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无障碍设施改善规划设计策略及建议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崔希禄 韩吉超 李广福
[导读] 为了达到服务均等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关注盲人等残障人士的出行情况,
        崔希禄 韩吉超 李广福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 274500
        摘要:为了达到服务均等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关注盲人等残障人士的出行情况,让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更加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给予盲人等残障人士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以及居住环境。为此需要加强以及完善在城市道路当中关于盲人等残障人士使用的无障碍设施,本文提出有效的策略以及建议开展城市无障碍设施改善规划设计工作,让盲人等残障人士的工作以及生活更加无障碍。
        关键词:城市;无障碍设施;规划设计;策略及建议
        引言
        合理的规划以及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工作的向前迈进,在社会“和,善,美”的思想价值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群体关注盲人等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由此也给予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更多的关注。在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带动下,我国针对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旨在给予盲人等残障人士提供有利的道路使用权和通行空间。想要进一步的对于无障碍设施规划工作进行完善,那么就需要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在借鉴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策略。
        一.建设规范化及通用化的盲道建设标准
        在开展城市交通设计及规划工作时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设计及规划工作的重点放在去障碍化方面。规范化以及通用化的对于无障碍导盲设施进行建设,在《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当中有针对于城市盲道设计以及铺装的相关规定,此规定是根据盲人的行动特点以及出行特性提出指引性的要求,针对盲道的规划设计要求。
        在盲道类型方面,在《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当中将盲道划分为提示盲道和行进盲道。为了能够给予盲人进行路况的正确引导,需要在盲道的建设工作当中以规定的规范为基础,相应的增加人行横道盲道,盲道北向砖以及十字路口指示砖。当需要将提示盲道铺设在盲道北向砖周围时,那么则表明盲道路牌设置在了盲道北向砖的右侧,设置忙到触感条的规格。如表1:
        
        在规划盲道的布设位置以及宽度时,人行道的宽度影响着盲道的宽度,为此需要根据城市等级的不同来分析不同区域人行道的宽度,根据人行道的宽度来给出合理的盲道宽度。在大城市当中应该根据人流量的不同来对于人行道的宽度最小设置在3米到6米之间,相对应的对于盲道的设置宽度选择空间在400毫米到600毫米之间;在中小城市对于人行道的宽度最小设置数值为2米到5米之间,相对应的对盲道的设置宽度应该在300毫米到500毫米之间,在社区生活圈内进行盲道宽度的设置时,应该将设置宽度进行适当的增加[1]。如表2:
        
        
        二.进行盲文以及音响交通信号设置与说明
        1.交通信号的音响设置
        盲人在道路通行时常规可视信号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价值,为此需要在合适的位置专设音响或者信号来给予盲人通行进行声音导向。例如可以在繁华的街区或者路口安装音响来指导盲人顺利通行;在公交站位置给予安装语音提示设备。
        2.建设盲文说明
        盲人在实际的道路通行当中大多是通过触摸道路指示信号来进行行走,为此可以将导航路牌设置在公交站的站台中间,并且将导盲路牌设置在距离地面高度为1.4米到1.5米之间的位置,使得盲人能够方便触摸。还需要将盲文说明设置在无障碍电梯或者地铁站扶手等位置。同时还需要在公共厕所或者医院等公共场合或者忙人聚集地安装导盲指示砖或者路牌,使得盲人能够方便的开展日常的交流活动,掌握地面实际状况。
        三.精细化的设计盲道指引
        1.对于感知盲道的设计
        由于盲人对于所处的周围环境或者方向等可视化信息感知能力较弱,为此需要对于盲道进行感知设计来提高盲道对盲人的适用性性能。可以利用“感知盲道”的设计思路来进行盲道的感知设计,让盲人能够对于所处位置的周围地理环境有着明确的感知,助力提高盲人的感知能力,在研究感知盲道设计思路时,研究根据是将不同的信息特点利用现有盲道路砖和表面现有的圆点形和条形的特点进行表明。
        由于盲人无法利用脚对于太多图形进行有效的辨认,因此在对于现有的圆点行盲道砖和条形盲道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增设了三角形盲道砖和十字形盲道砖,如表3。将园点形盲道砖铺设在指北特征标记盲道砖周围时,说明有导盲路牌在指北特征标记的盲道右侧,使得盲人能够对于自身所处的位置,道路坡度以及周边环境状况等信息进行及时的了解。开展感知盲道建设工作能够有效的弥补现有盲道设施建设工作的不足, 能够全面以及有效的服务于盲人出行,同时感知盲道设计工作更加容易进行实施,此种盲道设施对于盲人而言使用起来更加简单,为此感知盲道设计方案是现代化建设当中的新型盲道建设方式[2]。如图4:
        
        
        2.对于交叉口盲道和道路开口盲道进行设计
        可以借鉴日本人针对于盲人过街的道路设施建设经验,对于我国交叉口盲道以及道路开口盲道中断的问题进行改善,开展人行横道忙道的设计来进行交叉口以及道路开口的盲道设计。可以在单位出入口或者社区生活圈内沿街街坊的人行横道中间进行盲道的设置,保障了室外盲道的连续性,也能够有效的引导汽车进行减速行驶,使得盲人过街更加具有安全保障。
        在结合考量盲道和人行横道的要求以及特点的基础上,科学的设置人行横道上的盲道,同时为了确保非机动车能够正常通行,需要在人行横道的中间位置设置盲道。建议将城市道路和人行横道上道盲道宽度保持一致,可以将可以对于处在人行横道上的盲道园点高度设置为2毫米,在相关的盲道建设规范指引当中,将盲道园点的高度设置为4毫米,但是为了方便于行驶车辆的正常通行,这对于人行横道上的盲道园点高度设置较低。
        3.改善公交站位置的盲道衔接问题
        目前城市道路的盲道设置与公交站牌的盲道设置衔接性欠佳,可以将公交站台设置在沿人行横道或者沿侧分带,将盲道设置在公交站台区域。
公交站台处在沿人行道位置时,对于盲道的设置内容有行进盲道等,同时还增设了导盲路牌,导盲路牌指示砖。将公交站台设置在沿侧分带位置时,增设了人行横道忙道,导盲路牌以及导盲路牌指示转,给予盲人提供公交换乘服务,并且能够强化人行盲道和公交站台盲道之间的衔接[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向前发展,给予盲人提供更加便利的社会公共服务已经成为众望所归的工作重点,需要全社会能够关爱弱势群体。为此开展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显得尤为必要,需要结合盲人的出行特性以及行为特点,科学且合理的设置无障碍设施,给予盲人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让盲人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以及支持。
        参考文献
        [1]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会. 关爱残障人士  优化城市无障碍设施[N]. 各界导报,2020-11-10(002).
        [2]钱思名,叶茂,吕天泽,陆子侯,韩振鑫.城市无障碍设施改善规划设计策略及建议[J].规划师,2019,35(14):18-23.
        [3]李红伟,周云月,王立明.我国城市无障碍设施问题分析及改善[J].山西建筑,2016,42(35):1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