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后,在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下,房屋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房屋建设行业在迎来发展机遇之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行业发展挑战,在房屋建设行业尤其需要注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建设技术。本文也将立足于房屋建筑行业的相关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建设技术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保证建筑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只有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把控,注重各方面的防控和管理,才能有效完善施工质量,控制裂缝问题的出现。本文就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并给出组织管理方案,以切实的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在进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征,从而为后续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属于重要的建筑结构,但是混凝土很容易受到周边温度或者是其他因素的影响产生裂缝,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规模以及主要的施工要点加强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有效控制以及管理。虽然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模式是比较大的,但是表面系统非常的狭窄,并且内外部温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如果外部的温度超过混凝土可承受的范围,那么会出现严重的裂缝,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以及分析,以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和安全性。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大的特点是会受到大体积混凝土的影响,使得结构中混凝土的总量在不断的增加。在设计工作中需要适当的增加混凝土的使用量,并且还需要加强对内外部温度的控制,防止对混凝土结构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从而为后续的混凝土养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大体积混凝土的概述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方法就是利用正确的解决方法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稳定,让其能够在合理范围内,进而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当前,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技术,其特点主要有两点。第一,整体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想要利用大体积混凝土,那么就需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较高,在施工过程中采取连续浇筑的方法来进行。第二,大体积混凝土顾名思义,其体积较大。所以,在浇筑过程中就会导致其内部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和应力,容易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膨胀,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施工前期的准备
由于建筑工程大体及混凝土施工包含的内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大体及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全面的施工准备工作,从而保证工程施工项目和质量的有效提升。在前期准备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以及了解。由于大型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是比较大的,周边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因此在建筑内部不同结构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在进行材料选择时需要兼顾这一方面的因素,从而保证实际施工效果提高。在材料准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结构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并且还要严格的检查材料的质量,在混凝土施工材料中主要包含的是水泥或者是砂石等等,相关施工人员需要保证各个施工材料能够满足相关的标准以及要求。
在购买和选择材料时,需要对厂家的信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并且还要明确原材料的生产日期,对包装进行科学性的检查,在对这些材料确认无误之后才可以投入到现场中进行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做好数据的搜集和记录工作,从而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严格的控制每一份材料的质量。同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搅拌工作的重视程度,一定要严格的控制搅拌的时间,以及外加剂添入的量,精准性的计算出骨料和水泥的使用量,从而防止在材料中出现较大的问题和偏差,给最终混凝土施工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3.2混凝土配比和搅拌
在制作大体积混凝土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保混凝土的比例配置。在试配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强度满足建筑工程实际需求,尽可能地减少水泥的使用,避免在其中产生反应。通过对很多试验了解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尽量地将水泥保持在每1m使用450kg,这样就能够很好地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而且,大体积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还需要在这其中添加外加剂。在添加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比例的精准。所以,就需要有专业人员按照比例进行投放。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一些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非常大,所以在搅拌过程中应该采取不间断的方法,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3.3运输
在混凝土运输中需要关注的内容主要有:混凝土运输使使用到罐车,确保混凝土在运输途中仍在持续搅拌,避免离析情况的出现;考虑到运输的畅通性和安全性,一般会考虑在夜间运输混凝土,不过夜间运输中所选线路应保持照明的清晰性,防止发生交通事故;运输前要对运输车辆予以明确标注,详细标注运输混凝土的批次、等级,使现场作业人员准确了解混凝土信息,做好混凝土科学配置;在现场建设调度站,与搅拌站实行良性沟通,及时对混凝土的类型、数量等加以把控,使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符合规范要求;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从出机到浇筑施工完成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要实施覆盖养护;在运输过程中,罐车需保持匀速运转,加强内部浆料的搅拌效果,卸料前加快运转速度,以此实现混凝土的良好搅拌。
3.4混凝土的测温
施工过程中,特别是针对基础底板的混凝土项目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派专门工作人员实际勘察工程项目。例如,对于埋设一定数量的测温管要与钢筋进行紧固捆绑,以免在建设过程中导致测温管破损和位移。同时,要标注相应测温线,避免测温端头出现损坏或受湿度影响。要充分结合设计的浇筑量,基于实际施工项目需求展开科学合理配比,以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开展,满足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测温工作人员需要在上岗之前进行培训,注意在测温过程一旦出现超出25℃的情况,就需要采取降温操作。在开展测温工作之前,也要让设计人员与作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工作,充分明确施工作业的具体要点。
结语
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把控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言,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也正因如此,房屋建设企业需要重点考虑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与建设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相关的管理办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我国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牛军义.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20(15):25.
[2]罗文彬.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4):46,50.
[3]朱玉慧.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11)
[4]李胜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20,v.49(S1):37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