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危机下供应链的挑战及应对方法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中   作者:陈亚丽
[导读] 从今年年初的美国大雪到萨瑞电子厂大火,2021年全球进入了芯片荒的局面,供应链上的下游生产企业措手不及。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陈亚丽  211000

摘要:从今年年初的美国大雪到萨瑞电子厂大火,2021年全球进入了芯片荒的局面,供应链上的下游生产企业措手不及。本文就面对突发的危机,供应链应该如何应对,做好风险管控,才能够持续的供应,做个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芯片缺料,区域化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能力管理
        1. 引言
        2020年初,多数车企对市场的预测持悲观预期,对于芯片,他们主动撤单,供应链备货大幅下降,生产计划萎缩。虽然芯片供应商台积电方面曾多次提醒汽车领域的客户,一旦砍单,再想要追加订单,产能是不可能一下调转过来的,不过,未能阻止砍单行动。数据显示,全球超60%的车规级芯片晶圆由台积电代工,2020年第二季度汽车芯片占台积电营收比例由5%~6%降至2%~3%。就在汽车领域客户大肆砍单之际,同年第二季度,手机、电脑、游戏机等消费电子需求率先开始走高,2020年第四季度车市向好,汽车半导体产能出现不足。
        2021年2月,美国半导体重镇德克萨斯州遭遇罕见暴雪,导致天然气管道被冻结,全州大面积停电,电力供应紧张,造成包括三星、恩智浦、英飞凌等半导体厂商在该地的工厂停产。雪上加霜,今年3月底,全球第三大汽车芯片厂瑞萨电子位于日本茨城县的一座生产12英寸晶圆的大楼突发大火,直接导致工厂临时停产。当时火灾波及的终端芯片66%为汽车车用芯片,34%为基础设备、loT芯片。而该生产线制造的汽车MCU正是汽车行业极度短缺的半导体,瑞萨在该领域占全球市场的30%。6月,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包括联电、世界先进、旺宏等晶圆大厂面对由高温引发、可能到来的停水危机,至此,全球进入芯片荒时代。除了供需错判的原因,芯片短缺还受一些恐慌性心理的影响,大家预测到芯片短缺,都加大订单。一旦加大订单后,产能就会不足,每家企业下的订单比原来高出1~3倍,汇集到芯片厂家手里,是完全保证不了的。
       2. 供应链的现状
        据行业预测,在各个供应商加大投入,多量产发货的情况下,此次芯片荒到2021年年底将逐步缓解,但是从长期来看,芯片供应会持续处于紧张状态,理由是随着5G 的商用,人工智能的一步步推广,自动驾驶的推行,对芯片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芯片的缺料还有可能继续发生。一位资深供应链专家说过,各种意想不到的灾难随时会发生,只有做好了准备,才能让供应链保持应对能力,否则供应链就会断裂,一旦供应链断裂,客户需求得不到满足,势必将影响企业的利益和声誉。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做好供应链的准备和供应链的风险管控,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保证供应链的持续供应能力呢。本论文将从研发备份设计方案,2nd source 导入,供应商关系处理和战略性材料储备的四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3. 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案
        首先,研发的设计方案的备份。在过去的全球供应链的发展下,很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研发设计只有一个研发设计方案。通常,在成本制约条件下,为了达到设计的输出要求,很多材料都用的临界值的版本,这样的设计往往对元器件的要求特别高。为了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减少突发情况带来的供应链断供风险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品牌效应,现在很多公司也开始重新思考设计方案和成本的平衡,有一些看的比较长远的公司在研发在做设计的时候,就明确要求研发工程师不能设计的产品有且仅仅能用某一个芯片,那么这样的设计在以后的量产供应中,会带来很多的供应链风险,如果在设计之初,因为设计能力,项目上市时间紧迫,设计方案的复杂性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仅仅只能用某一个元器件,那么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也会给项目提出需求,要求做好风险管控,尽早引入备份的设计方案,找到备选的芯片元器件。如果条件允许,还会要求这样的备选设计方案需要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前就完成,以保证项目在量产的时候的供应链的稳定性。这样的要求,从成本管控角度来说,肯定是增加了成本的,从长远供应角度,给供应链增加了灵活性,降低了缺料停产的风险。
        第二,如果某一颗关键元器件有且仅只有一家供应商供应的话,那么对供应链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需要尽早引入2nd source . 引入2nd source不仅仅能够解决后续可能出现的缺料风险,还降低材料成本、提高谈判筹码、替换不信任供应商、优化产品品质等等。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不仅仅要求一个关键元器件需要有两家供应商,而且要求在引入的2nd source供应商还要满足供应商的供应能力的分布图,比如,不能第一家供应商属于断供风险评估较高的供应商,选的2nd source还是断供风险评估高的供应商,这样的2nd source的导入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供应链的缺料风险,我们需要的是至少一高一低,两个都属于中等供货风险的这样的组合。还要要求到有地域性的覆盖率,2011年,日本本州岛的地震和海啸造成全球范围内半导体,通信制造和机械制造行业的供应链混乱,从那以后,供应商区域分布要求就开始慢慢的在供应链上被重视起来了。
