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设计”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李超群 李剑峰 熊思源 王则衡 吴旭 陶斌 陈荣坤 梁家荣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中   作者:李超群 李剑峰 熊思源 王则衡 吴旭 陶斌 陈荣
[导读]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百色学院  李超群  李剑峰  熊思源  王则衡  吴旭  陶斌  陈荣坤  梁家荣  533000

摘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因此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形成以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为基本的出发点的城市发展,规划和设计理念。
关键词:生态设计;城市环境;设计理念
        引言:环境艺术设计的不变主题始终是人性化,设计理念要以人为本,在实现人类良好的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创造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和精神环境,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好地服务人们,促进人类社会长久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我们应本着节约性原则避免繁杂设计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尽量简化设计,这样就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设计符合生态价值观。
        1建设绿色生态型城市的可持续性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在度过了资源赋能和政策红利的发展阶段后,开始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的博弈制约,如何在加强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干扰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绿色增长,是我国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设绿色生态型城市一方面可以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城市交通,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方便人们的生活、生产;另一方面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并融洽人类环境改造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美化人们的城市生活空间,实现人类城市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保障人类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建设绿色生态型城市具有高度必要性。
        2“生态设计”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2.1对人口居住环境进行改善
        城市人口是城市规划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人口以高密集和人口数量众多的特点来呈现。城市规划的合理性首先得从人口的布局上入手,做好城市人口的均匀分布,为人们打造良好的居住空间有效地疏散人口流动性。形成城市有机空间的分布,城市各空间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协调和紧密,通过人口的合理规划,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同时加强各类医疗设施的建设和布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生活的便捷化和高效化,就比如在武汉发生疫情时,国家能够通过资源的紧急调配,修建临时方舱医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战略紧急措施是完备的,这为城市人口医疗服务体系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所以想要城市规划更加的合理,就需要对人口居住环境加以改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2.2生态理念的主要特征??
        在过去的多年里,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无节制的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开采使用,导致在短时间内使得地球资源储备急剧下降,且环境也随之被破坏,直至当前时代,人们从中醒悟,并制定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方案。所以,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应当在作品中加入可持续特质。


生态理念中的可持续性特质指的是让人类地球的资源开发要有节制,地球上的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属于太阳能、风能等可以一直利用但是不会枯竭的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再次形成时间极长的资源。
        人类将使用过的废料全部当成垃圾抛弃,并不知道哪些材料还能够重复利用,重复利用可循环材料,能够提高其利用率,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成本,还能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目前循环利用已经成为了当前保护环境的一种重要措施,在当前经济发达的社会里,将一些虽然被扔掉但是其本身具有可循环特质的材料进行回收,然后把回收的可循环材料进行再次加工,加工之后依然能够重复使用。
        2.3结合城市特色风貌规划建筑形象
        当前各中小城市中的建筑类型大多比较繁杂,现代化高层建筑、古代建筑群、古村落群等交错林立,建筑外形风格各异、色彩混乱,严重缺乏艺术欣赏性,对城市形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发展规划部门应着重加强城市建筑风格的设计,根据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城市发展方向等因素,合理规划建筑外部形象,体现出现代化建筑的差异性。同时也应注重城市色彩的搭配,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浓厚,应将城市主色调尽量调整为褐色、深褐色等与木质板材相似的颜色,从而营造出更为浓厚的历史氛围;城市风光艳丽、山河壮美,则需要设计人员以绿色为主色调,突出自然景观的优势,搭配如灰白色、青色等建筑物,使城市色彩更加具有层次感,进而为特色城市发展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
        2.4推进绿色交通规划设计
        绿色交通是绿色生态型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基于对现代人本理念、环保理念等综合考虑,可以说是现代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在以往的城市交通运输规划,很明显是以机动车为主的步行交通、慢行交通、非机动车交通等,都被放在了边缘地带,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但实际上这却降低了人在交通当中的主体地位,而且造成了不小的交通污染。在绿色交通的规划过程当中,应当改变这样的情况,要重视步行交通、慢行交通、非机动车交通的规划,尤其是要重视公共交通、公共出行的规划,减少私家车的出行数量,全力保证公共交通的运转效率和优先性。在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中,还要加强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来分析公共交通的出行、抵达、中转时间等,做好不同公共交通的换乘、衔接配合,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最大化的便利条件。
        结语
        通过规划城市生态建设方案、建设生态健康的园林景观、交通设施不断地完善、加强医疗设施的建设以及将生态经济增长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以此来打造生态绿色的有机城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提高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兼顾城市公共政策制定的完善,加强城市治理体系的搭建,保障城市能够健康生态有序的发展,从而实现城市的功能结构的创新转变。
参考文献
[1]乔稳.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分析[J].智能城市,2020,6(10):116-117.
[2]杨岚,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40 (9) :191-194
[3]刘少伟,城市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关系分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7):115-116
[4]周楠,浅谈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环境关系,《艺术品鉴》,20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