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技术 戴乙韡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戴乙韡
[导读] 路基防护是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关键工程,它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施工活动,同时也影响到后期道路的整体使用效果。为此,施工单位应在路基防护方面予以重点关注。不仅要做好施工工艺的技术研究,还应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实施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整个工程的质量。

3305011989120***14  戴乙韡

摘要:路基防护是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关键工程,它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施工活动,同时也影响到后期道路的整体使用效果。为此,施工单位应在路基防护方面予以重点关注。不仅要做好施工工艺的技术研究,还应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实施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整个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道路工程的质量好坏对交通运输和人际往来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种交通来往需求被不断放大的时期,我国急需提升道路施工的质量和抗压性、持久性,所以跟随时代进步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也是必然的。现在的道路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道路施工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成本,所以为了更好地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效果,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对工序和项目的控制监督,注重对路基防护施工技术的使用,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
        1公路路基工程防护与加固原则
        1.1重视边坡的稳定性
        一旦建设完成,公路路基就会频繁经受雨水冲刷,在此过程中,公路路基的支挡位置和边坡都存在较大的受损风险,进而限制公路的正常使用。为此,在进行公路路基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温度、环境及温差等因素,针对路基的支挡和边坡部位进行严密的风化和抗破碎处理,以促进公路路基稳定性的提升。
        1.2关注环境保护
        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时,要求提高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最大限度地降低周围环境对施工过程的干扰,以促进自然环境和施工工程的协调发展。
        1.3强调综合治理
        通常情况下,公路路基主要由岩土架构而成,为了让路基的稳定性得到充分保障,要求积极推动路基柔性和刚性结构的整合。公路施工项目在施工中极易影响周围的环境。为此,要求施工企业以综合治理为首要原则,积极进行生态植被保护。
        1.4注重综合效应
        在公路路基施工实践中,需要充分关注公路的实用性,注重公路的综合效应,通过完善防光、防烟等各类措施,提高司机视野的清晰度,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防护工程的效果。
        2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技术
        2.1植植被
        为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的有效性,部分施工单位会采用种植植被的方法对道路进行防护,这种施工技术既有很强的防护效果,又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种植植被的方法,可以巩固道路周围的土壤,当有大暴雨时,可以降低水流速度,减少雨水对路面的冲刷,同时还可以净化路面。但是为了充分发挥植被的作用,工作人员要根据路基的特点和当地的自然环境选择相应的植物,并采取适当的栽种方法,以保证植物的成活率。一般而言,选择的是根茎较发达、成活率较高、能有效巩固周围土壤的植被。除栽植根茎植物外,还可以通过铺草加固周围的土壤,拦截雨水。相对来说,铺草坪难度较小,操作性较强。栽植时,还要选择好地理位置,根据当地的地形、自然气候,结合路基的具体情况,科学地选择栽植区域,从而有效地保护好道路。
        2.2挡土墙技术
        挡土墙技术是路基防护常用的技术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解决路基的后期变形问题。施工人员在路基边沿修建一面土墙,对路基基底的形状和边沿进行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位移计、反力计、土压力计、渗压计和锚索应力计等,借助铠装光缆在路面边沿修建土墙,合理控制土墙宽度、高度和横截面积,防止土墙倾斜和坍塌,更重要的是保证道路在投入使用后形状不变。


但在土墙施工时,施工人员会提前对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考察,然后根据具体路况,结合当地的地形、地势,来确定土墙的刚度和位移方式。按不同的施工情况,常用的土墙有钢性土墙、柔性土墙和临时支撑性土墙。
        2.3冲刷防护
        (1)直接防护。此类方法一般适用于河岸或路堤加固情境之中,可以有效提升公路边坡的抗冲刷性能。直接防护模式的使用频率一般较高,在某些特定区域内,施工企业可以运用砌石防护的形式实施施工。若河岸流速未能达到2m/s,施工单位可以借助干砌石护坡施工技术予以处理;若河岸流程超出限定值,则可以通过浆砌片石护坡施工技术实施处理。
        (2)间接防护。该防护手段和直接防护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通常借助阻流及倒流施工的形式展开对公路路基边坡的加固处理,以实现对水流形式的优化和改善,让水流可以远离原本流向的防护路段,充分降低因水流流动而对公路边坡稳定性造成的危害。借助倒流施工技术进行施工,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充分关注河流的实际情况,不断强化倒流结构设计,一般可以将其分成下述三种形式,即丁坝、顺坝和格坝。其中顺坝形设计一般可以和堤岸维持一个相对平行的状态,以实现良好的水流导向效果,借助对水流曲度的灵活化调整,对水流造成一定的阻碍,避免水流流向边坡;至于丁坝形设计,则一般采取斜放的形式,与堤岸相垂直;格坝则是将二者进行高效整合,以建筑平面为基础,将其设计为网格状,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水位溢出的风险,有效预防淤积现象出现。
        2.4打磨处理技术
        打磨也是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该方法可降低路面粗糙度,去除路面上的碎石或杂质,并能进一步加固路面。一般认为,打磨技术主要是利用磨削机进行打磨工作,打磨工作开始前,施工人员需要事先了解道路的具体情况,然后确定打磨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对路面进行压实打磨,从而提高路面密度。通过打磨处理,可使整个道路的抗压强度得到很大提高,同时,路基中防护材料可深入路面,提高路基防护工作性能。
        2.5坡面防护技术
        坡面防护是市政工程路基防护的重要内容,采用的防护技术主要有:(1)坡面防护。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路基抗风化侵蚀能力,减少风化对路基的损害。这样,施工人员就可以在路基软岩层面上铺设抗风化表层,以抵抗风蚀。(2)喷射砂浆与喷射混凝土防护。其目的还在于降低路基的风化率,这种防护措施主要应用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但与前一种防护相比,此项防护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引发其他安全事故,如坍塌滑坡。(3)干砌片石护坡技术。经济效益很强,投入成本较低,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该技术主要是以单层和双层铺砌为主,虽然能抵抗水流的侵蚀,但长时间下来,石片很容易被分解,从而发生坍塌。
        2.6实施混凝土喷射
        在此过程中,需要提前针对边坡实施固化处理,在边坡开挖的过程中实现固化处理。通常情况下,需要将第一次喷射的厚度控制在5cm左右,以实现对坡面良好的保护效果。在结束第一次混凝土喷射后,需要充分关注混凝土的滞后性,借助锚杆钻孔注浆的形式,合理安装锚杆和钢筋网等设备,以提升混凝土砂浆的饱和性。同时,需要充分结合现场实际实施钢筋安装操作,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边坡的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防护是至关重要的部分,是保障道路工程稳定性、安全性的关键,也是提升市政道路应用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要关注路基防护,从多个角度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选择最有效的施工技术和防护措施,不断提高路基防护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海洋.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技术[J].丝路视野,2019(07):118.
[2]张峻铭.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0,281(01):72.
[3]安佳琪.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4):911.
[4]李二龙.浅谈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20(6):101.
[5]牛晓燕.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浅析[J].四川水泥,2019(0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