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难点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张建华
[导读]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随着混凝土品种不断增加,应用范围随之扩大,相关设计体系与核心技术逐步完善,但是在实际建造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要求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严重降低了房屋建筑质量。

广西国能建设有限公司  张建华  广西来宾 5461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随着混凝土品种不断增加,应用范围随之扩大,相关设计体系与核心技术逐步完善,但是在实际建造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要求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严重降低了房屋建筑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难点
        引言
        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浇筑技术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技术,尤其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应用更为频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也随之逐渐显现出来。只有不断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将各种理论落实到实际施工中,才能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效率,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难点
        ①混凝土麻面问题。混凝土麻面一般是在施工后出现,会对建筑外观造成巨大影响,混凝土出现麻面与模板表面清洁工作不到位或模板表面过于粗糙有关,在相应工作进行前,由于木模板的湿润程度不足或是没有进行湿润处理,在后期混凝土过早拆模,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振捣或是养护阶段工作执行不到位,均可能使混凝土出现麻面质量问题,使建筑物出现表面不光滑、缺浆等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不小的威胁。②混凝土蜂窝孔洞。混凝土蜂窝孔洞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出现非常频繁,相关问题可以从侧面展示出建筑企业在混凝土施工方面存在技术短板,因为混凝土的配合比存在问题或搅拌不均匀,搅拌超时或搅拌时间过短此类问题的出现,与施工人员技术掌握程度不足有一定的关联。由于技术人员不能按照工艺文件要求完成混凝土振捣等任务,材料配比也难以遵循要求进行,无法保障混凝土材料达到规定标准,难以对混凝土施工进行合理控制,影响到建筑外观。
        2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2.1在建筑施工前期的预防措施
        在建筑施工前期,要尽可能地运用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的问题预防,降低建筑施工产生问题的可能性,有助于混凝土浇筑的顺利施工。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质量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需要谨慎考虑施工的地段。将施工区域的气候环境考虑到施工中来,了解施工周围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混凝土浇筑的影响,以便房建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针对天气的不可抗力影响,建筑工程可以增加一些防护措施,人为地隔断混凝土与外界环境的联系,这样就可以减轻温度与湿度等外在因素对于混凝土施工的消极影响。在混凝土的浇筑前,对于浇筑的形式以及采用的模式要进行筛选与审核,使用对浇筑效果有益的浇筑模式,针对性地选择适用于混凝土浇筑状况的方式与专业设备,提高技术的利用程度。
        2.2混凝土振捣工作
        混凝土振捣工作作为混凝土施工过程最为关键的一步,必须保障振捣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在我国当前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体积越大、楼层越高对振捣工作要求也愈加严格。在振捣过程中还需要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并根据钢筋密度调节制定振捣方案,保障建筑施工的连续性。振捣可以使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均衡,避免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痕,振捣技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振捣,另一种是机械振捣。人工振捣也是需要机械进行辅助,人工进行调节,但是长时间的振捣会使操作人员手臂酸胀,一般只能负责少量混凝土振捣工作。而大量混凝土振捣则需要使用机械进行辅助,预设工作范围与工作时间,施工人员只需要监管机械工作状态即可,但是机械振捣技术并没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只有部分知名建筑团队引进了这种设备。在实际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保证混凝土自吊斗距浇筑区域距离小于2m,如果现场空间条件有限,存在浇筑高度过高的情况,则可以利用溜管、串桶进行辅助浇筑。然后,根据钢筋疏密程度及混凝土结构特征,对浇筑层厚度进行合理控制。


振捣器的作用区域长度应控制在50cm以内,并且在振捣过程中要做好观测。振捣器的移动间距要控制在作用半径的1.5倍长度之内,通常为35cm左右。分层浇筑期间,振捣时要将振捣棒插入上一层约5cm左右,可有效保证两层之间的均匀性。
        2.3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
        混凝土浇筑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充分把握混凝土浇筑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基于多个角度强化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第一,控制混凝土材料和工具的质量是提升整体质量的基础,面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做到专人负责保证材料的基本标准符合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对于工具检查、设备维修等基本工作必须加强管理,基于基层做起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作为关键环节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制比例、原料添加顺序、搅拌时间等基础数据。时时刻刻检查混凝土模板、钢筋预埋件是否存在变形情况是衡量浇筑工序是否可以正常进行的标准掌握科学的浇筑方式要求针对实际的施工条件进行考量,选择不同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有利于提升建筑质量。第三,做好混凝土浇筑工艺的后期养护工作,基本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并不意味着浇筑施工的完成,需要具备充足的技术指导为后期的养护工作提供动力。
        2.4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是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过程质量的重要一个因素。要想能实现所有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施工专业知识,就必须对相关施工人员专业进行适时的专业培训,对人员业务操作能力水平进行高度统一化的考核。严格切实把关岗前技术培训管理工作,尤其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管理工作。同时,还要针对企业建筑钢筋混凝土主体施工人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加大对企业施工人员的自主创新发展意识的教育渗透,积极探索引进国内同行业先进的新型建筑钢筋混凝土主体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工艺设备和先进施工工艺,以自主创新理念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2.5混凝土养护技术
        提高钢筋混凝土的使用质量除了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前期材料的质量配比和前期运输之外,还特别需要注意加强后期的钢筋混凝土前期养护管理工作。传统养护的方式一般都是选择给混凝土表面洒水,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可以达到最优化,根据混凝土选择的水泥类别和混凝土结构使用用途不同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和符合规范的养护时间。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混凝土养护剂,养护剂的使用方法更为便捷,提高了养护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混凝土的表面上喷洒上养护剂,可以防止外面的空气与混凝土接触,最大限度减少蒸发的水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质量水平。
        结语
        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融入高新技术优化施工技术成为必要途径,无论是建筑工程设计者还是施工技术人员都必须加强学习掌握最近的技术手段,研究新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来提高施工质量。作为工作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混凝土前期搅拌和后期的养护工作,针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规范施工,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真正提升应用效果,为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水平的进步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杨龙兴.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021):127-128.
[2]王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析[J].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19(5):183.
[3]胡晓喆,付强.浅谈关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35):104-104.
[4]任江涛.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10):178.
[5]丁峥时.浅谈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措施与控制——以道路桥梁工程为例[J].四川水泥,2020(05):13+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