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中   作者:王颢
[导读] 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迎来了转型机遇,整个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影响社会安全和秩序的因素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沈阳市电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王颢  沈阳市  110000

摘要: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迎来了转型机遇,整个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影响社会安全和秩序的因素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更加健全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也有了更完善的条件。因此文章就主要讨论了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推动更科学有效的社会治安防控系统的建立,希望可以为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良性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策略
        步入信息化时代,技术的革新给社会各行各业的转变和发展都带来了诸多机遇,也使其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更新,公安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进度也在进一步加快。为全面提升整个社会的治安防控科技建设水平,真正实现社会治安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在城市规划中,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必然。
        一、信息化背景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树立信息化治安防控理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已经使其成为了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治理的有效手段,利用大数据和计算机网络来对整个社会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筛选和分析,能够为公安机关及其他行政部门提供真实的社会情况和成功的治理实践及方法。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公安机关及其他具备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应当树立信息化治安防控理念,以理念驱动行动的转变,致力于推动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把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贯穿于社会治安管理的始终,从而让社会治理和管理更加科学。
        (二)合理选择社会治安防控平台
        在构建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过程中,信息是最基本的元素,采集、处理和储存信息需要一定的载体,因此公安机关需要建立或是选择合适的平台和系统。首先,可考虑建立信息预警平台,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对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一般这些信息源于网络举报或是一些监控系统收集到的内容。针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还需要建立一定的决策指挥平台,该平台由不同部门共同组成,一旦发生重大事件,当信息预警平台发出了预警信号后,决策指挥平台就可以立即启动紧急系统,通过大数据计算,结合事件的实际情况来得出相关应急方案。该平台要与其他平台共同配合,参与对具体事件的案情分析,把握有关该事件的具体信息,从而保证所作出的决策更加科学,可行性强。另外还需要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是大数据时代最明显的特征,通过分享各个平台的信息数据,能让治安防范工作更加全面。资源共享平台应当与其他企业、单位、机构展开合作,从中获取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的信息,防患于未然。同时,在遭遇一些突发事件时,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从而促进决策的快速落实,提高对应急事故的处理效率。另外,还需要建立监控系统。监控设施设备可以将事件的真实情况还原,在一些重点场合、公共区域内安装好监控设施,在计算机网络中也要建立安全监控平台,从而监控网络舆情。
        (三)科学评估安防体系的效果
        在建立好基本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之后,还要对其应用效果做科学的评估,检测其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及时对这些问题做分析和处理。评估的内容包括操作人员的体验和感受,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合理设置评估标准,规范评估程序,仍然通过大数据应用来收集评估内容所需的数据信息,最后形成评估报告,在评估系统中及时解答使用人员及人民群众的问题。



        二、信息化背景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时的技术应用
        (一)网络监控技术
        在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维护治安的过程中,监控技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如地铁站、机场、火车站、商场、学校、医院等,甚至覆盖到每个家庭和乡村地区,视频监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非常完善,多发事故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基本覆盖完成。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整个社会的治安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将每一个地区的治安情况真实的反映出来,便于相关部门掌握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及时应对一些突发事件,避免影响公共安全并留下记录报告。
        (二)移动可视化技术
        网络技术盛行,当下社会各行各业对于移动办公认可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移动办公更凸显其优势。事实上,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的建设中,移动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要有电子设备,只要有互联网,就能够快速的连接安防平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公安机关人员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移动可视化技术来推进社会治安防范平台的建设,实现对安全防范资料的统一管理,对整个社会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以此来提高自身治安管理效能。
        (三)生物识别技术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生物学相结合,利用光学、声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根据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来鉴定个人的身份。通常情况下,生物识别技术会在安全监控和资源共享平台中进行加载,将个人的身份信息录入警务资源数据库,能够使公安机关内网中的各单位进行数据共享,特别是对一些犯罪分子和不法人士个人信息的录入,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视频监控与信息分析来锁定嫌疑人,掌握嫌疑人的犯罪轨迹和逃跑路径,从而协助公安机关快速破案。
        (四)访问控制技术
        当前整个社会的信息纷繁复杂,个人信息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在泛滥的信息海洋中如何确保信息安全是公安机关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各种保障信息安全的手段和技术层出不穷,而防控控制技术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方式。有关社会治安与防范的各种平台的操作者和使用者多为公安机关或其他行政人员,不同于普通的民众,在访问该平台时应当明确个人身份信息,通过设置账号密码或是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行登录,同时要设置性能较高的防火墙,来防止外网黑客强行进入或是一些访客误入。通过有效利用访问控制技术能够控制每天进入平台的人数,把握进入人数的个人信息、访问方式以及具体的时间,记录其浏览轨迹,将这些信息储存下来,以此最大限度的保证这些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社会治安防范体系的建立过程,能够对其中的资源起到有效的管理和调动,使有关部门可以协调配合,主动积极的参与社会的治安和管理过程,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切实保障。互联网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应用体现主要在装置定位系统、监控系统、传感系统和听声变位系统等方面,这样就可以把相关信息同步到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将信息传送到移动终端,便于公安机关及其他部门掌握事件情况,及时发出指令,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和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变革与更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公安机关通过合理利用大数据,利用网络监控技术、移动可视化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访问控制技术来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信息化水平,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安防需求,加快打造智慧城市,真正提高对全社会的治安和管理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更加和谐、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彰显公安机关及其他行政部门的服务水平和责任感,让整个社会得以良性运行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景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4):146-147.
[2]王巧全.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智能化水平[J].大数据时代,2019(06):54-59.
[3]石启飞.大数据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公安教育,2017(11):5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