        第三,要和供应商之间做好关系管理。如果我们将原材料和物资类比成“水源”,那么供应商就相当于上游的水龙头,在供应商的布局上,我们应当尽量选择稳定性更高实力更强的一级供应商,并能了解和掌握到二级供应商(即供应商的供应商)的信息。尽可能要求一级供应商分担关键资源的供应风险,以推动其主动提升对二级甚至三级供应商的管控。曾有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企业对一级以外的供应商是没有清晰了解的。很多的企业都注重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忽视与供应商、服务商的关系。而供应商和服务商则往往处于供应链的上游,灾难发生时,他们是否能够尽全力来对企业供应链进行支持至关重要。虽然灾难的发生是一时的,短暂的,但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维护却是长期的,要努力做到和供应商同舟共济,建立供应链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做了,和供应商的关系才会得以有效的维持,才能在灾难来临时,实现同舟共济的互帮互助。我在的一家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中就明确提到过,我们不是供应商和客户关系,我们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想必也是贯彻了这一理论。
        第四,在供应链上,我们还需要一些战略性材料的储备。以北京奔驰为例,由于仅储备了1天的安全库存,在2020年,因为疫情停工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天超过4亿元,北京奔驰不得不向政府发出请求函,请求特批其在天津武清的19家零配件供应商提前复工。面对大环境的重大突发变化,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超大型企业,若是在供应链上出现某种材料/元器件的断供,都将可能遭受巨额经济损失,甚至面临难以翻身的严重后果。库存相当于蓄水池的水量,库存储备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安全性、抗冲击性越高,韧性也就越强,但是很多供应链都要求0库存,或者能少备就少备库存。然而,一些替代性强,容易找到替代料,供应链不紧张,甚至供应能力冗余的材料,不备库存,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对于关键的元器件,或者供应能力不好的元器件,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安全的库存水位才能够给企业喘息的关键机会。当然我也是认同,库存成本作为供应链成本的重要构成,存储越多,成本越高,给企业带来的负担也越大,因此库存也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优化的库存结构。并且无论是供应商的管理还是库存的储备,其前提都是需要先梳理清楚企业所需的所有物资和原材料。通过价值链分析、历史事件分析等手段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基于重要程度、可替代性、获取难度等维度识别出核心品类。对于一些非常关键的元器件,如果从一开始就发现,供应链上有且仅有一家供应商能够供应,或者仅仅有几家供应商能供应,且每家供应商的产能都有限,且短期内无法增加新的供应商或者新的产线来扩大产能,那么就需要多储备一些关键元器件,那么当后续如果发生了突发情况,导致这家供应商不能供应,那么还能够支持一段时间,等待供应商恢复供应或者等待研发找到替代方案。这样的一些战略性材料的储备也是给到了供应链上一些灵活性。
        4. 结论
        最后,尽管我们建立了供应链系统,实施了供应链的FMEA,做好了各类应急预案,积累了多次抗灾的丰富经验,在每次灾难来临时,仍然会发生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我们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灵活有效的应对。许多企业会在灾难发生时,会建立一个跨部门的应急处理小组,它聚集了相关部门的职能,打破了行政管理界限,打破了日常流程,实行了统一指挥。以集中高效的方法对突发灾难,这往往是行之有效。
        在如今国际形势复杂,贸易冲突频发的情形下,在区域化供应链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我们更加应该去建立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团队,从专业角度去评估,战争,贸易冲突,地域差异等等风险给供应链所带来的变数,分析出本公司潜在的供应链风险并找到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的预案。
参考文献
[1]张菊亮, 陈剑. 供应商管理库存应对突发事件[J]. 中国管理科学, 2008, 16(005):71-76.
[2]雷臻,徐玖平. 供应链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J]. 项目管理技术(5):26-29.
[3]梁华丽. 突发事件下三级供应链协调管理[D]. 重庆大学, 2011.
[4]孟翠翠, 季建华, 李新军. 基于柔性能力的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述评[J]. 软科学, 2014(04):127-130.
[5]黄开泰, 邓旭东, 徐文平. 针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不确定性分析[J].  2016.
作者简介:陈亚丽(1985.10),女,汉族,东大MBA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