创后敞开死腔 , 用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覆盖行负压封闭引流(压力值为75-150mmHg),常规换药, 7-10d后去除敷料,根据情况换药或二次手术缝合。
1.3观察指标
(1)对比切口愈合情况。(2)对比经济指标。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与秩和检验分析,差异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对比
实验组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jpg)
3讨论
对于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医师常做正中切口,因此若术后切口处理不当,出现愈合不良的情况,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感染,严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数据表明,导致心脏手术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通常与患者的基础情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糖尿病、慢阻肺、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出现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远高于其他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还会受手术操作因素的影响,术中电刀功率过大导致脂肪液化及缝合技术不当等均会引起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此外,对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而言,常规换药过程中换药次数的增加及窗口自的多次暴露也会导致患者治疗周期的增加,影响到切口愈合速度,因此对于该类患者而言,传统的治疗方式使用效果受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是近年来临床治疗难愈性复杂创面的常用方式,该治疗方式能够通过生物膜隔离空气,局部封闭而维持负压的方式帮助患者有效抑制切口的感染,从而促进切口的愈合。与传统的切口治疗方式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能够显著降低短期与长期的病死率,该种治疗技术能够通过密闭环境使切口内部环境与周围环境隔离,从而有效降低切口与病原菌的接触,从根本上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此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过对患者的切口不进行持续负压能够进一步减少伤口局部积液的发生,帮助患者维持切口处的干燥,减少水肿情况的发生,还可促进切口局部的血流,增加肉芽组织的形成,减轻患者感染的风险与治疗痛苦,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3-5]。通过本文论述可知,实验组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经济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心脏术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切口的快速愈合,减少治疗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郭立华,张谦,王磊,等. 负压封闭引流及湿性愈合技术在小儿尿道下裂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0,36(2):180-184.
[2] 孙浩亮,耿乐,顾卫东.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心脏术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J]. 江苏医药,2019,45(7):739-741.
[3] 展红波,孙青青,严磊,等. 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9,14(3):208-212.
[4] 姜鹏飞.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90-91.
[5] 陆月婷,冯真英.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