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运用 李春鸿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3期   作者:李春鸿
[导读]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
        摘要:改革后,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带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工程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传统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求,实行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实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预防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在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提升建筑企业的管理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质量
       
        
引言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能够实现各部门及人员的组织协调,在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中创造良好的效益。建筑工程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其建设周期较长且投资巨大,如何选择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式以增强整体管控效果,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相较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方式而言,可以对工程全过程和全周期实施管控,真正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质量。建筑工程建设中涉及较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只有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才能确保各类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防止资源浪费的问题出现,在保障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提升企业的利润水平。
        1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重要性阐释
        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涉及到技术、人员与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内容,通过严格管控建筑施工技术能够使施工质量显著提高。落实精细化管理期间,要求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用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质量是判断物品好坏的关键依据,作为现代建筑企业,为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就一定要确保施工质量达标。贯彻落实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期间,需要科学管理建筑方案、材料与施工作业人员,通过科学规划建筑系统可明显优化建筑质量。另外,在施工阶段,经各因素协调落实施工建设,能够缩减施工工期,使得建筑企业获得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通过系统管理各建筑施工技术,对施工阶段既有资源加以利用,可有效实现科学发展目标。管理工作落实期间,科学规划建筑施工材料与设备也可规避浪费现象的发生,在缩减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建设质量。贯彻落实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使得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建筑企业地位得以提高,有利于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运用策略
        2.1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竣工,否则会导致后续冲突或者矛盾问题的出现。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应该对进度管理目标进行合理确定,同时结合不同阶段的工作要点对目标进行划分,确保资源供给的充足性与及时性,根据项目进度计划要求实施全程化管控。及时对工程建设中的进度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了解其影响特点及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施工周期、管理流程等,也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因此,可以将横道图比较法和网络规划法等应用于精细化管理模式当中,增强进度管理与控制实效性。
        2.2培养精细化管理意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需培养精细化管理意识,使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将其落实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其次是确保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将精细化管理意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科学规划工程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工程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精细化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学习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工作责任意识;其次,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实施情况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最后,普及精细化管理知识,提升施工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认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
        2.3建筑合同管理方面
        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而言,合同管理的内容也十分复杂,集中体现在实施者、决策者与管理者等方面,因而其工作能力也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很多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项目均会涉及合同内容,通过对合同管理的优化,致力于工程项目成本费用比重的合理化。然而,在外包形式运用的过程中,合同管理工作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贯彻落实项目管理期间,应当针对施工队伍、设计工作人员、监理部门和承包方合同规定内容加以完善,科学制定章程并实施系统化考核,可使得精细化管理方案的落实更加完善
        2.4建筑材料管理方面
        建筑施工项目材料管理的开展方式就是优化工艺流程,使得施工成本中材料浪费比重得以降低,缩减材料费用在工程项目总成本中的比例,确保建筑施工经济结构得以优化。在实践期间,要求高度重视建筑材料出库与入库管理的作用,结合项目材料耗用的情况,对建筑施工材料领取与发放,并充分利用限额领取机制使得建筑材料实际运用更完善,以免发生严重浪费的情况。与此同时,优化施工技术并合理引进新型机械设备,同样可使建筑施工材料实际应用耗费量得以降低。在施工质量达标的基础上可优化建筑材料管理的效果,同时借助技术手段也能够缩减施工耗时,使得施工材料消耗得以减少。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材料浪费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建设,因管理措施不合理,很容易使施工现场与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科学管理建筑材料,进而引发浪费问题。为此,开展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期间,需确保建筑材料管理制度的合理化制定。通常要对材料放置区进行设置,确保分类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以免出现严重的材料浪费与损坏问题。除此之外,运用建筑施工材料的过程中,要尽量提高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以减少建筑材料浪费问题的发生。因而在材料采购管理期间,需针对其展开市场调查并严格审核其质量,以确保工程项目经济性与施工质量均达标。除此之外,应根据工程项目特点计算材料使用量,使材料费用支出更明确,以此为参考开展管理工作,尽可能减少材料消耗。
        2.5安全管理
        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义,只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使各项施工的推进更加高效,也是保障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关键。对当前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进行全面调整,明确施工安全主管和经理的职责,防止由于人员疏忽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在施工现场应该定期组织教育培训活动,明确施工中的隐患问题及重点防控区域,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增强不同部门及岗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对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施工氛围,强化安全管理责任意识与能力。构建奖惩机制,对于不遵守安全管理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罚,以提高其重视程度。
        结语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强整体管控能力,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欢迎。在实践工作中,应该遵循战略规划原则、明确目标原则和协调发展原则,以确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良好执行效果。明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中的各个要点,促进精细化理念的全面落实,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兴兴.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9,(06):221-222.
        [2]贺双霞.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的实践分析[J].四川水泥,2019,(06):206.
        [3]裘振婕.工程经济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市场,2019(19):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