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段智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段智
[导读]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推动我国其它行业的不断进步。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物的数量也在逐步在增加。工程建设的质量不仅影响社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工程管理的控制,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良好建设。

济南融创置业有限公司  段智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推动我国其它行业的不断进步。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物的数量也在逐步在增加。工程建设的质量不仅影响社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工程管理的控制,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良好建设。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与对策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各行业的支持,尤其是建筑行业的大力贡献。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构件可以预先在工厂完成预制,运输至施工现场只需要对预制构件加以吊装与拼装即可。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十分凸显,但在施工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非常注意的要点,尤其是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极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优势
        如今,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开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要求,还对传统的建筑工程内容进行了创新。此工程的优势十分显著,一般具有以下几种优势:1.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主要是因为装配式建筑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对其中的构件进行了装配,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的效果;2.此工程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模板以及脚手架,可以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3.装配式建筑工程对之前的流程进行了优化,可以效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加强对其中资源的合理应用,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4.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可以实现对不同的资源的有效应用。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设计因素
        设计工作是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其可以直接影响工程管理质量。就设计阶段的工作来说,若是设计人员未在前期阶段充分考量结构构件的分离、运输、堆放等相关内容,势必会导致整体的设计方案较为模糊,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最终影响工程管理的质量。以构件生产、存放及运输等环节的困难与成本为例来说,若是在设计阶段缺乏全面的考量,势必会导致所设计出的构件结构单薄、节点复杂,后续施工难度有所增加,且构件还易发生断裂和崩烂。再比如若是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构件安装工序及安装难度、施工成本,则易导致后续施工钢筋穿插绑扎困难,甚至出现无法施工的情况,导致成本增加。
        2.2管理意识影响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中,只有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管理意识,同时,对于自身工作能够有正确认识,才能实现管理工作的更好落实,提升管理水平。但从实际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不难看出,很多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管理意识,对于自身管理工作重要性没有正确认识。在管理工作开展中,仍然采用传统管理思维以及管理方式。传统管理方式,并不适合当今建筑行业的发展,甚至会制约建筑施工各项工作的更好落实。
        2.3配件影响因素
        装配式建筑物的施工阶段使用的零部件数量很大。就本地零件生产而言,它受到制造商规模的限制,并且制造装配式建筑零件的经验不足,所制造部件的质量存在很大差异。通常来说,零件是由制造商以单一类型生产的,并且在完成生产之后需要运输现场,但是制造商与施工现场之间的距离不同并且运输方式也不同,这将导致组件损坏。当组件到达现场时,它们的质量也将有所不同。此外,一旦装配式构件被运送到施工现场,应加强储存,以避免因外部或人为因素引起的质量问题。



        3强化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
        3.1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与管理有着复杂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尤其是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员工的专业能力培训工作。具体来说,施工单位为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需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不断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帮助员工认识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明确自身职责,继而积极参与到施工与管理工作中去。二是要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活动,引导员工参与到技术知识的学习中去,以此掌握更多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知识和管理知识。
        3.2创新管理理念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只有管理人员具备先进管理理念,才能实现管理工作的更好落实。在创新管理理念、落实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1.要积极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最新规范性文件,在最新规范性文件中,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各项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学习其中的内容,掌握最先进的知识,管理理念也因此得到创新与优化。例如,可以让管理人员学习有关装配式混凝土规范性文件,在此类规范性文件中,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做出明确规定。这对于管理人员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展开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管理人员要主动参与文件知识的学习中,使得自身的管理思维得到创新。2.工程施工部门要做好管理人员的引导工作,可以通过政策宣传等方式,促使管理人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渐意识到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身传统管理理念存在的不足,从而能够及时对其进行完善。只有管理意识得到提升,才能对工作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3.3构件制造的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预制构件需要在制造工厂完成生产与加工,因此,构件制造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实际管理中,应在生产前确定质量监管制度,使用BIM技术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可利用BIM系统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对预制构件生产质量进行审查,通过对三维数据模型的碰撞检测,优化设计。基于BIM信息管理平台,将部件设计技术参数相关信息传送到工厂生产部门,缩短数据传输时间。利用3D模型和精确的数据实现高效生产目标,确保装配顺利进行。
        3.4原材料控制
        为了控制装配式件的质量,项目期间的预检质量非常关键。因此,要提高预检质量并减少装配施工管理人员的难度,所有装配式建筑材料制造商和建筑公司,从员工到经理不断进行质量控制和原材料管理。他们需要提高自己的质量管理意识。材料生产商和建筑单位应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施工环境进行现场研究,升级和更换制造商的原材料,并且要符合现场施工的要求。最后材料制造商必须审查和维护自己的生产设备,并进行现场质量检查,以避免损坏的设备导致原材料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
        3.5有效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新时期,国务院加强了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重视,发布了一些文件,在指导意见中,提出了有关装配式建筑在未来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工程总承包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在项目推进上对其进行分析,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和施工中,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一体化管控,还可以优化设计和生产流程,节约一定的经济成本,更好地发挥施工中总包企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这种方式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强化对建筑和生产的综合性设计,优化安装环节,对其有力把控,在保证构件质量的基础上,避免其在实际的施工中出现不符合设计方案等问题,减少构件堆积等多种情况,加强对资源的利用,发挥总承包模式本身的价值。
        结语
        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一种非常常见的建筑形式,拥有更为显著的应用优势,尤其是施工便捷和无污染,是建筑行业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建筑形式。
参考文献
[1]谭小勤.装配式建筑模式下做好工程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城建档案,2020(02):45-46.
[2]王一懿.装配式建筑在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20.
[3]杨建波.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