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建筑行业技术手段的革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改进了工程管理的方法,也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本文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 引言
伴随我国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也愈发的普遍与广泛,尤其是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更是能够凸显出积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至建筑工程管理之中,不仅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实际管理水平,也有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形象。所以说,在建筑工程管理之中,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尤为必要与关键的。
2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资源共享
所谓资源共享,主要指在局域网内部根据实际需求开通终端权限,该项技术应该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例如,在实际建筑工程管理上,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需求,对具体物料信息进行统计,当确定信息无误之后,可以将实际消耗情况输入到计算机数据库之中.后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调取数据库中的信息,了解企业具体的财务状况.从该项工作中也可以看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使用时,可以展示出明显的资源共享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管理效果,还能避免人力和时间成本的过度消耗.
2.2提高各方工作效率
建筑工程建设期间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虽然承担着协调参建各方关系的重要责任,但由于不同参建方在信息获取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利益目标也同样有所不同,因此要想使参建各方间的关系得到有效协调,其难度仍然是比较大的。而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参建各方则可以借助相关信息系统、软件工具,对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材料采购、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尽可能消除彼此间的信息获取差异,而在能够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相关信息高度共享的情况下,各参建方间的关系协调自然也会变得更加轻松。2.3精准管理,提升企业实力
工程管理的内容极其丰富,工作量往往是巨大的,而且工作领域覆盖面较大,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总是会面对着一定的困难,部分工作人员会感觉到极大的压力,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管理纰漏,因此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渗透于工程管理模式中,能够更加有序、智能化的完成管理工作,极大程度上精简人力资源成本。即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要求和实施策略,将部分先进技术融入管理工作中,提升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比如根据具体的项目类型开发特有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予以针对性的管理要求,使得管理效果能够得以优化,所有的管理工作能够统一的集中于同一个系统中集体完成。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渗透于工程管理的模式之中,是时代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 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3.1加快软件研发利用
软件开发人员应根据建设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开发管理软件,结合实体项目进行测试,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政府部门也要给予重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强制性督促一些重点项目加大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软件研发公司提供良好的软环境与硬环境,深化软件公司与建筑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充分了解建筑公司需求的前提下,加快工程管理软件的研发速度,实现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3.2注重相关技术的推广
在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主要发挥基础效能,工程管理在信息方面的有效性与精准性会对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工程最终质量。将信息技术融入于工程管理中,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工程人力资源需求,同时可以提高工程管理效果,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建设要求。然而,以当前实际情况分析,部分工程管理并未满足信息化建设要求,例如,在工程质量和成本平衡方面,若是能够将信息技术融入工程管理中,及时、准确掌握相关数据,可以在追求施工质量过程中充分考虑施工成本。
3.3形成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标准
关注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软件的的应用,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还应形成工作标准、规范工作开展行为。进而,提高工作开展的适应性,使其能够不断地与时俱进,满足现代建筑业的发展需求。例如:在施工不同的阶段,应完成哪些主要工作、记录并存储哪些主要信息等,都将其转化为工程管理数据,使工作开展更加的标准化、规范化。同时,这也有助于大数据库的建设,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3.4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
由于各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都会产生大量数据,因此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还需从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机具设备管理、设计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以充分发挥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数据应用、处理方面的优势,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的有效提升。例如在施工机具设备管理中,可专门为各重要机具设备建立电子档案,对机具设备的使用寿命、维修保养情况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根据这些信息编制完善的施工机具设备管理计划,以保证施工机具设备管理的有效性。而在施工材料管理中,则需要依靠相关信息系统对各类施工材料的进场入库数量、进场质量检验情况、入库时间、存放区域、型号、出库情况等信息进行记录,为相关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依据,以免出现质量不合格材料进场、施工材料浪费(非必要消耗)等问题的出现。
3.5结合信息化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计划
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推动建筑工程事业发展,并不是单穿的个赶时髦和点缀,而且信息时代,迫在眉睫的问题。计算机信息技技术的特征是:通过传感器实现信息收集自动化;通过 DBMS 和光盘存储等实现信息存储自动化;通过局域网实现信息交换网络化;通过 DBMS 和搜索引擎相互结合的方法,实现信息检索工具化;通过计算机多媒技术和专家系统实现信息技术集成化;通过数据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信息利用科学化;通过 MIS和 ESS实现信息管理系统化。立足这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特点,再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计划,实现对建筑工程各道工序、现场安全、施工资源的系统化管理。
4 结语
新兴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不仅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迈向智能化、数字化与现代化发展方向,更有助于给建筑业的发展夯实基础,帮助其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此,应转变管理理念与意识,愈发关注对人工智能、数字信息、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其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赋能。以便促进工作协同,在避免施工纠纷的同时,实现多方共赢。进而,推动建筑业在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显臻.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10):237-238.
[2]陈慧斌.BIM 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81.
[3]安延涛.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0(5):164.
[4]孙冬冬,李志强.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8):141-142.
[5]孙冬冬,李志强.BIM 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7):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